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由此可见,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良性循环的。从输入到输出,做到高质量的读写一体化就是举一反三的过程,就是运用之妙的过程。读写一体化既是防止阅读与写作割裂状态的需要,又是丰富学生读写体验的需要。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将读写视作不可分割的过程,即“听+说+读+写”相融合。融合质量的高低,融合的策略方法,这些都影响着阅读教学的质量,影响着作文教学的质量,影响着学生阅读生命的丰盈与精神生命的厚实。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特别注重读写一体化。就写而言,教材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安排,一是专门的习作单元,二是每个单元的习作安排,三是课后小练笔。这三者都是建立在高质量阅读与写作的基础上的,它们相互有联系、有照应、有印证,形成了一个彼此关照、互相促进的读写循环系统。那么,如何把握编者意图,如何防止重读轻写的倾向,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读写质量,如何让学生在读写一体化之路上收获更多,如何做好高质量的“三步走”,这些都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专门的习作单元中注重支架搭建

统编版语文教材单元编排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那就是整体把握,主题引领。有的以语文要素为主题,有的以习作训练为主题,各个助学板块都基于整体与主题而穿插其中。这样的编排有利于读写一体化之路的铺就,有利于“知识树”的整体构建。在专门的习作单元安排中,读写一体化这个主线特别明显,从精读范文教学到课后习题安排,再到单元交流平台指向,其读写的连贯性与渐进性都围绕读写一体化而展开,且明确指向“写”这个落脚点。因此,教师要深刻领会编者的意图,帮助学生了解精读课文与写作的必然联系,让学生意识到写作支架就在眼前,就在精读课文中,从而将资料语言转化为自身言语,将样本优势转化为自己可以依托的支架。作为教师,应该秉持这样的观点:既要帮助学生活用专门的习作单元中的写作手法,又要防止学生因为过分模仿而缺乏自主创新现象发生。

例如,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以“如何写说明文”为主题的专门的习作单元,从精读课文《太阳》《松鼠》的学习到习作例文《鲸》《风向标的制作》的阅读,再到初试身手板块中对《白鹭》的改写,最后到“介绍一种事物”的习作练习都指向说明文的写作,语文要素与习作要求合二为一,真正体现了“学方法、用方法”的读写要义。导语板块,以叶圣陶之语提示了本单元的体裁(说明文),明确指出单元主题的方向。精读课文板块:教师引领学生从阅读中学习表达方法,如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交流平台板块:教师引领学生梳理、总结表达方法,包括说明文的作用、说明方法、语言风格等。初试身手板块、其实是交流平台板块的有效延伸,是为最后的习作练习奠定基础的。尽管只是《白鹭》的改写,但“学方法、用方法”这个底线必须变,充分检测了迁移效果。习作例文板块进一步凸显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鲸》重在多角度介绍,《风向标的制作》重在条理性说明。可以说,习作例文“隐含着独特的言语密码”,解读其密码能够为随后的习作练习助力。最后的习作板块其实就是所读、所议、所练后综合运用的结果。习作的完稿、修改及呈现体现着读写一体化的效果,是对学生读写能力的检测。

由此可见,六个板块中,前五个板块都是在搭建支架,是为最终的“写”提供样板,奠定基础的。这几个板块最终都落实到了学生的写作上,写作内容、写作要求、写作评改都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使得“读、思、写”成了一个连续递进的过程。如“写什么”:可以写身边熟悉的猫、狗、羊等动物,可以写菊花、向日葵等植物,可以写铅笔画、灯、机器人等。让学生知道所选素材必须是自己最感兴趣的,否则就无写作的欲望,美食、玩具、花鸟等皆可成为说明文的对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尝试运用助学板块中的所学所得,明确写作要求。此外,教师应引导学生恰当模仿,创新创造,诸如“列数字”这样的说明方法能用就用,不能用就弃之,死搬硬套的做法要坚决予以杜绝。这样,学生由仿到创,迁徙运用,就能真正实现文从字顺,从而逐渐提升自身语言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

