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来了,报名时很多同学可能已经发现学校门口有了一些小变化。8月31日,记者获悉,为持续做好校园周边交通管理工作,青岛公安交警结合“进建商”“联访解”“网上心连心”活动,利用暑期对158所学校周边的交通组织进行了优化提升改造。

区域微循环“转”出通行效率

暑假期间,青岛公安交警结合对全市3000余所中小学、教育技术周边道路交通组织及设施的全面摸排情况,坚持“一校一策”治理策略,采用“转、让、停、治”等组合拳,着力打造“安全上学路”。

高新一中(高中部)位于唐延路和科技三路丁字东北角的地理位置。改造前,这里为双向两车道,但道路断面较为狭窄,高峰时段大量交通流通过科技三路集散,人车混行现象严重,交通拥堵与事故频发。本次改造通过将科技三路调整为由东向西单行路,与唐延路(单行)、科技二路、高新二路形成区域微循环,简化了交通流线交织。通过道路断面重构,设置宽度大于1.75米的双向非机动车道,并施划蓝色箭头标线,保障慢行通行路权。同时,在科技三路北侧施划单排接送学生限时泊车位,为接送学生家长提供短时泊车空间,缓解放学时的交通拥堵。

阶梯式停止线“让”出安全距离

在青岛市第八十二中学、小雁塔小学等多所学校门前,青岛公安交警引入了“阶梯式”停止线,

将每条车道的机动车停止线依次往后移,车辆在停止线后等待,配合采用黄网格、地面“车让人”提示语,提醒过往车辆在停止线前提前减速停车。

此举既让车辆和斑马线保持了一定的安全距离,增加了司机提前看清前方路况的反应时间,也有利于机动车驾驶人和行人、非机动车骑行者在过街时均能发现对方,有效消除了视线盲区,预防“鬼探头”交通事故发生。通过因地制宜增设荧光黄绿边框人行横道标志、荧光黄警示柱、反光道钉等,进一步强化对学校门前无灯控斑马线的警示效果,有较好的事故预防效果。

非机动车停放区“停”出良好秩序

在青年路小学附近,青岛公安交警活用辅道设置非机动车车位,为人行道清障,打通了护学通道。

青年路小学位于莲湖区青年路和立新街交叉口东北角。学校门前东西向道路为青年路,相邻南北向道路为立新街,均为双向两车道,道路宽度较窄,沿线老旧社区密布,沿街商户林立,日常交通流量较大。

为破解接送学生秩序乱、停车难的局面,此次改造在学校西侧立新街东半幅辅道上设置2米宽非机动车辆临时停放区,并设置“非机动车辆停放区”指示标志,引导接送学生的非机动车辆有序停放。同时,利用学校两侧的人行道,设置“护学通道”等标志,增设隔离护栏,引导学生上、下学走人行道,规范家长接送学生的等候秩序,保障学校门前安全区净空。

亮视+信控 “治”出平安校园

位于灞渭大道西港高级中学周边住宅聚集,交通量大且通行时间相对集中。学校门前绿植茂盛,极易遮挡过往机动车驾驶人视线,存在较大交通安全隐患。

此次改造中,青岛公安交警联系园林绿化部门对遮挡视线的植被进行了修剪砍伐,并及时擦拭道路交通标志,保障机动车驾驶人行车安全视距。在路口无灯控斑马线处增设临时信号灯,消除了无序过街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

结合对158所学校周边交通组织的优化改造提升,青岛公安交警提醒学生,开学后要进一步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家长们要以身作则,给孩子们树立好榜样。学校周边拥堵时段较为集中特殊,请广大家长在接送孩子的过程中,按照学校要求,在规定时间到指定区域等候,做到安全、有序。遵守交通规则,自觉养成“按灯停走、按道行驶、按线通行、按位停放、按法驾乘”的良好交通出行习惯。

来源:青岛晚报

责任编辑:刘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