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声乐是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作为我国重要的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场所,声乐教学承担着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但目前高校声乐理论教学与技巧课中,大部分教师以西方的音乐文化作为教学起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渗透较少,不利于传统声乐文化的传承。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价值,有助于重新审视高校声乐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促进高校声乐教学发展,因此,如何在声乐教学中渗透、传承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仍是高校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高校声乐教学  渗透  传承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音乐文化的多元化推动了高校声乐教学发展,优化高校声乐教学方法,使音乐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但目前声乐教学模式存在教师教学专注于声乐技术,传统音乐文化渗透较少等问题,导致大部分学生更倾向于成为艺术的工匠,偏离走向艺术家的道路。问题根结在于传统声乐教学中,学生对音乐艺术文化与本质领悟较少,而成为音乐艺术家需要学生拥有强大的音乐感悟力。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发展纵然可以体现出现代社会的进步,但古老的东方文化是承载着我国悠久历史的瑰宝,在声乐教学中两者应相互补充,体现出科技与文化的平衡性。西方音乐传统的技艺能够提高学生的声乐技巧,但融入传统音乐文化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是帮助学生提高声乐素养的重要途径。著名思想家老子认为一个人的思维与精神境界能够影响人的感官使用,在声乐教学中没有文化内涵支持,学生难以走向长远的音乐艺术发展道路,因此要在声乐教学中积极融入我国传统文化,不断优化声乐教学方法,提高声乐教学质量。

传统音乐文化融入传统声乐教学的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价值

音乐是一种可以为人类带来精神支撑的艺术形式,具有普遍性与感染性,音乐无国界,有助于文化交流。我国文化历史悠久,在音乐文化艺术发展中也颇有造诣,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人文内涵对现代音乐教学有着独特的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价值,是我国社会历史中重要的人文精神和文化体现,其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价值总结为以下几点:

1.提高大学生的审美修养

我国传统音乐文化讲究“乐感”,注重学习者的心灵与音乐互通互融,追求空灵的音乐境界,讲究悠长的音乐韵味。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声乐教学中,有助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与感悟能力,可以成为高校学生美育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的重要方法。传统音乐文化中最常见的乐器有箫、筝、笛,都是各具特色的民族独奏乐器,这些乐器的音色清丽婉转,常被古人用于表现悠闲淡泊的审美情致,此外,我国传统的各类戏曲的唱腔唱词以及服饰都蕴含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传统音乐文化中各民族的音乐活动蕴含着独特的审美情趣,体现出独特的民族精神,例如蒙古族的传统音乐表现出悠扬高亢的特点,而侗族传统音乐则传达出委婉质朴的特点,将传统音乐文化渗透进传统声乐中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

2.培养大学生理想人格

孔子认为音乐有着良好的教化效果,有助于人们改变旧的习惯,认为优美的音乐对人起着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作用,同时能够润物无声地影响整个社会的精神风尚。孔子曾在自己的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哲学中阐述道德与音乐的关系,他认为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人们可以利用音乐达到维护社会统一的目的,同时实现良好的社会治理。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也对音乐研究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认为音乐可以净化人的思想,音乐也可以承担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任务,因为音乐具有将人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成为美的人、完善的人的功能。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音乐品格可以用四字概括:清、和、淡、雅,搭配琴、棋、书、画便成为古代文人雅士的精神志向之托,成为古人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因此古人为现代人提供了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例如《高山流水》,使人充分感受到自然的魅力所在。将传统音乐渗透在声乐教学中,可以拉近学生与音乐艺术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与声乐艺术产生更强烈的共鸣,收获不一样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温润学生心灵,培养理想人格的目的。

3.增强中国传统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有助于提高国家凝聚力,当人们从心理上对国家文化认可、接受并主动融入时,文化认同便可影响人们的行为与思维,进而形成向心力。文化认同对国家与民族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传统文化是文化认同中最具生命力的部分,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丰富多样,在56个民族所创造的“音乐海洋”中有着各种不同的歌种、乐种、曲种,乐器种类也十分丰富,音乐的表现形式各具特色,将传统文化融入声乐教学中,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同时也是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途径。

4.提高高校声乐教学质量

我国拥有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早期儒家文化对后世美学思想产生重要影响,儒家文化是凝聚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宝贵结晶,十分讲究“天人合一”,强调凡事应尊重自然,应与大自然保持和谐统一,一直以来,我国传统文化视生命发展为重点,注重人的内心感受,习惯自然温暖的声音。声乐界有三种唱法,促进了声乐的发展,但是将唱法总结为三种也限制了声乐的发展,每一种唱法都是声乐艺术独特的表现形式,但是想要实现儒家文化倡导的自然就必须要跨越唱法,达到真正的自然状态。所以将传统文化融入声乐教学中,应跟随传统文化的虚实相生境界,延伸声乐教学,提高声乐教学质量,让传统文化不断滋养现代教学。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高校声乐教学的技巧分析

传统声乐文化以我国本土语言为基础,要符合我国人民的生理与心理特征,并充分体现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腔词律调,体现出不一样的音乐精气神,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融入声乐教学中,需要注重咬字及声腔韵律的表现。

