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是山东省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课题编号SGH20Y0193)《教育技术科学发现室园本课程资料开发与利用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

“科学”是教育技术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活动的重要领域之一,随着人们对科学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的重视,很多教育技术都建立了科学发现室,这也为教育技术科学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为了更好地了解当下教育技术科学发现室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对教育技术科学发现室活动进行更有效的指导与完善,笔者给青岛市不同层级的教育技术教师发放了调查问卷,以期能对教育技术科学发现室的情况有一个比较准确的调查和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幼儿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十分重视对幼儿探究、观察、发现等主动科学能力的培养,科学发现室则能很好地为幼儿提供这些培养条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界学者肯定了科学发现室对幼儿探究、发现、感知、操作等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发现室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具有能够及时满足幼儿进行科学探究的作用,且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幼儿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二、研究设计

本次共发放32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20份,回收率100%。问卷填写教师中以公办教师为主,为56.25%,民办教师次之,为39.06%,企事业教师最少,为4.69%。省级示范园及一级教育技术教师占比最多且相近,分别为35.63%与32.19%,占所有教师的67.82%。岗位比例占比以班主任及配班教师为主,占所有教师的71.56%;园长或教学副园长及保教主任或教研主任占所有教师的10.31%。从基本情况的分析汇总可以看出,本次问卷在基本信息情况上分布较为合理,不同层次、不同性质、不同岗位的教育技术及教师均有所涉及。同时利用SPSS25对发放的所有问卷进行导入并得到本次问卷信度系数为0.744,处于0.7至0.8之间,在可接受范围内,问卷调查结果可信。

三、研究内容

(一)科学发现室的基础建设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园所设施中,高达91.56%的教育技术配有科学发现室,可以看出随着人们对科学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的重视,很多教育技术都建立了科学发现室,甚至将科学发现室作为教育技术的标准配置,这反映出目前科学发现室的建设在教育技术基本得到普及,且目前所调研教育技术中,超过半数的科学发现室可容纳20至30人或30人以上,这为开展集体活动提供了一定条件,但仍有半数的教育技术可容纳人数不多,不具备进行集体活动的条件。

(二)科学发现室的环境创设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科学发现室环境创设中,超过一半的园所选择随活动内容不定期进行调整,根据活动需要创设与活动相呼应的环境。如墙面主题内容为活动服务,少部分教育技术选择固定不变或者定期更换墙面主题内容,也就是将科学发现室的环境基本固定下来,或者是隔很长时间更换一次。

在科学发现室创设原则中,安全性、自由性、参与性、动态性、隐含的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性占比均衡,在80%至100%之间。地域性是教师关注相对较少的一个部分,为66.25%。由此可见,在科学发现室的环境创设中首先安全为第一位,其次是幼儿的参与性与自由性,即幼儿的自主活动程度和深度,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为幼儿提供有目的、有计划的自由探索空间。

(三)科学发现室的材料投放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教育技术科学发现室活动材料主要为园所统一购买,少部分教师根据活动需要自行准备,或寻求家长、社区提供资源。这说明在科学发现室活动中,园所普遍能为基本活动的开展提供固定材料,但科学探究中常会出现主题活动生成的延伸活动,因此园所可加大对社区资源的开发利用,从而为活动开展提供更多可能性。科学发现室活动多会选择可循环多次利用的材料,一次性材料较少。

目前各教育技术科学发现室活动材料投放形式较为多样,幼儿自由选择度、主题或任务投放、材料类型投放占比相近,但总体更倾向于分类投放。这反映出各教育技术对材料投放考量不同,根据本园所活动设置、空间布置等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类型的材料投放。

教师普遍认为科学发现室材料投放应该遵循丰富性、循环利用性、可操作性、趣味性、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性等原则。但材料投放中仍存在不足,其中材料投放缺乏变化是目前最大的问题,为60.63%,其次是环境创设缺少氛围感、教师指导缺乏策略及课程体系不健全所带来的困惑。

(四)科学发现室的活动开展

1.活动频率及时长

本次调查发现,科学发现室主要活动频率为一个月1至2次,其次为2至4次,4次以上最少。平均每次活动时长主要集中在20至30分钟,10至20分钟及30分钟以上活动时长的教育技术占比相近,为20%左右。可以看出,各教育技术均能保证每月至少1次的科学发现室探究活动,少部分教育技术每月可达4次以上,为幼儿提供了足够的科学探究时间。在活动时长方面,多数教育技术认为20至30分钟最适宜,这也反映出教师在活动时间把控方面还存在不同认识。

