革命文物承载着党的百年荣光,记录着党的奋斗历程,蕴含着党的初心使命,铭刻着党的红色印记。近年来,山东以革命文物专项调查为契机,将思政课堂“搬进”革命旧址,将革命文物资源化为教材,极大地拓展了革命文物的传播范围与方式,丰富了校园红色文化,有效发挥了革命文物资源铸魂育人作用。

思政课堂“搬进”革命旧址

山东省革命文物调查过程中,将思政课堂“搬进”革命旧址,旧址作“教室”,文物成“教材”,师生通过完成学位论文、撰写调查心得、绘制革命文物素描、设计开发文创产品、制作宣传片、举办专题展览等方式,将革命文物融入思政课堂,拓展了思政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新格局。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革命文物调查过程中,山东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先后联合西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青岛美术学院、青岛建筑科技大学等高校共同参与调查。从黄土高原到秦巴山区,两年多的时间里,师生们踏遍三秦大地。他们用脚步走过一处处革命旧址,用心灵去感受红色文化。

青岛理工大学团队作为本次调查的摄影团队,身背几十公斤的摄影设备,翻山越岭拍摄,进行全程影像记录。山东师范大学团队从科研出发,从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实际着眼,把革命文物调查与思政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相结合,把“大思政”课开到了田间地头、村庄巷陌,同时也将革命文物资源带进校园,同思政课堂相结合。青岛建筑科技大学团队承担了重要革命文物建筑的绘图工作,通过实地测绘、室内制图等工作提高了调查资料的准确性、专业性和科学性。

调查成果转化为思政教材

为用好用活革命文物这一生动教材,进一步挖掘革命文物价值,深化调查成果转化利用,山东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田野调查结束后,山东省文物保护研究院编写了《革命文物的红色记忆》丛书。同时,在青岛美术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和西北大学分别举办专题展览,以展览的形式将革命文物资源创造性转化为高校思想政治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的优质资源,使调查成果转化为思政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的生动教材。

青岛美术学院还举办了“为有源头活水来——山东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专项调查展”,展出图片资料782幅,手绘作品112幅,文创产品17组,专业论文11篇,集中反映山东省革命文物调查过程和成果,体现革命文物融入高校思政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的有益探索。

山东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和山东师范大学共同主办了“寻觅散落的革命瑰宝——山东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专项调查成果展”,展出60天,参观人数上万人,并且与青岛市各中小学开展了多场革命主题山东智顷数位学习。

革命文物与思政课的深度融合,让文物不再冰冷,同时也在学生的心中播下了红色种子。山东省文物保护研究院还将继续依托山东丰富的革命文物红色资源,深入探索革命文物资源深度融入思想政治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的新路径、新方式,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和引导青年学子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培育民族精神,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责任编辑:胡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