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即将来临之际,为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引导师生感受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魅力,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武功县第二实验小学开展“多彩活动”迎端午系列活动。6月15日,迎端午活动恰逢学校每周汉服日。餐厅里、连廊上、各班级、操场上、大厅间,全体师生齐参与,包粽子、制香包、插艾叶,开展捶丸、蹴鞠、投壶等多种游戏,学校老师给孩子们送上五色花绳、佩戴香包香囊,和孩子们一起游戏,整个校园沉浸在浓浓的端午氛围和欢声笑语中。

包粽子。餐厅里,开心小厨社团老师带领三年级学生包粽子。你瞧,他们做的有模有样,碧绿的粽叶,喷香的粽馅,在孩子们的手中魔法般成为一个个可爱的小粽子。

制香包。连廊里,美术组老师带领四年级学生在连廊做香包。且看过来,一个个别出心裁、创意奇特的香包,在孩子们的巧手中诞生。

插艾叶。各班级教室门窗上,孩子们都插上了体育组老师新鲜采摘的艾草,驱除虫蚁、净化空气的同时,表达了驱赶疫情、永葆健康的良好愿望。

练投壶。投壶是古代士大夫宴饮时做的一种投掷游戏,也是一种礼仪。在战国时期较为盛行,尤其是在唐朝,得到了发扬光大。投壶是从先秦延续至清末的中国传统礼仪和宴饮游戏。

赏捶丸。捶丸是我国古代以球杖击球入穴的一种运动项目。前身可能是唐代马球中的步打球。当时的步打球类似现代的曲棍球,有较强的对抗性。到了宋朝,步打球由原来的同场对抗性竞赛逐渐演变为依次击球的非对抗性比赛,球门改为球穴,名称也随之改称“捶丸”。

玩蹴鞠。蹴鞠是中国古代流传久远、影响较大的一朵体育奇葩。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圆”“筑球”“踢圆”等,“蹴”有用脚蹴、蹋、踢的含义,“鞠”最早系外包皮革、内实米糠的球。因而“蹴鞠”就是指古人以脚蹴、蹋、踢皮球的活动,类似今日的足球。据史料记载,早在战国时期中国民间就流行娱乐性的蹴鞠游戏。

观木射。木射游戏是将15根木柱立在平坦的场地一端,每队派出一人在另一端掷抛木球,击打另一端的木柱,以击中红色木柱者为胜,以击中黑色者为负,两队交替进行,最后看哪个队击倒的红色木柱多,哪个队就是胜者。

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广大教师积极探索文化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新方式,不断创新师生文化活动,让师生多角度体验到端午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增强了师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让祖国传统文化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赢得了师生及家长的好评。

责任编辑: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