二、每个单元习作安排中的常态训练

每个单元的习作虽然没有凸显读写一体化,但高质量的读写联动不可或缺,大单元的整体构建不可或缺。统编版教材的编排意图很明显,由读到写有连续性、有针对性,彼此有勾连,前后照应。因此,教师应该针对每个单元的习作练习,对学生进行常态化的读写训练,以读促写,学用结合。这样不仅能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还能够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1.精选话题内容,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所谓“精选”,即选择有意义、有趣、值得表达的话题。一方面,教师应以单元精读课文为核心,引导学生从读中悟“写什么话题”,这也是读写一体化的必然体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引领学生深度思考:大千世界,事物那么多,为什么作者偏偏写这个,其创作的动机是什么,作品中究竟蕴藏着什么样的诉求与愿望……学生带着这些问题不断阅读,反复品味,就能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了。例如,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习作要求是“推荐一个好地方”,那么什么样的地方才是好地方呢?精读课文《观潮》中的钱塘江、《走月亮》中的洱海就是有趣的、值得描述的好地方。另一方面,虽然教材强调通过读写一体化精选话题,但教师不能因为原有文本限制学生的选择,不能让学生因为套路而裹足不前,不能因为模仿而陷入窠臼。又如,好地方难道只是如钱塘江一样适合观潮的风景名胜区吗?只是游人如织的地方吗?事实上,好地方不应是一个受限的概念,不同人眼中的好地方指向与内涵均不一样。风景名胜区、农作物生长区、革命英雄纪念馆、现代化工业园区,甚至荒无人烟的沙漠、无人涉足的小溪、寂静无声的小径等都可以是一个好地方。好地方的好应该带有个性化的认知特点,只要学生能够说出自己的推荐理由,只要能够表达诉求、愿望与感情,好地方皆可因人而异。这样一来,千篇一律的作文将不复存在,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能得以提升。

2.加强习作指导,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精选话题之后,紧接着教师应该解决的就是“怎么写”的问题。“怎么写”仍然应该依托“读写一体化”,让学生从读中借鉴写法,从欣赏中悟出写的规律。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强化读写的关联和衔接环节,促使读写融为一体。学生从读中借鉴的不仅是遣词造句,还包括结构安排、表达方法与思想感情的抒发,诸如“总分总结构”“倒叙”“比拟手法”“借物喻人”等,学生皆可以将其不留痕迹地进行迁移与运用,这样的“输出”是有依托的,是置于读写一体化这个大场域下的。例如,在讲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习作“‘小小’动物园”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忆三年级写与人类相关文章的特点,为学生梳理相关文章中妈妈与绵羊之间的关联,让学生想一想家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通过“借物写人”的方式就能很好地解决“怎么写”的问题了。又如,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习作是“写观察日记”,学生并非是零起点,因为大单元中的“观察记录”是依仗,“阅读链接”是凭借,其共同为学生提供了写作蓝图,所以学生写起来觉得顺畅自然。第四单元的习作是“写人的一天”,同样有依托和支撑,其强调要以亲眼所见、熟悉的人为目标,通过示例为学生提供写作支架,内化写人的相关方法。第七单元的习作“写信”为学生提供了读写一体化的例文,学生可以依托助学板块,悟出旁批中的深意,找到写作路径及应该注意的事项。笔者认为,以上“怎么写”的训练如果成为常态,必将很好地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三、课后小练笔中强调学以致用

小练笔是阅读教学的“标配”,也是课堂教学的“新常态”。说“标配”,是因为小练笔在统编版教材中的分量并不少,三至六年级共有19个小练笔,依据学生年龄特点有侧重、有递进、有梯度,是精读课文学习后学生练笔的必然诉求,是学方法、用方法的必然过渡,是读写一体化的必然呈现。说“常态”,是因为小练笔所占时间不长,可以轻松完成,既指向写作手法的迁移,又指向情感思想的表达,更易实现读写一体、学练一体,可以大面积推广,从而成为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新常态。

