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性阅读是指在阅读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把理解文本与阅读感悟有效结合起来的学习方式。思辨性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鼓励学生能主动运用批判性思维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再加工,进而产生有价值的思考。由于现阶段课堂教学授课模式的局限,教师常常会在不知不觉中把讲授的内容直接灌输给学生,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限制了他们阅读思维的独立生长。如果采用思辨性阅读的教学策略,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思考、质疑,对文本的内容、结构、表达等进行公正的判断与分析,就更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课堂听课效率。开展思辨性阅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发展学生独立思考、批判质疑、正确表达等阅读能力。下面,笔者就结合教材内容谈谈思辨性阅读的教学策略。

一、推敲中心词语,呈现思辨性阅读思维

选入教材的课文很多都是名家名篇,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典范,但是有些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能会不买这些名作家的“账”,觉得一些词用得不合逻辑,并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此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推敲这些词语,在字斟句酌中呈现思辨性阅读思维,让学生在大胆质疑中发表自己的观点。

《猫》这篇课文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描写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刚满月小猫的可爱,表达了作者对猫十分喜爱的感情。学生学完课文以后,就觉得老舍先生用“古怪”一词来形容猫的性格不合适。因为“古怪”这个词含有贬义的感情色彩,不适合用来表现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那么,“古怪”一词在文中具体是指什么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的第2至第4自然段,发现老舍是从三个方面具体写猫的古怪的:一是既老实又贪玩,但是虽然贪玩,却很尽职。“老实”具体表现在“成天睡大觉”“什么事也不过问”上,可以看出猫爱静不爱动,很温顺,不惹人讨厌;“贪玩”具体表现在“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可以看出玩疯了的时候就什么都不顾了;“尽职”表现在“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屏息凝视”“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可以看出要抓住老鼠的耐心和决心。在猫的性格中,“老实”和“贪玩”是矛盾的,“贪玩”和“尽职”也是矛盾的,但是老舍却通过实例证明这些相互矛盾的性格特征的确都发生在大花猫的身上。通过思考辨析,学生都认同了这些。二是猫的情绪,高兴时表现在“用身子蹭你的腿”“让你给它抓痒”“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丰富多腔地叫唤”,不高兴时就“一声不出”,从这些细致入微的描写中可以看出老舍对猫观察得非常全面。三是猫的胆量,胆小时“总想藏起来”,胆大时“遇上蛇也敢斗一斗”。老舍笔下的猫是不是和我们生活中的猫一样呢?学生通过联系自己的养猫经历,认为自家的猫的确有这些特点,老舍用“古怪”一词描写猫留给人们的印象比自己习作中单一地用“温顺”“爱撒娇”等词,更能形象地体现猫的性格特征。

对文中出现的看似错误的表达,在倾听学生的思考意见以后,教师进行适当点拨,这样学生就会从字词的推敲中找到作者运用这些词语的用心。这是一种锻炼学生思辨能力的教学资源,教师在教学中要予以重视,并巧妙地加以利用。

二、解读关键语句,驱动思辨性阅读思维

在思辨性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思考常常会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此时就要教师抓住关键语句给予针对性提问,驱动学生思辨性思维的发展,使学生通过层层推进的思考和探索,产生自己的独特想法,并能逐步接近问题的核心,形成正确的思辨性阅读思维方法。

《天窗》是作家茅盾写的一篇散文,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写出了天窗的神奇之处:它不仅给乡下的房子带来了光明,还放飞了乡下孩子的心灵。由于现在的孩子大多住在高楼大厦里,对天窗的认识几乎为零,对作者由天窗而产生的那么多丰富的想象似乎没有共通之处。为什么在下雨天就只有天窗可以安慰孩子呢?为什么在晚上也只有天窗可以安慰孩子呢?其实这两个场景发生的时间段都很“特殊”,一是下雨天被关在家里感到失落时,从天窗这个唯一看得到外面世界的媒介想象风雨的威力;二是在晚上被逼着上床睡觉感到无奈时,从天窗里看到的方块世界中想象夜晚的神奇,作者的心情跌宕起伏,形成两次从抑到扬的情感起伏,让人体会到了天窗带给孩子的巨大快乐。为了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情感,笔者就设计了几个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情况下,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夏天阵雨来时,孩子们喜欢干什么?当孩子们被关在屋子里以后,关住的是什么?关不住的是什么?爱想象的孩子通过自己的想象找到了慰藉,他们从小小的天窗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从夜晚被逼着上床“休息”感受到了什么?天窗又是怎么成为孩子的慰藉的?然后师生一起讨论交流,通过“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被逼着上床”等句子走进课文中孩子的内心,体会他们被大人管束时的不满情绪。联系作者写这篇散文的时间,可以推断出作者所写的内容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事,那时候的中国农村条件非常落后,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更没有手机,如何打发无聊而又漫长的时间呢?小小的天窗就成了孩子们想象的乐园,从“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闪电一瞥”中捕捉到雨点、闪电的有趣情态,继而联想到外面风雨雷电的横扫威力;从“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的星星和云彩,继而联想到九霄云外的浪漫星空;从“掠过一条黑影”想象到各种各样夜间活动的鸟兽,继而联想到小动物们的快乐;从省略号中还可以体会到孩子们一直盯着天窗产生出很多很多的幻想,进而明白作者的写作用意:乡下孩子的快乐源泉主要是他们的活泼、会想象等。

