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中,一至六年级12册教科书古诗文选入数量大幅度增多。选文兼顾朝代,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代、元代、明代、清代,各个朝代都有。选文题材也增加到11个:山水田园、写景咏物、忧国伤时、谈禅说理、羁旅思乡、边塞征战、赠友送别、爱情闺怨、生活杂感、咏史怀古、节令物候,这些变化无疑对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小学古诗教学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定位不清,教学搞“一刀切”,不管是日积月累的古诗教学,还是单元选文里的教学,很多教师会用统一的教学标准去对待,造成学生学得枯燥、艰难、晦涩。二是淡化感悟理解,诵读占据课堂大部分的时间,很多教师认为古诗文教学就是让学生读会、背熟、默写,从而造成了教学的浅表化,没有深入内部,更谈不上深层次理解了。三是固化流程,教学“千课一面”,面对意蕴不同、风格迥异的古诗文,教师一律采用解诗题、知诗人、理诗意、悟诗情这样的固化流程来教学,势必会把古诗教得生冷无趣。

古诗选文数量的增多,自然就产生了对整体认知策略的要求,教师需要关注诗与诗之间的联系,诗与作者之间的联系,不同诗之间的题材联系、年代联系、地域联系、艺术特色联系等。在教学古诗文时,教师的深化认知和艺术鉴赏都指向整体且深度的解读。特别是高年级学生读古诗,教师更要引导这部分学生有意识地与已学过的古诗作比较,以提高他们的古诗文鉴别和鉴赏水平。“大整体”意识就是要求教师对入选课本的古诗词,无论是写作背景还是艺术风格,必须有整体性的认知,然后根据学情,在学生的整体感悟中,对优秀中华传统文化达到深层次的传承。本文将以统编版教材中苏轼的诗作为例,对“大整体”意识进行阐述。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其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入选小学统编教材的古诗总量中,排名第一的是李白,有9首;第二的是苏轼,有6首;第三的是王维、杜甫、白居易,各有5首。苏轼诗作入选的是三(上)《赠刘景文》《饮湖上初晴后雨》、三(下)《惠崇春江晚景》、四(上)《题西林壁》、六(上)《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六(下)《浣溪沙》。这些诗作有着简洁明快的格调,富有画面感,小学生容易理解、接受,也体现了苏轼乐观豪迈和执著超脱的情怀,以及清奇、含蓄、形象、旷达的艺术特色。

一、比喻清奇

唐朝的司空图曾列出了24种写作风格(《二十四诗品》),其中有“清奇”一品,解释为“娟娟群松,下有漪流。晴雪满竹,隔溪渔舟。神出古异,淡不可收。如月之曙,如气之秋”。苏轼的诗作就是继承并发扬了唐朝浪漫主义诗风,擅长比喻的运用,并且用得广,用得巧,既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又具备丰富的艺术联想,笔墨挥洒自如,使读者觉得新颖可喜,惊讶不已。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苏轼描摹西湖美景的七绝,作于苏轼杭州通判任上。此时苏轼三十七岁,才思敏捷,这是他的“青春之作”,是历代欣赏西湖、吟咏西湖、想象西湖的奇绝之笔。诗人以“西子”比“西湖”,赋予自然景物以丰饶的润姿,用人们虽不曾一瞻风采,但已经通过长期历史传说、文人墨客描写出的西施形象于人们想象之中。人们对西湖山水的体会,就仿佛到了一种无比纯净的境界,山色会联想到西施乌黑、秀丽的眉,湖水会联想到西施清澈、明亮的眸,那么妩媚、那么青春、那么惹人怜惜。绝美山水与绝代佳人自然融合,读起来别有情致,学生对这种独树一帜的比喻,感觉到温婉清丽,有着意外之奇。毛泽东在杭州时曾经说:“这首诗把西湖之美写尽了,后人难以企及。”

