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篆刻是当前高校书法专业基础课程,也是部分艺术类专业重要的选修课程,虽然我国篆刻艺术具有较为悠久的发展历史,但是在现代学科体系中的发展极为短暂。本文在简要概述高校篆刻课程开设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教学改革面临的基本问题,并结合新型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理念提出对应的推进路径,以此为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  篆刻课程  教学改革

课题名称:考古新材料在篆刻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课题级别:校级重点教改。

课题编号:2017Z016。

引  言

教学改革是新时期高校完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提升人才培养实效的基本路径,也是教学管理的重点问题。篆刻课程在多数高校中的开设时间较为短暂,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理论研究和实践积累较为薄弱,由此使得教学改革面临多方面问题。在篆刻艺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高校篆刻课程教学必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对教学体系进行系统性改革,以此才能够全面提升教学成效,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为篆刻艺术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高校篆刻课程开展概述

1.高校篆刻课程的开设背景

篆刻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体系中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具有较为悠久的发展历史。元朝时期,文人将实用印章转变为文人艺术,并得到快速流行发展。至明清时期,文人写字刻印又转为艺术创作类型,实现从功能性作用向艺术性作用的转变。在近现代时期,篆刻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发展形式,具备多样化的现代艺术特征。作为一种能够多元化展现书法美感的造型艺术,篆刻在文化传承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开始逐步进入高校专业课程体系,成为现代艺术人才重要的专业培养形式之一。

2.高校篆刻课程的开设现状

篆刻艺术经历了复杂的历史发展过程,并成为现代艺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其在高校课程体系中的发展历史较短,但是在开设篆刻课程的高校中,还是成为了书法专业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的篆刻课程教学体系中,教学内容主要是从篆刻历史角度出发,在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篆刻的实践能力。在篆刻教学体系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其逐步发展成为与书法、绘画并行的独立艺术种类。受制于高校篆刻课程开设时间短、高水平人才缺失等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高校篆刻课程的教学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理论与实践存在脱节现象,特色性的教学体系还没有形成,专业人才培养水平有待提升。

3.高校篆刻课程的开展意义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篆刻艺术在我国也得以快速发展,并逐步走向世界艺术舞台。在高校艺术专业中开设篆刻课程,首先是实现篆刻艺术传承发展的重要基础。吸引更多对篆刻艺术怀有兴趣、学习能力强的青少年进入高校篆刻专业学习,能够培养更多高素质篆刻人才,为篆刻艺术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其次是在我国社会经济保持稳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篆刻艺术的市场形式也发生了较大变革,高水平人才需求数量不断增加,也成为课程开设的重要驱动力量。再次是新时期艺术发展全面革新,使篆刻艺术与设计、新媒体等行业的关联度不断提升,相关人才需求量也不断提升,为高校专业学生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在高等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体系中,篆刻专业课程教学必然占有一席之地,并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高校篆刻课程教学改革现状

1.教学改革重视程度不断提升

新时期背景下,高校篆刻课程教学改革进入新型发展阶段,人才培养逐渐朝着应用型方向转变,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篆刻专业进入高校时间较短,教学改革方面的理论研究较为滞后,而相关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工作者不断加大对教学改革的重视程度,充分利用当前教学技术变革方面的优势,将艺术教学的相关理论应用于教学指导,逐步形成适应专业课程教学特征的新型教学模式,为教学体系的完善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相对于书法、绘画、舞蹈等艺术课程而言,篆刻课程教学改革在整体上依然较为滞后,人才培养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相关理论研究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2.教学改革环境发生根本变化

在当前高校篆刻课程体系中,教学改革环境已经发生明显变革,并对教学改革活动的开展产生着不同形式的影响。首先是基于篆刻艺术在社会层面的艺术功能和实用性功能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使高校篆刻人才培养逐步朝着应用型方向发展,对学生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其次是高校艺术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为篆刻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氛围,同时也驱动教学改革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推动改革水平不断提升。再次是新型教学平台和教学模式应用,为篆刻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多元化参考,为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桎梏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因此在教学改革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的背景下,相关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工作者必须要全面革新传统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理念,推动教学改革朝着纵深化方向发展。

3.教学改革导向要求多元化

新时期背景下,高等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不断提升,篆刻教学改革导向同样朝多元化方向发展。首先,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的转变,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更加注重学生篆刻艺术素养培养,要求学生具备专业相关的多种应用能力,能够在就业后保持良好的行业适应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其次是三全育人体系导向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做好专业知识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的同时,能够更好地完善价值观培养体系,提升学生对篆刻艺术传承发展的认知,并为篆刻艺术发展作出贡献。再次是核心素养导向,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六个基本内涵及其细化的基本要点,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更加精准的指导依据,要求以学生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等三个方面的素养培养为基本导向,推动教学体系全面改革。

4.教学改革成效得以逐步体现

高校篆刻课程教学改革是长期性、系统性、复杂性的工作流程,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会面临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环境、软硬件教学设施建设、师生群体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改革活动开展面临诸多方面问题。但就整体而言,多数教师对教学改革持积极态度,在教学活动开展的多个环节,充分利用新时期教学改革的有利条件,加大改革投入力度,通过完善专业资料、创新教学模式等方式,有序推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为社会提供一批具有扎实基础知识的篆刻人才,推动篆刻艺术朝着创新方向发展,教学改革成效得以逐步体现。