1.通过小练笔促习惯养成

既然要形成“新常态”,那么,以习惯养成为落脚点的训练就应该得到提倡。当学生对教材中的课文产生“写得真好!我也要尝试”的念头时,他们就有了写作的动力;当表达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实践行动时,小练笔的精彩与厚重就会豁然涌现出来。读写的关联性源于此,读写的衔接性也源于此。一旦学生养成了有感便下笔的习惯,小练笔的“小而不薄”就会成为可能,“小而不卑”的精彩就会时时演绎,“小中见大”的效果就会作用到学生身上。例如,四年级语文上册《走月亮》课后习题中的小练笔属于仿写类,学生借助课文这个“拐杖”,可以写写自己见过的月色美景。“月色所见”不仅可以是眼睛见到的,还可以是耳朵、鼻子等多种感官感受到的现实情境;“月色所想”的范畴也比较广泛,比如月色下最好的回忆,与之相关的人或事,在自己心中占有怎样的位置等,能否用《走月亮》一课的部分词语和表达方式描绘出来,能否用本单元所学知识表达出来,这些都是学生应该好好思考的。此外,教师要组织学生对自己或他人的小练笔从真切、自然、联想、是否有画面感等方面进行点评。这就能够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读写一体化的良好习惯。又如,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课后小练笔时,要求学生要实话实说,不矫揉造作,不说大话空话,说清自己读书的真正理由即可(不可能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2.通过小练笔促想象发挥

尽管小练笔紧随精读课文,有拐杖,有依托,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进行小练笔时必须亦步亦趋,而是要发挥想象,提升模仿力与创新力,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扔掉拐杖之后自己走路就是小练笔的较高境界,值得学生迈出建设性的步伐。其中“补白类”小练笔是依据情节想象补白的典型训练项目,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让学生对原文进行拓展与深化。例如,《穷人》一课后的小练笔要求补写桑娜第一次沉默的心理,这正是训练学生想象力的好机会。当然,想象是建立在深度阅读的基础上的,当学生站在渔夫与桑娜的角度上合理想象时,当学生了解了桑娜一家人的整体情况时,他们就能理解桑娜的紧张、欲言又止和矛盾等心情,随后想象的生成就是自然而然的。同样,《巨人的花园》一课后的小练笔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合理、丰富的想象。这种想象可以更新奇一点,更丰富一点。如,孩子们在巨人的头顶上跳绳、在巨人的胡须上捉迷藏、在巨人的脊背上打篮球、在巨人的长腿上进行短跑竞赛……这些小练笔看似是对原文的补白,实际上则超越了原文的范畴,是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提升的体现。

3.通过小练笔促成果分享

时下,读写一体化教学中有这样一种倾向:完整的习作必须修改及反馈,而小练笔很少被评改、被反馈、被呈现。事实上,高质量的小练笔也应该被“追踪”、被分享,让其正效应充盈在更大的时空内。即,创写之后,批阅、反馈与分享应同步进行。正是这些反馈、分享与立体呈现,使读写一体的效果得到了充分检阅。例如,在讲授五年级语文下册《手指》一课的课后小练笔后,教师让学生分享了自己的练笔感悟。有的说:“我写的是舌头,因为舌头能够尝出世间百味。”有的说:“我写的是眼睛,通过拟人化的方式写出了眼睛所看到的人间情景。”有的说:“耳朵能够听清微风的声音、流水的声音、鸟儿的声音,大千世界真是奇妙啊!”分享活动后,教师可以将精彩的小练笔集中打包做成美篇或微视频,配上序言与提示,呈现在钉钉群或微信群中,让更多师生欣赏、评价、点赞、转发,让小练笔的效应真正落地生根。

总之,读写联动的重点宜放在写作视角的学习上,写作视角不一样,习作的质量也就不一样。真实新颖、真情实感、吾手写吾心就是一种较好的视角。因此,在读写一体化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情感的自然激发,注重学生真实、自由、灵活的表达,注重学生读写时的自然过渡与高效关联。从专门的习作单元入手,到每个单元的习作练习,再到单篇课文中的小练笔,有序推进读写一体化的落实;由读促写,由学到用,举一反三(或者举三反一),为读写一体化的顺利实施奠基。还要引导学生实现真切、自由、优质的表达,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作者单位   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东街小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