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标视角下,教师可以从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拓展学生的阅读思维、丰富学生的阅读形式等方面构建阅读教学模式,以全面提升高年级学生的阅读效果。在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方面,教师要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归纳梳理和自主表达意识。在阅读思维的拓展方面,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想象、鉴赏和拓展探究思维。在丰富阅读形式的方面,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和集体表演意识。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主要形式,尤其在高年级阶段,学生的阅读篇幅不断增长,阅读内容的知识性、思想性不断丰富和深刻。因此,学生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阅读能力,如此才能充分适应高年级阶段的阅读活动需求,进而达到良好的语文学习效果。新课标从提升学生的阅读自主性、增强学生的阅读思维多元性、强化学生在阅读中的创造力等方面入手,对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提出了多方面的重要指导。教师要根据新课标,建立完善的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一、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意识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引导高年级学生充分发挥总结、归纳和类比分析等思维能力,以促进学生有效提取信息并阅读文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故而,教师要以此为切入口,根据文本内容从宏观和局部提出不同的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这些问题在教学中找到答案,并使用思维导图和程序框图等工具展示阅读的过程和结果,以形成整个阅读框架。

例如,在阅读《草原》一文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意识。在阅读之前,教师提出问题:“作者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草原之旅?在草原中分别有着怎样的经历?”学生带着问题通读全文,从而认识到作者先是来到草原,欣赏了美丽的草原景象。接着,观看了草原人民赛马的场景。最后,在傍晚时和草原人民在蒙古包中共进晚餐。由此,学生可以梳理出完整的文本知识脉络,寻找到更加明确的阅读方向。教师根据文本的篇章内容提炼出具体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总结和比较。

比如,教师可以提出:“草原的自然风景有怎样的特点?”学生通过阅读文本中的写景段落,概括出:“空气清新,草叶碧绿,云朵洁白,牛羊成群。”又如,教师提出:“你更喜欢草原人民赛马的场景,还是蒙古包中共进晚餐的场景?”通过对比,学生归纳:“赛马场景十分欢快豪迈,蒙古包中食材十分丰富,有奶茶、奶豆腐等。两种场景各有特点,都十分美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够运用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的整体性阅读思维,让学生从宏观和局部的角度入手,形成完整的阅读体系。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表达意识

新课标要求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自主表达能力,并在表达的过程中尽量绘声绘色,还原文本真实情景。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从语言角度深刻认识文本,了解文本中的人物形象,体味文本的思想情感。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文本特点,按照相应的顺序或思路,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自主表述,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本。

例如,在阅读《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教师就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表达意识。在学生初步阅读完文本后,教师对学生进行提示:“这篇课文讲述了怎样的革命故事?谁可以复述给大家听呢?”对此,有些学生立足于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做出如下表述:“1941年秋天,在日寇扫荡时,五位革命战士掩护群众撤退,自己则和日寇英勇战斗,最后他们来到了悬崖边,全部跳下了悬崖。由于这个故事发生在狼牙山,所以他们被称为‘狼牙山五壮士’。”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要让学生用生动的语言表述事件。因此,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局部入手,对主要情节进行绘声绘色的表达。如有些学生能够对狼牙山五壮士跳崖前后的情节进行表述:“敌人不断围困上来,五位战士不停扔手榴弹,用手枪向敌人瞄准。子弹打完了,他们就用山中的石块当子弹,依然没有减退战斗的激情……”通过这些方式,教师能够充分运用新课程理念,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文本内容,提升自主阅读的效果。

二、拓展学生的阅读思维

(一)培养学生的想象鉴赏思维

新课标一方面要求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旨在让他们在阅读文本时能够充分想象出情境,并深入体会文本中所蕴含的情感。另一方面,新课标也要求学生要学会发现美,感受美,从而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到文本的艺术特色和思想情感,以激发学生的想象意识,让他们在自主构建与文本契合的情境中提升阅读积极性。

例如,在阅读《月光曲》时,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想象鉴赏思维。比如,在阅读“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时,教师对学生做出如下提示:“小路上有多么幽静呢?贝多芬是怎样散步的呢?”结合现实生活经历,学生展开构想:“夜晚的湖边凉风习习,翠绿的柳枝在风中摇摆,贝多芬仰起头,缓慢地走着,只看到金黄的月光洒在湖面上……”学生在阐述的环节,可以让其他学生体会到文本语言的优美,感受到钢琴声对贝多芬强烈的吸引力。又如,在阅读“贝多芬走进姑娘屋子”的文段时,教师提出:“姑娘是一个怎样的人?她是怎样弹钢琴的?”学生结合“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在微弱的烛光下……”这些语句想象到“姑娘端正地坐在钢琴前,双眼微闭,两只灵巧的手在钢琴架上不断移动……贝多芬走进屋子里,感觉这个姑娘十分安静,又十分善良”的情节,从而进一步融入文本故事情节,增强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感知能力。这是一个以音乐为主要元素的文本,因此学生在想象时教师还可以播放贝多芬的经典音乐作品,让学生结合音乐的旋律体会文本的意境与情感,以让学生的想象更加深入。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能够应用新课标理念培养学生形象化的阅读意识,让学生充分挖掘文本的内涵,提高阅读的兴趣,进而在阅读中熏陶自身的精神品质。

(二)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

新课程理念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深厚的文化素养以及广阔的语文学习视野,同时还要求学生将现代信息技术以及课外书籍融入到阅读实践中。小学高年级语文普遍具有内容丰富、思想多元等特点,因此教师要从这一特点入手,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借助课外学习资源,对文本中的疑难问题和学生感兴趣的知识进行拓展和探究,以提高学生阅读的深刻性。

