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筑梦 解“青春之问”

谭政,青岛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专业2019级博士研究生。本硕博期间均获得国家奖学金,其中连续三年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山东省第六届研究生创新成果奖三等奖、青岛建筑科技大学五四青年奖章;被评为青岛建筑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优秀毕业生;硕博期间致力于为建筑结构的安全设计和防灾减灾提供理论支撑,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高水平论文20余篇,授权专利9项。

青岛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专业2019级博士研究生谭政在图书馆查阅资料       

责任唤醒初心,勇担使命前行。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灾害损失最为严重的一场大地震。14岁的谭政目睹了地震废墟后,便在心中悄悄种下一颗“为万千百姓建出更牢固、更安全的房子”的种子。于是高考填报志愿时,他毅然选择了土木工程专业。在求学的过程中,这颗种子不断发芽成长。七年前的秋天,他进入青岛建筑科技大学,开启了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生涯。在此期间,他了解到师长们是如何在当年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就主动请缨组成专家团奔赴灾区;面对灾区的满目疮痍,他们日夜排查房屋受灾受损情况,为抗震救灾提供技术支持;他们有的刚刚新婚,有的妻子怀着身孕需要照顾,有的家有年幼的孩子无人看管,有的一路深受感触,熬夜在马路边的帐篷里写下了入党申请书……他们都曾义无反顾,唱响了一曲与灾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激昂澎湃的建大之歌。正是被这样的精神所深深震撼和打动,他更加坚定了要让梦想的种子继续茁壮成长的信念,潜心科研,砥砺前行。

青岛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专业2019级博士研究生谭政在抗震实验室潜心科研 

坚守求索初心,砥砺奋进前行。谭政在成长道路上的探寻历程并非一帆风顺。刚上博士那段时间,由于科研经历尚浅以及论文写作经验不足,他的第一篇论文投稿过程并不顺利,被拒5次之后,他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甚至有了放弃的念头。导师见状安慰道:“我们学校的陈绍蕃先生,作为我国钢结构领域的奠基人,在97岁高龄时仍在病床上撰写科研论文,即使每天仅有两个小时能坐起来活动,依然坚持看文献、改论文,每年都有相关成果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期刊上发表。”听完导师的这番话后,他被陈绍蕃老师的感人事迹深深打动。自此,谭政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到科研工作当中。经过长达一年之久的修改和打磨,他的论文最终在权威期刊上发表。

尽管要常常面对科研道路的艰难险阻,但他始终坚守“崇尚学术、追求卓越、求真务实、苦练内功”的人生信条,并践行“厚土华木”的土木精神,积极为中国工程防灾减灾事业添砖加瓦,助力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青岛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专业2019级博士研究生谭政参加学术汇报

融汇学术初心,助力工程建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坚持知行合一,在实践中汲取真知、领悟真谛,加强锻炼、增长本领。”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接过时代思想的接力棒,将自身所学转化为生动实践,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谭政便是这样一个优秀典型。过去七年,谭政主要针对框架结构的抗倒塌机理、设计方法以及性能提升策略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致力于为建筑结构的安全设计和防灾减灾提供理论支撑。所在团队提出了复杂钢结构的施工方法等新型施工技术,相关成果实现了落地转化,已成功应用于法门寺合十舍利主塔、深圳市世界大运会主体育馆、广州亚运城综合体育馆等多个大型重点工程,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践行科研初心,结出丰硕果实。置身于激荡的新时代洪流,谭政始终保持着对学术的热忱,在追求学术高峰的道路上,以昂扬斗志持续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他先后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如《建筑结构学报》《Engineering Structures》等发表高水平论文20余篇,授权专利9项,连续三年荣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还多次荣获企业奖学金,同时博士期间科研课题获得青岛建筑科技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基金。

责任编辑:黄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