1.声乐教学与传统音乐文化注重曲调的优美

声乐演唱需要注重情感的表现,也讲究演唱过程中的字正腔圆,声乐演唱的歌曲是精心设计的艺术作品,在丰富的艺术构想下保证旋律与歌词的一致,表演时关注情感变化,常用各种润腔手法将演唱歌曲的字与曲结合,抒发演唱者和创作者的情感,同时,演唱家注重字正腔圆也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展现自己的音乐风格和审美观,展现出曲调的优美,在个性化的声乐表演中体现出独特的音乐风格,精心挑选字词乐段,采用各种手法创造出新的唱腔,使观众体会到声乐演唱者独特的精神面貌,感受不一样的艺术氛围,充分展现演唱作品的文化底蕴。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在中低声中表现出自己浑厚有力的声音,体现出本声的“实”,为了凸显演唱的特点,针对高低声区,想要表现出空灵的声音,可以采用假声喝法,塑造音乐艺术形象需要声乐演唱者充分挖掘声音的可塑性,结合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演唱者自身的情感,展现出不一样的美学韵味,这是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技巧。

2.声乐教学与传统音乐文化注重声腔韵律

从传统声乐理论发声角度理解“实唱”的含义,是用演唱者的本嗓直接发出真声的一种唱法,这种唱法具有声清、饱满的特点,能够让人产生自然亲切的感觉,演唱者使用真声发音时,声音多集中于中声区,音低,接近常人日常说话的发声。传统音乐文化中的戏曲中也常用真声演唱,例如老旦与老生等角色。“虚唱”需要控制部分声带,多以假声发声为主,其音色给人柔美、透亮之感,音域宽,重视高头声,因此发音力度较小,音色在听觉上比真声虚空一些。声腔韵律中还有一种“虚实混合”唱法,有助于提高声音的连贯性,音色非常明亮,从低音逐渐过渡到假声,拓展音域,提升音高,增加假声比例。在声乐演唱过程中,需要注重“实唱”和“虚唱”的发声特点,注重运用声带表现,例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实唱”发声时,应该注重声带的振动,声带闭合;“虚唱”时应注意声带不能完全闭合,教学中应根据不同歌曲采取不同的演唱方法。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融合方法

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高校声乐教学是高校声乐教学的一项系统工程,传统音乐文化注重情感的表现,但大部分学校声乐教学注重技巧的传授,如何在声乐教学中渗透传统音乐文化,实现文化传承,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创新传统文化渗透的声乐教学模式

高校传统声乐教学模式单一,为提高学生声乐学习效果,大部分教师十分注重声乐技巧的教授,忽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传统的教学策略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想要融入传统音乐文化,势必需要创新教学模式。声乐教师应该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声乐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授民族声乐时,应该注重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深层次理解演唱作品,不断创新声乐教学的方法,结合声乐课程的特点以及高校学生的学习规律,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高校学生对传统声乐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在那遥远的地方》一课时,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课前预习微课视频,将这首歌的教学重难点整理到微课视频中,同时在微课视频中融入歌曲背景资料,提前让学生对《在那遥远的地方》一曲进行初步了解,明确学习中存在的“痛点”,课堂上与教师沟通时提出自己的学习疑惑,教师可以成为学生学习中的最佳伙伴,共同解决在学习声乐作品中遇到的阻碍,提高自己的演唱技巧,领悟《在那遥远的地方》一曲中蕴含的文化内涵,这种新颖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充分感受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同时激发学生对学习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延伸至我国其他传统音乐的学习。再比如,在教授《相约在月圆时节》时,由于这首民歌时间久远,高校大部分学生不熟悉这首歌曲,学习比较困难,此时,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帮助,一起搜集与《相约在月圆时节》相关的学习资料,一起探讨该作品的艺术风格与艺术特色,同时将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与其他同学分享,与同学一起探讨如何提高自己的演唱能力,在小组学习中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学会更好地把握歌曲演唱时的情感表达。

2.加强我国传统“儒道”两学的文化传输

声乐教学中,学生的气息表现十分重要,需要强有力的气息表现支撑“虚实相生”的声乐表演。呼吸是声乐表演的支持基础,呼吸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声乐表演生命力,各种类型的声乐演唱都需要依靠气息,强有力的气息才能呈现出有力量感的声乐表演,例如在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民族声乐表演的气息使用最为明显,民族声乐依靠气息演唱出令人感叹的乐音,最大程度上利用自己的气息,控制呼吸肌肉群,保持自己的声门与气息能够有效配合,从而达到乐声虚实相交的效果,将自己的呼吸以一种流畅的形式展现出来。此外,道教文化在声乐教学中也起着重要作用,《道德经》中提到了“气”,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合”,说明世间万物矛盾时可以相互转化,矛盾不仅存在于自然中,也存在于声乐中。在声乐教学中融入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时应该注重其中存在的矛盾,例如声音的放松与紧张,发声时发声位置的靠前或靠后,在声乐表演中,如何平衡自己的理智与情感。矛盾存在于声乐中是我国古代思想家普遍认同的一种观点,例如庄子在《知北游》中也提到世间万物均是相互统一的产物,万物有阴有阳,体现出人类生命与万物的发展规律。因此在声乐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应该注重传达我国古代儒家与道家的传统思想,让学生充分理解声乐艺术表现的真正内涵,理解声乐艺术应该注重虚实结合,而不是简单的演唱。理解虚实结合是真正的将传统音乐文化艺术融入声乐教学中,声乐教学不再是讲究单一的技巧传授,更多的是讲究意境,也就是音乐艺术表现的最高形式,道家认为音乐的最高境界是做到“听之不闻其声,视之不见其形”。因此在声乐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应注重创造虚静、恬淡的音乐境界,使声乐表现能够充分体现出中和美,在日常声乐演唱教学中,注重声乐气韵生动表现,持续贯穿于艺术实践教学中。

