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小结是对一节课的系统归纳和总结,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好的课堂小结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强记忆,还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启发学生思考,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为课堂增添更多活力。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和学生不重视,很多课堂小结都沦为了“形式主义”,起不到实际教学作用。因此,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堂小结,还要巧妙应用课堂小结提升教学效果。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从四个方面简要分析课堂小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为同仁提供借鉴。

一、在小结情境中激发参与兴趣

小结一般都是在课尾进行的,这时学生大多处于疲惫状态,如果教师依旧用枯燥、单一的方式进行小结,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小结时不妨采取情境教学法,根据教材内容联系现实生活,创设引人入胜的小结情境,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加主动地投入课堂小结中,以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可能性”的相关知识后,笔者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小结情境,让学生欣赏寓言故事《守株待兔》后,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结合课堂所学内容,你们有什么想法?

生1:兔子会撞到树上,这是可能性很小的事,但农夫却把它当作一定会发生的事,每天都守在树下等撞树的兔子,或许农夫学习“可能性”的相关知识后,就不会这样做了。

生2:农夫因为不确定的事放下了一定要做的农活,最后就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师:大家说得真棒!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和“守株待兔”类似的事呢?

生3:有,比如有些人买彩票突然中了一次奖,他就以为只要买彩票就一定能中奖,于是天天忙于买彩票,最终耽误了工作,这不就是故事中的农夫吗?

生4:还有的人沉迷于赌博,无法自拔,他们大多都是从偶尔赢钱开始的。

师:大家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已经了解了生活中的很多“可能性”,老师相信大家也掌握了很多数学知识,一定会借此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由此可见,创设小结情境的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够帮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丰富学生的数学经验,真正实现课堂小结形式与内在的有机统一。

二、在回顾提炼中明确方法内涵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时,只注重“回顾”形式,不注重回顾内容,这样的课堂小结本质上是名存实亡的。因此,要想真正发挥课堂小结的作用,教师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方法,在回顾中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提炼、概括,让学生明确区别,掌握内涵,以此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授“三角形面积公式”相关内容后,笔者通过回顾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了课堂小结。

师:本堂课,我们利用了多种方法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出来了,但无论用哪种方法都有“除以2”这个步骤,请问这里的“除以2”代表的含义是一样吗?

生1:如果我们用“拼组法”将其转化为平行四边形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时,这里的“除以2”表示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除以2。

生2:若是采用“割补法”将三角形转变为平行四边形,那么平行四边形的底与三角形的底是一致的,而三角形的高则是平行四边形高的2倍。因此,这里的“除以2”是指用三角形的高“除以2”。

生3:如果使用“割补法”将三角形转变为长方形时,“除以2”表示用三角形的底“除以2”。

师:虽然各种方法所推导出的结论是一致的,但推导过程中“除以2”这一步骤却有着不同的含义。今天,我们只是了解了图形世界中的一小部分,还有更多图形奥秘等着大家探索和发现。

由此可见,这样的一个课堂小结,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回顾多种三角形面积的推导方法,还能够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探索各种方法背后所蕴含的原理和数学思想,加深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提升数学课堂效果。

三、在串联对比中完善知识体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小结还起着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小结时不妨采用串联的方式,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理解旧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知,通过对比分析明确相关知识的内涵,从而更好地完善自身知识体系,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例如,在讲授“三角形的底和高”这一知识点时,笔者是这样进行课堂小结的。

师:大家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是两条什么样的线段吗?

生1: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段。

生2:垂直线段我们以前就学过了。

师:没错,像这样互相垂直的线段其实不只在三角形中有,还有很多图形中也有,如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等。但在平行四边形、梯形及三角形中,为什么底和高的描述不同呢?为什么说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有无数条高,而三角形却只有三条高?

生3:这是因为在三角形中,每一条底边都对应着一个顶点,从顶点到底边做的垂线只有一条。因此,三角形只能有三条高。

生4:梯形有两条平行的边都可以作为底,它的对边有无数个点可以画垂线。因此,梯形有无数条高。

生5:平行四边形也同样如此,它有四条边都可以作为底边,对边也平行,也就有无数条高。

笔者先让学生将三角形的“底和高”的概念与“垂直”联系起来,初步建立“底和高”的概念,再将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底和高”进行比较。这样一来,不仅帮助学生理清了三者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了解了“底和高”的概念,以及它们在表现形式和数量方面的不同,还加深了学生对“底和高”知识点的掌握。由此可见,有效的课堂小结就像是串珠子的线,能够帮助学生将零碎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更好地丰富学生的认知经验,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四、在问题分层中培养数学思维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进行课堂小结时,都会习惯性地问学生“你有什么收获”这种千篇一律的问题,只能引发学生对结果的关注,却无法让学生思考知识的本质,从而导致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笔者认为,教师进行课堂小结时,不仅要关注结果,注重过程,引领学生思考知识的本质,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内涵,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分层问题,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过程性、思想性和方法性的思考与梳理,最终通过归纳总结掌握知识,培养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讲授“分数的意义”一课后,为了让学生区分“分数单位与分数意义”,充分了解其中的关系,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质的思考,笔者设计了以下分层问题。

问题一:分数的意义中“单位1”一般包括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问题二:“平均分成若干份”这句话与分数中的什么关系比较密切?并说明理由。

问题三:“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这句话的意思和什么有关?

学生面对这些问题时,一时会有些无从下手。笔者让学生先自主思考,再与小组成员一起进行交流探讨,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还能够更好地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收获更多的数学知识。学生自主思考、交流后,给出了以上问题的答案。

生1:问题一中“单位1”包括一个物体、一个整体或一个单位三方面的内容。

生2:问题二中平均分成几份或若干份与分母的关系密切,因为它直接决定了分母是多少,也就是这个分数的单位。

生3:问题三中“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则与分子相关,它决定了分子是多少,也就是说决定了有几个分数单位。

由此可见,分层问题不仅能够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巩固所学知识,明确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还能够在问题的引领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也能够更好地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课堂小结虽然只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小环节,但它却决定着整堂课的“成败”。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课堂小结的作用,还要用更加多元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让学生掌握课堂小结的内涵,用课堂小结启发学生的智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体会“课虽尽但意无穷”的感觉,为数学课堂增添更多精彩活力!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小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