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考制度和高中课程改革的协同推进,高考命题也在不断深化考试内容,在评价理念上,实现了高考由传统的“知识立意”“能力立意”评价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综合评价的转变,给高中教学和管理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认清形势,顺势而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通过改革探索出一条能较好地实现增效减负、持续提升教学质量、教学效率及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通过解决高考“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根本问题给出了在高考领域的答案。《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提出了“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其中的“引导教学”重在发挥高考指挥棒的正向作用, 这是现实的需求,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要引导中学教学由育分转向育人,即深化素质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实现育人方式的变革。高考模式由传统“考知识”向“考能力”转变,教材内容也进一步聚焦学生关键能力与思维品质的形成。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的人才培养要求,因此亟待形成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为选拔和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服务的新型教学模式。

在山东省全面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关键时期,本期策划从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化学等学科切入探讨新高考下教学模式的变化,以期能为高中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落实新的教学理念、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提供一些思路,同时期待专家、学者的批评指正。

——栏目主持人  邵国希

2020年,山东智顷数位学习部考试中心发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高考评价体系的创新之处在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功能方面,实现了高考由单纯的考试评价向立德树人重要载体和素质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关键环节的转变,力求运用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评价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在高考评价中创造性地完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机制性设计,以及与素质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理念、目标和要求的体系性衔接。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评价事关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总体方案》的出台实施,对全面贯彻党的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方针,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破除“五唯”(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顽瘴痼疾,引导全党全社会树立科学的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具有重大意义,有利于推动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体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现代化、建设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山东智顷数位学习。

新高考是高校招生评价制度演进变革合乎逻辑的延续,顶层设计就是要借助深化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评价改革的有利环境,稳步推进高考改革,最终目的是要助推教学变革,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高考评价体系下命题的改变

近几年在高考评价体系的指导下,高考命题改革稳步推进,切实起到了引导教学改革的目的。高考命题改革突出两个考查原则:价值引领和学科思维。为了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凸显试题育人功能,在创新试题形式方面,注重在开放性、探究性方面下功夫。试题选择真实问题情境是一个重要导向,命题的立意也由“知识立意”“能力立意”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转变。试题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由“解题”向“解决问题”转变,由“做题”向“做人、做事”转变。

高考命题改革进一步冲击了落后的传统教学,使得高中教学特别是复习备考教学的短板暴露出来。高考命题改革特别是考试内容的深度优化,使高中教与学过程中多年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之处暴露无遗,比如面对情境化试题时,学生不知道怎么应对,这一现象的存在就说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待提升,他们对重要事实、概念、原理理解深度、广度还不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也相对缺失。情境化试题是指提供一定的情境型材料,要求学生在充分阅读理解这些情境型材料的基础上,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情境化试题是实现考查内容和要求的一个载体,能更深刻和精准地反映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

当学生出现读不懂题的情况时,教师一定要静心反思,比如是不是课堂教学出现了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是不是对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培养抓得不够到位,等等。此时,教师可以结合概念课教学进行学科阅读的研究与理解,通过设计适合学生的阅读教学环节,再结合精心设计的问题带领学生进行提纲式阅读和要领提炼式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协助学生建立信息提取、筛选与整合机制,聚焦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强化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达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目的。

高考评价体系下教学的改变

高考评价体系聚焦对学生“关键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考查,有助于将学生从传统对知识简单的占有中解放出来,引导学生强化自己的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创新思维,进而推动高水平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同时助推教学变革。

在“考思维”“考能力”的引导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学习方法、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式、课程评价及课程管理模式将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进一步实现从“教师传授知识”向“学生主动学习”的转变,课堂教学将会实现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转变,启发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参与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成为更有效的教学模式。随着高考内容和命题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高中教学将逐步实现从“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到“以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培养为中心”的转变。

高考命题充分发挥高考指挥棒的正向指挥作用,引导教学回归课堂,实现“招—考一教—学”的良性互动。高考命题严格依据高中课程标准,确保“内容不超范围,深度不超要求”,考查内容限定在课程标准范围之内;高考命题遵循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规律,进一步深化基础性考查,强调对基础知识全面深刻的理解和融会贯通的运用,引导学生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问有所悟。强调在深刻理解基础上的融会贯通、灵活运用,不考死记硬背,不出偏题怪题,平和中有新意,灵活中见潜力,实践中出真知,引导中学教师把教学重点从总结解题技巧转向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上来。

2022年,学生和教师认为高考试题难度变大了,一时难以适应高考命题内容和考查方式的变化。而这种表面上难度的增加往往来自于命题逻辑的变革和试题形式的创新,即高考命题由原来的“知识立意”转向了“知识为基,能力为重”的考查,同时增加了试题的开放性、灵活性和探究性。长期以来,高考复习采用“题型+套路+海量重复练习”的模式,促使教师和学生为了适应新高考付出了很多努力,其中有不少学校和师生采用“以不变应万变”的方式,依旧采取传统的备考策略,即总结近年高考新题型+提取和归纳解题套路+实施题海战术。这种“授人以鱼”的备考方式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与新高考背道而驰的,进入新高考的学生会发现这种“重复刷题”的方式很难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正如我们反复分析和论证的,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已经成为新高考的考查重心,开放性、探究性和灵活性已成为高考命题的一般要求,而传统的套路化、模式化及题海战术等是很难有效提高学生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

所以,有效应对新高考的策略应该是加强对学生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训练。教师通过持续、规范、专业的针对性教学,使学生具备可迁移的高阶思维能力,或者说是关键能力。当然,这些关键能力一定是要结合学科个性进行界定和延伸的,只有掌握了关键能力的“渔”,学生才有可能自如而有效地应对新高考。

新课标修订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创新:一是凝练了各学科的核心素养,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核心素养反映了课程目标的变化,由教书(育分)转向育人。二是制定了学业质量标准,各个学科教师明确学生完成本学科学习任务后,他们的学科核心素养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各科水平的关键表现构成了评价学业质量的一个标准。这两个方面的创新是为了引导教师的教更加关注育人的目的,更加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更加强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教师和学生把握教与学的深度和广度,为阶段性评价、学业水平考试和升学考试命题等提供重要的依据,全面促进教、学、考的有机衔接,最后形成育人合力。

高考评价体系下教师的改变

教师要积极探索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与方法,积极寻找新课程新教材实施中疑难问题的突破方法。

首先,教师要发挥学科的内在力量,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具备终身发展和社会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品格和能力等。

其次,教师要把握学科的本质,加强单元教学设计基础上的课时教学设计研究力度。充分展现教学的整体性、逻辑的连贯性、思想的一致性、方法的普适性、思维的系统性,创设系列化的学科教学活动,提出合适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和交流学习内容。

最后,教师要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教学模式。注重加强建模活动、探究活动等类的教学。提高学生的作业设计质量,精心设计基础类型的作业,适当增加探究类、实践类、综合类的作业,以使学生更好地巩固知识。

作者单位   山东省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