2.活动形式

科学发现室的活动形式主要是主题活动,以教师指导幼儿操作为主,幼儿自由操作或教师讲解为主的形式较少。这反映出各教育技术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十分重视幼儿操作与教师讲解相结合,避免幼儿无意义的操作及教师过度讲解对科学探究过程的影响。

3.课程建设

在课程方面,超过半数的教育技术有自己系统的科学发现室课程方案,但仍有近三分之一教育技术科学发现室活动开展不具备系统性。同时在笔者所调研的园所中,近半数科学发现室没有相应的活动评价体系。由此可以看出,目前的科学发现室活动的开展、课程建设等仍存在不足,部分教育技术科学发现室仅有课程但无评价,或无课程无评价,相关课程及评价体系建设仍需深入。

(五)科学发现室教师组织与指导的基本情况

1.教师设置及相关培训

调查发现,绝大多数教育技术会定期或偶尔开展教师培训,为教师开展科学发现室活动提供支持。同时,超过半数教育技术未设有专任的科学发现室教师。由此可知,多数园所能为教师提供相应的学习平台,但仍应对培训体系进行完善和提升。虽有少部分教育技术设置了专任科学发现室教师,但多数教育技术的科学发现室活动仍主要为班级教师组织。

2.科学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意识

在科学发现室活动内容方面,91.88%的教师会抓住偶发性日常科学现象开展科学发现室活动,说明目前教师对教学中的科学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契机关注较为密切,且能抓住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契机对幼儿的科学活动进行补充及延伸。

3.教学模式

在科学发现室教学模式中教师认为“幼儿猜想—幼儿操作—教师提问—幼儿再操作—总结”和“提出问题—思考猜测—调查验证—收集信息—总结”是最优教学模式,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对活动开始之前的猜想、提出问题及自主思考等环节十分重视。

四、讨论与建议

(一)科学发现室发展中的现实困惑

1.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缺乏系统性

目前科学发现室环境创设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深入探究,如何有效利用环境创设为幼儿的日常科学活动提供支持仍需深入思考。同时,材料打包购买,固定化、系统化的材料缺乏活动与操作之间的联系性,往往会出现材料投放使用后发现其与活动设置不匹配。

2.课程体系不健全

教师在进行科学发现室活动时,常常会出现目标性差、效果性差的情况,影响了活动开展的效果。通过问卷可知,目前科学发现室的课程体系建设还不够健全,部分教育技术没有相应的科学发现室课程,仅通过简单的活动串联进行科学探究,缺乏理论支撑、活动指导等,导致教师在开展活动过程中会时常感到迷茫。

3.教师的相关培训薄弱

科学发现室的活动不同于五大教学领域活动,其目标、指导、操作等均需要专业的指导与教学。通过问卷可知,目前对科学发现室教师的相关培训仍显不足,教师无法掌握正确的活动开展方法,甚至他们对某些科学现象及知识都是一知半解,导致他们对幼儿的活动缺乏有效指导,或者活动方式过于死板,这些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对策及建议

1.优化环境创设,精准投放材料

对幼儿的科学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必须从幼儿熟悉的实际生活入手,精准投放材料,激发幼儿学习欲望,确保活动材料的及时补充和更替,避免幼儿因为反复操作而失去兴趣。

2.明确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目标,完善科学发现室课程体系

完善科学发现室课程体系是教育技术园本课程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科学发现室课程体系的建立可以直接为幼儿发展提供体系化的知识及发展空间等。因此,科学发现室课程体系的建设对园所、幼儿成长、教师专业知识提升有无法替代的作用。

3.明确教师定位,丰富培训方式

科学发现室的活动不同于幼儿日常教学活动,需要教师转变角色,扮演好引导者、合作者、支持者、观察者等角色。科学探索活动也决定了教师的指导策略应以间接指导为主。因此,园所应为教师提供分层分类培训,例如科学知识、活动指导、材料使用等方面的培训,使教师明确活动开展目标,以减少活动中的盲目性、随意性等。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教育技术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