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文物保护教学团队进行石窟寺专项调查(资料照片)。 西北大学供图

“我们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学校前辈们的奉献与付出。”9月7日,西北大学文物保护教学团队孙满利教授说。由西北大学牵头的“从填补空白到领域翘楚,我国文物保护人才培养体系的创建与实践”教学成果获得2022年高等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早在20世纪80年代,全国文物保护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更没有该学科门类的高等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就在文物保护领域求贤若渴之时,1989年,西北大学的多名专家学者率先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填补了中国文物保护领域高等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的空白。

专业建立之初,时任西北大学校长的张岂之先生表示,文物保护的对象是文物,文物保护技术专业是为文物服务的,应该将其放在历史系下。由此,学校形成了依托考古学科建立技术专业的特色教学模式。

师资急缺是当时面临的一大难题。初期,学校通过校内整合、行业聘请解决教学团队问题。陆寿麟、黄克忠等行业前辈应邀前来授课,为专业初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之后,学校采用内部培养、外部引进等方式,稳步推进教师人才队伍建设。

尽管在大学里设立了相关专业,然而,针对中国文物特点的教材尚是空白。面对这一情况,教学团队迎难而上,不断推出教学科研成果。从1988年西北大学老师刘成编写的《文物保护学基础》教案,到目前学校已出版以国家规划教材为代表的14部相关教材,系列书籍为建设文物保护技术专业教材体系奠定了基础。

学校坚持考古学、化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贯通、技术融合、方法创新,设计文物保护中的化学、科技考古概论、文化遗产管理概论等专业基础课程群,为学生打牢理论基础。

聚焦土遗址、壁画、青铜器保护等优势方向,西北大学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实践,如基于孙满利教授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开设了土遗址保护等课程,建设专业方向课程群,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术创新。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西北大学积极利用各种高科技、现代化设备,集成三维虚拟现实、混合现实等信息技术,建成国内首个沉浸式考古虚拟互动教学实验室,开设了新疆石人子沟遗址GT1考古、青铜器修复等虚拟仿真课程,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经过30余年的探索奋进,西北大学实现了让中国文物保护专业高等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从无至有,从有变强,整体形成了人文为本、科技引领、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文物保护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来源:山东日报

责任编辑:刘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