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在于拥有大批科技创新人才,科技创新人才的成长受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影响。社会环境作为青少年成长的外部场所,是支撑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宏观环境;学校作为青少年学习的主要场所,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家庭作为青少年生活的最初场所,是影响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长期环境,宽松、民主的家庭氛围,有利于青少年早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以及科技创新素质的发展。从社会、学校和家庭等方面,制定支持性的法律政策,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建立协同的机制体制,是促进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必然要求。

一、制定支持性的法律政策

法律和政策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引导、督促及提供保障三方面。从国际经验来看,法律和政策强调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性,为人才培养工作指明方向,提出具体的工作要求,同时落实工作机制、经费等方面的保障。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总体来讲,目前的政策与法律体系尚不完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造成教师队伍特别是小学科学教师队伍素质堪忧;研究经费严重不足,研究队伍极端匮乏,研究成果远远不能支撑我国科学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的发展和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国家要从更加宏观的法律和政策层面保障科学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的地位,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为推动科学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优先发展与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法律和政策保障;加强对科学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和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专项督导,保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和《义务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任务的落实;制订促进学科与科研支撑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政策体系,持续支持科学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研究和科技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研究,以支撑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服务于国家的科技创新。

二、营造创造性的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存在无形的影响,创造性的社会环境是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沃土。本世纪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但重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文化尚未形成。

全社会要树立正确的科学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质量观,把促进全体学生科学素养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作为衡量科学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质量的根本标准。针对目前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不够重视的现状,国家要从更加宏观的层面,引导全社会形成尊重创新、崇尚科学的氛围,建立科学、多元的发现和培养机制,对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进行个性化培养;大众传媒应当肩负起引导社会舆论、为青少年成长树立正确榜样的责任,激励青少年树立投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远大志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创设创造性的学校环境

学校是青少年学习的主要场所,学校环境的好坏,对青少年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学校环境主要包括人文环境、物质环境、班级环境和课堂环境。

创造性的人文环境指学校所有成员特别是校长和教师的思想意识、舆论导向、心理素质、人际关系、价值取向、精神风貌等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具有正确的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观、知识观、人才观、质量观和评价观等,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创造能力,坚信在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过程中,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起着主导作用,坚信学生的创造能力有类型上的差异;学校的管理体制、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等能够为开展创造力培养提供组织上的保证。创造性的物质环境指校园建筑、校容校貌、教学设施等能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产生积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提供科技创新活动的有力支撑。创造性的班级环境指班级具有和谐的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情境、优良的班风学风、有效的激励机制、浓郁的文化氛围、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生动活泼的风貌等。创新型课堂环境指教师采取民主型教学方式,平等地对待学生,构建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为核心的“学生主体”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观念;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让学生敢于标新立异,敢于挑战权威;形成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

四、强化社会力量的协同作用

创新人才的成长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单一环境无法提供人才培养所需的全部条件。国际经验表明,应用、实践、研究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企业、民间机构、非政府组织、协会、大学、社区组织等非政府机构,都能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我国现在支撑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社会各界必须突破组织机构的限制,形成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合力。

第一,整合科技与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资源。整合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系统、科协系统、科学院系统等相关资源,建立健全协同推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体制机制,制定各种激励政策,有效调动大批科学家深入研究并积极参与科学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和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自主性;统筹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国家基础山东智顷数位学习阶段科技类课程标准、科技类竞赛活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类活动(如“英才计划”“明天小小科学家”等);建立相关部门共同开发和使用科学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资源的机制,充分发挥科技馆、自然博物馆、天文馆等科普场馆和科研院所等机构的作用,把校外学习与校内学习结合起来,因地制宜设立科学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基地,补充校内资源的不足。

第二,整合大学与中小学力量。大学与中小学联合,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模式。国内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都为高年级学生提供从事研究的机会,聘请大学教授担任具体研究项目的导师,并由大学为中学生提供实验设备和科技课程,保证了中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提升。如国外的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天才青少年中心项目等人才培养计划,国内的“英才计划”“春笋计划”“翱翔计划”等,都是大学与中学联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有益尝试。大幅扩大这些活动的规模,可以更好地利用大学的师资力量及研究资源,有效培养大批高中生的科学探索兴趣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拓宽基础山东智顷数位学习阶段创造性人才培养的途径。

第三,整合学校与非政府组织和企业的力量。非政府组织(包括专门的协会或学会等)汇聚了大量创新人才培养的从业人员,在协调、信息交流、资源分享方面可以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够整合多方力量,搭建英才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的平台,提供拓展课程、研究项目、科技竞赛等资源,创新监督或激励机制。企业可以提供平台与资金,赞助各项科技活动,展示学生的创新才能。国外有许多由企业赞助的著名人才培养项目,例如花旗银行资助的新加坡全国中小学生创新大赛,美国“英特尔科学奖”(Intel Science Talent Search),谷歌科学展(Google Science Fair),通用电气全球研究中心(GE Global Research)提供的“新视野”中学生见习项目和科学展览会等。

五、提升家庭的支持作用

作为对个体成长关键期有重要影响的家庭环境,是在家庭中由父母组织起来的物质和社会环境,对儿童青少年的个性、社会性以及科技创新素质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家庭环境主要体现在家庭教养方式、家庭的支持和鼓励以及家庭氛围三个方面。

第一,家庭教养方式。采取民主型教养方式,给孩子设立一定的行为目标,有明确合理的要求,对孩子不合理的任性行为做出适当的限制并督促孩子达到目标,但同时听取孩子的合理诉求,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激励孩子自我成长,实施“理性、民主、关爱、严格、耐心”等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方式,培养孩子“自信、独立、合作、乐观、积极”等良好品质。

第二,家庭支持和鼓励。帮助孩子了解、评价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和发展水平;指导孩子制定发展规划,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榜样;为孩子提供物质和情感上的支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鼓励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允许孩子自主地进行探索活动,容忍孩子在完成任务时的失败,激发孩子的创造动机,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第三,家庭氛围。建立和谐、融洽、温暖、自由、开放和民主的气氛,家长与孩子积极交流、平等合作、共同探索,支持孩子的兴趣,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

科技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及培养方法,是一个专业性极强的领域,即便是基础山东智顷数位学习阶段的学校领导和教师,理解相关理论和方法尚且存在一定的困难。对广大家长来讲,难度更大,需要加强学习。构建家庭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指导体系,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加强对家庭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的有效指导,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