例如,在阅读《十六年前的回忆》时,教师就要把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作为主要任务。本文的篇幅较长,内容较为丰富,讲述了李大钊参与革命的诸多事件。一部分学生在阅读时会难以厘清文本的思路。因此,在阅读前教师要先让学生探究主人公李大钊的生平经历,学生可利用多媒体搜索“李大钊”,也可通过阅读《李大钊传》等课外书籍了解李大钊从小刻苦学习,立志挽救民族危亡的远大志向,以此有效增强对文本阅读的代入感。在阅读李大钊被逮捕的文段时,学生拓展了李大钊宣传革命的具体事迹、李大钊在面对敌人严刑拷打时的背景环境,以此来进一步突出李大钊英勇无畏的形象,体会作者对李大钊的崇敬与怀念。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文本主题探究更多的人文知识,进一步积淀学生的文化修养。对此,有些学生阅读了赵一曼、杨靖宇等革命先辈的传记故事,有些学生拓展阅读了李大钊的其他革命故事,更加全面地了解到了李大钊的人物形象。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能够运用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开阔的学习视野,让学生将各方面的知识相互融合,提高了他们对文本理解的深度。

三、丰富阅读形式

(一)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新课标非常注重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要求学生互相探讨阅读经验、分享阅读方法。在小学高年级阶段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阅读方式,阅读能力也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教师要借助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一方面引导表现良好的学生带动其他学生展开阅读,提升班级整体的阅读效果,另一方面要让每个学生对文本中的相关知识和问题发表个人看法,在讨论中提升理解效果。

例如,在阅读《匆匆》时,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在合作中形成相互激励的氛围。例如,有些学生在阅读时精神状态不佳,无法保持长久的专注度。这时,阅读态度积极的学生就可以向这些学生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如让这些学生概括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分析每个段落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以此调动这些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还有些学生在诵读文本时找不到适切的阅读方法,难以体会到文本的语言魅力。这时,擅长诵读的学生就可以勾画出文本的排比句、反问句,并确定文章的主题思想为“惋惜时光的流逝,劝告人们要珍惜时间”,从而带领这部分学生运用惆怅的语气表达对流逝时光的无奈,同时在诵读时学生要注重放慢节奏,体现排比句和反问句的表达效果。其次,教师要让学生在合作中充分交流。例如,教师可以提出:“本文作者主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为什么在课文开头还要描写燕子、杨柳和桃花呢?”部分学生会认为这些事物十分美好,能够使文本的语言变得优美;还有部分学生认为,作者是想借助这些事物与流逝的时光进行对比,以突出文章主旨。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更多问题,如“通过阅读本文,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些学生可能会从“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这些句子中感受到时光流逝的现象,并列举类似的事例,“阅读的时候,日子从字里行间过去;放风筝的时候,日子从微风中过去……”还有部分学生会从其他的角度深入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通过这些合作交流活动,学生不仅能够相互帮助解决阅读中的困难,还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发挥创造力,从多个角度解读文本,增强了自身的阅读能力。在实施这些活动时,教师应当认可学生所表达的观点,引导学生反思他们从合作交流中得到的收获,以培养学生取长补短的合作阅读意识,增强他们对合作性阅读活动的参与度。

(二)培养学生集体表演的意识

新课程理念倡导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让他们运用多种方式表达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师要有效运用高年级的阅读文本,通常这些文本具有强烈的故事性,能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通过创设故事情境、扮演故事角色、表现故事情节,能使文本内容更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这样也能使学生更加深入、高效地理解故事。同时,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给予他们自由表达的空间,让其体会到阅读的乐趣,进而从阅读中获取丰富的知识和滋养。

例如,在阅读《金色的鱼钩》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集体表演意识。通过初步阅读,学生能够认识到文本讲述了红军战士在草地中前行,一同做鱼汤和喝鱼汤的故事。借此,教师对学生说:“大家最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每个学生可以选择一个人物进行表演。”随后,学生将整体的故事划分为草地前行、一同捕鱼、熬制鱼汤、品尝鱼汤、怀念老班长等不同的片段。然后,就到了创设情境,展开表演的环节。如“草地前行”这一情节,学生铺设绿色的地毯模拟当时环境。接着,就是激动人心的演出:相互搀扶、艰难前行这些动作画面映入眼帘。这样的活动不仅有趣,还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红军战士在草地中生活的艰苦,感受到红军战士团结友爱的精神,为理解后文情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于“一同捕鱼”这一情节,学生通过文本阅读能够体会到老班长的心灵手巧。对于“品尝鱼汤”这一情节,几名学生分别扮演了老班长和其他红军战士,学生根据对人物形象和心理活动的理解,深刻演绎出了艰苦环境下红军战士的饥饿难耐,都十分渴望喝到鱼汤,但只是轻轻喝了一小口的感人画面。扮演老班长的学生为了体现出老班长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情演绎出了“远远站在一旁,看到战士们喝到鱼汤,高兴得露出了笑容,自己却丝毫不想喝鱼汤”这样的动作和神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共同配合、积极参与,借助相应的环境、生态以及动作表现文本内容,让阅读的氛围更加活泼热烈,让阅读的思路更加敏锐深刻,以此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语文阅读是一项综合性的教学活动,需要以科学完整的理论作为支撑,如此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新课程理念从提升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培养学生多元的阅读思维、丰富学生的阅读形式等方面做出了重要指导。教师要充分采用这些理念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教学活动,让学生全面认识文本内容、深入鉴赏文本艺术特色、广泛探究文本文化知识、深入讨论文本中的问题、生动呈现文本中的故事,以此掌握多样的阅读方法,积累丰富的阅读经验,达到深入的阅读效果。

作者单位   山东省神木市第六小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