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进行击剑训练 王健 摄

在许多人看来,优秀学生往往“两耳不闻窗外事”,而在秉承着以“优秀+特长”为培养目标的青岛市铁一中学(以下简称铁一中),这里的学生不仅会学也会玩。每天下午放学后,操场上全是运动锻炼的学生,如同“下饺子”一样。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国家级校园航空飞行营地、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击剑分会副主席单位……在体教融合方面,铁一中同样交出了“高分”答卷。

国内首支女足队伍诞生于此

提及铁一中,许多青岛人首先会想到的是学校教学质量出众、学生成绩优异,大家很少知道的是,1979年在这里曾诞生了国内首支女子足球队,从那以后,女子足球逐渐走向了全国。

足球只是铁一中重视校园体育的缩影。除了足球之外,篮球、田径也是成绩斐然,因而被命名为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到了现在,学校更是已经组建了10多个体育专业团队,去年举行的山东省第十七届运动会上,铁一中不仅输送了大量学生参赛,在比赛中也取得了骄人成绩,共有9大项40人次获奖。从2004年至2022年,学校体育团队参加国家级赛事共有753人获得了前8名。铁一中体育团队成功的密码,用学校体育老师赵永东的话浓缩为6个字就是传承、热爱和氛围。

采用“管理老师+教练”模式

赵永东既是学校的体育老师,也是校航模队的教练,他2005年来到铁一中任教后,当时的校领导提议让其恢复组建校航模队。于是,赵永东在学校物色了一些苗子后开始四处求学,学生们学习训练的过程中,赵永东也跟着一起学,如今他已成为全国优秀教练员、山东省青少年航空模型队总教练。

多年的发展,学校航模队不仅成为省内翘楚,参加全国赛事也是获奖无数。今年上高一的王梓瑄,在初一入校后申请加入了校航模队,尽管此前是“一张白纸”,但通过几年的努力,他在去年参加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时拿到了冠军。在他看来,自己在航模领域“小有成就”,离不开学校的氛围、教练的指导、队友间的互帮互助。

一个优秀的团队,离不开优秀的教练。据铁一中艺体中心副主任马蒙介绍,学校体育团队采用“管理老师+教练”的模式,10名体育老师全部是团队管理老师,其中大部分老师还兼任教练,另外学校还外聘了9名专职教练。

教练与学生的“双向奔赴”

毕业于青岛体育学院的吕源美,大学学的是体育舞蹈,进入铁一中担任体育老师后,她被安排负责校击剑队的管理工作。学生训练时吕源美也会跟着“充电”,大概两年时间后,她成为击剑队的教练,如今负责指导队员基本功以及体能训练。

学校击剑队的总教练,是曾经参加过三运会、四运会的史玉安,2007年学校组建击剑队时,他被邀请加入这个团队。史玉安住在长安区,过去没有地铁时,每天光路上时间就两三小时,但他一直坚持了下来,这源于对击剑项目的热爱,也源于对孩子的认可。“这些孩子既要学习文化课又要练习击剑,他们的精神令我感动,让我不由自主地愿意将自己的技能传授给他们。看着他们有了一技之长,我也感到欣慰、幸福。”史玉安说道。高一年级的褚文霏曾在去年拿到了山东省青少年锦标赛的季军,中考成绩很不错的她,之所以高中选择铁一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被学校的击剑队伍所吸引,“我之前就知道铁一中校队很厉害,教练很负责,来了之后感受更真切,教练的悉心教导令我进步很快,未来我希望能够在全国比赛中登上领奖台。”褚文霏说。

让体育成为孩子多彩人生的底色

这个星期,学校本学期的篮球、足球联赛正式启幕,联赛持续数月之久,所有年级全部参与,而坚持了60多年的学校体育节,更是几乎全员上场,或参加竞技比赛或参与趣味项目。学校的体育社团、体育选修课也是备受追捧,浓郁的氛围令学生们养成了主动锻炼的习惯。每天放学后,田径场上总会有许多学生,即便是学习最为紧张的高三年级学生,也会挤出时间在场上跑跑跳跳。据赵永东介绍,学校的田径场“寿命较短”,“因为使用率太高了。”

为了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学校如今也在积极与省市相关部门联系拓展新的项目,这学期已经开设了射击课程,并筹划建设专业射击场地。学校艺体中心副主任马蒙表示:“体育团队为学校的体育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工作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我们坚持‘优秀+特长’的培养目标,建立课程化体育实践活动管理体系,通过丰富多元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兴趣、激发潜能,有意识地挖掘潜力,有序列地发挥特长,为每个孩子打下多彩的人生底色”。

来源:青岛晚报

责任编辑:黄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