对课文中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很大的内容,在学生与描写的情景难以产生共鸣的时候,教师适当地提出阶梯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通过思辨性阅读走进课文,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对比前后内容,延伸思辨性阅读思维

在思辨性阅读教学中,学生常常会将文本中的前后内容进行对比,在思考的过程中对文章中的某些变化产生疑问,对这些“智慧的火花”,可以让学生针对存在的不同意见进行小组辩论,在辨论中促进思辨性思维的生长。

《巨人的花园》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了一个自私的巨人,在孩子们的感染下改正了自己的错误,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创造出丰富而美丽的童话场景,带给学生美妙的阅读体验。学生对比课文的开头和结尾,觉得巨人的变化太大了,一开始,巨人看到孩子们在他的花园里玩耍非常恼火,叱责孩子们,赶跑孩子们,还砌围墙隔开孩子们。而最后巨人不但拆了围墙,还和孩子们一起玩耍,环境也在随着巨人的态度在迅速地变化着。究竟是什么让巨人产生如此大的变化呢?巨人的变化为什么会导致环境也发生变化呢?为了辨清这两个问题,首先要让学生弄明白巨人为什么要叱责到他花园里玩耍的孩子们。从课文的第4自然段中找出巨人叱责孩子们的话读一读,可以体会到巨人很孤傲,很自大,他外出七年,与孩子们没有感情,大声的叱责肯定如雷鸣一般,把孩子们都吓跑了。从他的自言自语及砌墙阻隔孩子们进入花园的行为中可以看到他的蛮横、自以为是及内心深处的孤独。课堂上让学生在小组内演一演巨人,通过语言、动作、神态表现巨人自私、霸道的形象。巨人这样对待孩子们的态度好不好呢?会造成什么后果呢?笔者引导学生思辨性地阅读课文的第7至第9自然段,发现春天来了,巨人的花园没有小鸟,没有桃花,甚至没有草,有的只是雪、霜、雹、北风,环境描写衬托出此时的巨人内心是孤独的、凄凉的,但是他还没有意识到正是自己的原因导致春天迟迟不来。出现转机的是课文的第10至第13自然段,当巨人听到梅花雀唱歌,看到桃树开花,看到孩子们来花园里玩耍了,从巨人看到一个小男孩爬不上桃树而说的话语中可以体会到他很后悔自己以前的举动,于是他用实际行动帮助小男孩坐到了树枝上。学生从巨人的行为可以看出巨人的内心原本是善良的,只不过是长久独来独往的习惯掩盖了这种善良,而这种善良一旦被激发唤醒以后,当巨人给孩子们一个微笑时,世界就给了巨人一个温暖的春天,这才有了巨人“我有许多美丽的花,可孩子们却是最美丽的花”的感慨。童话中前后场景的对比印证了巨人从不喜欢小孩到和孩子们一起在花园里玩耍的心路历程,揭示了巨人从冷漠、自私、孤独到友善、无私、合群的变化,揭示了快乐应该一起分享的朴素哲理。通过思维的延伸,不难想象出孩子们今后与巨人一起玩耍的欢乐情景。

对比的写作方法在很多课文中都可以看到它的踪影,当学生对课文中的对比内容产生疑惑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这些对比内容单独列出来进行探讨,在辨析中加以联想,使学生的思辨性阅读思维得到不断延伸。

在教学中开展思辨性阅读教学,既是新课标对语文教师提出的要求,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实际需要。因此,语文教师要摆脱传统阅读教学方法对自己的困扰,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培养学生的思辨性阅读思维,让学生在有所疑,有所思,有所得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素养。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