《赠刘景文》作于元祐五年,苏轼第二次到杭州做官任知州时期。“荷尽、菊残”描绘出了秋末冬初的萧瑟,衰飒至极,“已无”与“犹有”突出了傲霜斗寒的形象,孤高之态和贞亮之节,示人以凛不可犯的气概。以平淡无奇之语言写出乎意料之感受,从花到枝,从枝到果,在枯淡凄清的背景下突然出现炫目摇情的色彩,以“荷、菊”喻君子生不逢时,但希望朋友可以凌霜傲雪,不因年老而颓唐消沉。诗人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用景移情,给人以生机勃发之感。

这两首入选三年级的诗作,透过苏轼的比喻,可见他的纵横开阖,自然浑成,并与情趣、情感适意融合。

二、理趣含蓄

所谓“理趣”,是古人从诗歌创作中总结出的一个概念,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结合,是情和理的统一。一首富有理趣的诗,是通过一定的现象揭示某种哲理,使读者从中受到某种启示。

《题西林壁》可谓家喻户晓,它用最常见的汉字串联起最普通的词语,表达蕴含的道理,被千万人传诵。看似一眼就能懂的诗,但真正读通、读透彻,还需要破解时代的密码。宋神宗元丰七年,苏轼被贬黄州第五年。苏轼虽被流放贬谪,但文坛上声名显赫,他在游历庐山结束时,写下这首小结之作。此诗第一、二句写游山所见,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百态的庐山风景。第三、四句写出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是因为人在山里,眼界受到局限。启发读者,只有跳出自我,超越自我,站到更广阔、更高远的地方,才能更好地认识自我,了解真相,洞察事物的全貌。诗的前两句看到了山岭连绵、峰峦环列、高低嵯峨,按说下面应该具体描绘,抒发赏心悦目、流连忘返的感情,然而诗人却笔锋一转,就此议论,以游山观景比喻为人处世。寄寓发人深思的理趣: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诗人喻中含理,理中有情,辞采闪烁,蕴含无穷意味。

结合苏轼被贬黄州的经历,这一时期他所作的诗词,总在追问自己的人生,追问自己的价值。从“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临江仙·夜归临皋》),政治斗争、流放、贬谪,使得诗人厌倦现实,很想一走了之:“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在《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作者写道:“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直到在《定风波》中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认定了人生的方向,无论天晴还是下雨,会坚定不移地向前走。庐山感悟就是苏轼黄州五年时间里的人生反思和总结,对未来岁月的期待,为他之后更加达观的态度开启了新的里程。

刘勰说:“文之英蕤,有秀有隐。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文心雕龙·隐秀》)“隐”是含蓄,“重旨”指辞约而义丰。苏轼的这首《题西林壁》就是建立在形象的比喻和真情实感的基础之上,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发人深思,给人启迪,帮助人对宇宙事物、对社会人生作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

《饮湖上初晴后雨》中诗人通过比喻所蕴含的深婉情致,本文前面已有阐述,现我们再来看诗人是怎样寓哲理于其中的。美丽的西湖风光,不管在艳阳高照的晴天,还是在山色空蒙的雨季,犹如美丽、端庄、疏雅、自然的西施姑娘一样,无论是“淡妆”,还是“浓抹”,怎样打扮都是漂亮的、合宜的。南宋有个诗人武衍说:“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苏轼用西湖与西施的共同特征,表达自然、纯净的事物无需滤镜与修饰。不止是西湖,其他的山川、溪流、湖泊也是如此。不止是“西子”,其他的姑娘也是这样。越是美好的事物,越是“淡妆浓抹总相宜”。如果说苏轼以“西子”比西湖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的话,那么,所蕴含的道理就是“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这句是苏轼对吴道子的评价,同样适用于苏轼本人的诗歌。在比喻中蕴含深刻哲理,无不印证着苏轼作为一代大诗人所具备的惊世奇才。