3.不断挖掘传统音乐文化中的文化价值

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形式丰富,凝聚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精华,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积累极具审美价值的教学资源用于声乐教学中,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是高校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手段。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了解较少,缺乏传承意识,传统教学过程中,基于课程开展教学,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挖掘不足,导致学生难以有效感受到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深厚底蕴。因此教师需要提高融入传统音乐文化的意识,同时不断挖掘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价值与文化价值,提高学生的传承意识,例如我国传统音乐可以分为民间音乐、宫廷音乐以及文人音乐,宫廷音乐是一种历史阶级的产物,宫廷音乐中有着各种乐制,反映出当时社会艺术发展状况。再如我国传统音乐题材可以分为五种,每一种都有不同表达形式,民歌、戏曲、乐器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都是声乐教学中可以深入挖掘的宝贵文化价值,教师应让学生充分在声乐教学中感受传统音乐文化的价值内涵。在声乐基本知识与技巧教授过程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教师应注重带领学生品味传统音乐文化,可以通过领悟传统音乐作品,丰富学生的传统音乐知识内涵。大部分学生对采茶戏、花鼓戏等了解较少,教师可以充分挖掘这两种土腔剧中的发展历史及相关作品,例如采茶音乐在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发展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相关文献记载,采茶音乐文化起源于明朝,在劳作中通过唱歌打发时间,形成一种风俗,于是采茶音乐逐渐流行起来,采茶音乐不同于现代音乐,有着独特的演唱方式,这对提高高校学生声乐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认知有着重要作用,也是丰富声乐课程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引导学生充分感知传统音乐的价值。

4.注重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情感表达

艺术的表达形式固然重要,但是想要创作出有灵魂的艺术作品,把其中的内涵充分表达出来,情感投入是必不可少的。声乐是一种注重情感表达的文体艺术,情感的表达在演唱中十分重要,如果教师仅注重西方音乐技艺表现,学生就难以获得展现音乐情感的表达能力。一场完美的演唱能够体现出声乐表演者丰富的情感,中国传统音乐文化非常注重情感表达,这是传统音乐的灵魂所在,在声乐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能够充分体现出音乐作品的具体内涵,传统音乐细腻、柔美,能够为声乐演唱注入情感。因此,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渗透传统音乐文化的关键是改变传统声乐教学中单一技巧传授的现状,通过融入传统音乐文化,积极培养学生在表演中情感的投入,从而达到提高声乐教学质量的目的。我国民族众多,每个民族所表达的音乐情感不同,想要实现真正的融合需要兼顾声乐教学质量与学生文化修养的培养,进行情感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音乐文化,产生更深的见解,充分理解作品的情感,例如在教授《茉莉花》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演唱前利用网络或是相关资料,深入了解《茉莉花》这首民歌的创作背景,当学生了解到背后体现着的劳动人民的真挚、淳朴的情感时,才能在演唱过程中将民歌中蕴含的情感充分表达出来,同时更好地把握歌曲中的演唱技巧,在真假音转换中做到游刃有余,情感过渡自然,有效提高演唱质量。

结  语

传统音乐文化能够为声乐教学提供宝贵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资源,文化是民族发展的根本,传承文化是民族发展的基础,积极融入传统文化有助于改善当前声乐教学中教学单一、忽视乐感培养等问题。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能够有效提高高校学生的综合素养,帮助学生提升声乐艺术表达能力,也有助于文化传承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毛为.高校音乐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J].当代音乐,2022(6):18-20.

[2]谢佩君.高校声乐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的研究[J].戏剧之家,2022(30):103-105.

[3]陈志音.绿树上洒满花香鸟语——“永远的小白杨——阎维文民族声乐大师班士心作品音乐会”听后感[J].人民音乐,2021(7):21-26.

[4]陈娟娟.民族声乐演唱中的“腔音一体”简论[J].人民音乐,2021(6):27-31.

[5]杨民康.“全球-地方史”视野下的中国民族音乐学发展史——《音乐民族志方法导论:以中国传统音乐为实例》教学与辅导之四[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1(1):186-192.

[6]吕锤宽.孔子礼乐思想的建构与实践对传统音乐传承方式的影响[J].中国音乐学,2021(3):57-76.

[7]高贺杰.文化回授:民族音乐学研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1(2):127-133+12.

(宋委:青岛音乐学院声乐系)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