三、描摹形象

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有言:“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将诗情与画意交汇融合,而苏轼在“象外之象、景中之景”达到了合而大美的艺术效果。《惠崇春江晚景》是苏轼为北宋名僧惠崇所作《春江晚景》的题画诗,他以细致、敏锐的感受画出季节的变化,桃花初开、江水变暖、野鸭嬉戏、芦芽短嫩。苏轼因为颇具绘画才能,更懂得赏画,所以用简单的文字,就勾勒出了动态的诗意。虽然是简单的文字,但色彩感极强,竹子的青、桃花的红、江水的绿,尤其是水的温度是画家无法画出来的,苏轼用“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经典之作,即刻让画作变得生动传神、富有情趣。“篓蒿满地芦芽短”,画面里芦苇的嫩芽、蒌蒿青绿一片,正是美好春光来临之时。这三句都是画中之景、眼见为实的。只有最后一句“正是河豚欲上时”是不可能存在画中的,是诗人引发的感慨。苏轼从蒌蒿满地、芦苇发芽中推测河豚欲上,用想象的虚境补充了画面的实景,把无声、静止的画面转化成了灵动、有声的影像。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下醉书》写于宋神宗熙宁五年,苏轼三十六岁,任杭州通判。熙宁五年前后,宰相王安石正在推行变法。苏轼的革新主张与王安石有很大不同,彼此存在一些矛盾,这才来到杭州。诗题中的“望湖楼”是西湖边的观景小楼。熙宁五年六月二十七日这天,苏轼在望湖楼喝醉了酒,一口气写下五首,这是其中一首。清代纪昀曾评价这首诗:“阴阳变化开合与恩情之间,气雄语壮,人不能及也。”(纪昀评注《苏文忠公诗集》),诗人先在船里,后在楼头,将一幅“西湖骤雨图”急剧的变化展现于读者眼前。乌云翻滚,大雨突降,雨过天晴,水天一色。短短四行,二十八个字,随笔挥洒,信手拈来,涵盖了雨前、雨中、雨后的全过程。“黑云”与“白雨”是强烈的色彩对比,“翻墨”是乌云的动态,“跳珠”是雨点飞溅的动态,动词前移使比喻灵活生动却不着痕迹。“未遮山”是骤雨才有的景象,“卷地风”说明雨过得快的原因,天气由骤雨到晴朗转变之快,描绘得神清气爽,又有悠然不尽的情致,这种大开大合的笔墨与作者深厚的功力融为一体。

四、胸襟豁达

《浣溪沙》出现在六(下)“古诗词诵读”中,这阕小令是三月所写,兰溪在黄州东南,写的是雨中的南方初春。词的背景是子规鸣叫着的细雨蒙蒙。子规在古诗词意象中,多半是杜宇泣血、哀伤不尽。苏轼偏偏把它写成一首愉快轻松的歌曲,兰芽在山中茁壮成长,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刷得干干净净,在绵绵的细雨中,有杜鹃在清啼。苏轼的通透豁达,是因为他置身于物外去体味事物,跨越了触景伤情、因情伤景,到达王国维所说的“无我”的境界。所以杜宇的叫声清亮,凄凉变成清爽。“休将白发唱黄鸡”一句出自白居易《醉歌(示伎人商玲珑)》,白居易表达红颜易老,苏轼却劝说世人不要因为韶华已逝而变得心灰意冷,唱着“黄鸡催晓”的悲伤调子。苏轼的人生哲学是“老夫聊发少年狂”,依然可以“左牵黄右擎苍”,为什么要唱悲伤的曲子?谁说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只要心不老,青春就能永驻,就无惧时间流逝。

林语堂曾经对苏轼有过一段非常经典的评价,“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苏轼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全民偶像,正是因为他这独一份的清明豁达。他写“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他写“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他写“人间有味是清欢,此心安处是吾乡”人生的不安困惑,在他的笔下都能被悄然治愈;心中的不解迷茫,在他的字间,都能被安放妥帖。

一篇篇古诗,看起来是独立的存在,但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整体融合看起来,通过前后联系,一个立体的“苏东坡”就站了起来。在教学中,如果形成“大整体”意识,就会把孤立的诗词变成经典的心灵居所,挖掘作品的创作背景,理解、比较不同时期的不同诗篇有着共同的诗人气质,对诗人的整体艺术风格会有深度的感悟。对于目前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一刀切”、淡化文化感悟、固化流程等现象,教师要建立一种新的研究方式,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学诗环境,引领学生走进中华传统文化的芳草地。

作者单位   山东省咸阳市秦都区空压小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