高校篆刻课程教学改革面临问题

1.对教学改革缺乏系统性认知

高校篆刻课程教学改革成效要进一步拓展,需要学校教务管理部门、教师、图书馆及信息化平台等各个方面的有效支撑,需要对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将不同支撑条件的配合效果充分发挥出来。但是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不同主体对教学改革重要性的认识还有所不足,对教学改革缺乏系统性认知。尤其是对专业课教师而言,在教学改革推进过程中处于中枢位置,需要做好各个方面的协调组织、资源调配等工作,构建系统性的教学体系。但是在当前篆刻课程教学改革中,多数教师还是将重心放在教学方法改革上,在其他方面的组织和推进相对较为滞后,使得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之间存在差异,对整体教学成效产生负面影响。

2.教学模式改革推进较为缓慢

教学模式改革是高校篆刻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也是教学成效影响最为明显的因素,虽然在当前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多数专业课教师都能够加强在新型教学模式方面的探索应用,但是实际推进较为缓慢。要确保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不仅需要学生具备坚实的民族文化素养基础,对篆刻艺术发展和新型理论具有深入了解,具备扎实的理论和操作功底,还需要具备艺术鉴赏能力、市场动态观察能力和良好的实践创新能力。部分教师在新型教学模式应用中,依然是以篆刻专业理论知识为主,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重视不足。在教学组织过程中,无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得教学改革成效受影响。

3.美育与德育融合效应体现不足

篆刻艺术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体系中从功能性向艺术性的转变,蕴含着对美的向往和追求,也为现代篆刻艺术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高校篆刻课程教学中,不仅要做好学生文化素养和专业能力培养,更需要强化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和个人品格塑造,将美育与德育有机融合,培养学生为新时代文化努力奋斗的精神。但是在当前的高校篆刻课程教学体系中,美育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内容占比较低,德育更是处于空白状态,美育与德育无法实现融合,更无法对学生综合素养培养起到应有的保障和推动作用,无法满足新时期篆刻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4.学生主体地位转换较为滞后

学生主体地位转换是新时期高校教学改革推进需要关注的重点方面,也是实现教学改革目标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新型教学模式应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凸显,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产生着重要影响。但是在篆刻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多数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转换重视不足,尤其是在篆刻史、篆刻理论等教学内容组织中,依然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不仅造成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更难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对学习成效产生明显的反作用。在学生主体转换不到位的情况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受到明显影响,某些新型教学方法的应用环节也无法有效衔接,使得教学改革难以有效推进。

5.教学评价体系改革较为滞后

教学评价体系是明确教学问题的基本导向,也是教学改革措施制订和实施的重要参考依据。在当前高校篆刻课程教学体系中,评价体系还是以传统方式为主,评价活动开展较为滞后,评价内容构建与学生素养培养要求之间产生偏差,由此使得评价结果的导向作用无法充分体现出来。在评价内容上,还是以理论知识考核方式为主,学生的篆刻实践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评价占比较低。在评价方式上则是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重视不足,无法精准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教学评价体系改革无法与教学模式改革同步推进的情况下,学生在思想层面的认知会产生偏差,无法全身心投入学习,对人才培养实效产生不利影响。

高校篆刻课程教学改革推进路径

1.系统性构建教学改革推进体系

在高校篆刻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中,要确保人才培养水平不断提升,确保人才培养导向作用充分体现出来,必须要构建系统性的教学改革推进体系。首先是学校和院系管理部门要强化对篆刻课程教学改革的认识,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三全育人体系构建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加大在教学平台和软硬件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为教学改革推进奠定良好基础。其次是对于图书馆而言,应当充分发挥篆刻历史作品和文献资料供给方面的优势,为教学活动开展提供更多的资料支撑,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再次是要加大在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强化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包括微视频资源、图片资源等,并构建与教学过程相结合的信息化测试平台,有效提升教学活动效率,为教学改革奠定良好基础。最后是对于教师层面而言,必须要深层次转变教学理念,强化自身的协调组织能力建设,将各种教学资源有机整合,实现不同要素的整合作用,以此才能够确保教学改革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确保教学改革有序推进。

2.强化新型教学模式改革与应用

基于信息化教学平台为支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当前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活动的主要应用形式,将其应用于篆刻课程教学改革,也具有较为明显的应用优势。要确保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成效充分体现出来,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好调整和推进:一是要构建完善的教学资源库,教师通过全面的资料收集,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微视频,满足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和课题研究的基本需求。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也可以将自己采集的内容传输至教学资源库,实现学习资源的有效互通。二是要通过完善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在课前积极开展自主学习,以问题设计或课题研究的方式,将篆刻史和篆刻理论学习内容转移至课前环节。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更好地激发其学习动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为课堂教学组织奠定良好基础。三是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灵活采用小组讨论法、智慧平台教学法、项目研究法及问题导向法等新型教学法,优化教学组织体系,引导学生深层次参与课堂学习。四是结合课堂教学环节出现的难点问题,利用信息化平台布置作业,引导学生在课后学习中有针对性地解决知识学习和实践训练的薄弱环节,更好地提升学习效率,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3.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

在篆刻艺术不断发展和篆刻作品应用更加广泛的背景下,高校篆刻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必须要强化美育与德育的有机融合,强化学生的思政素养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课程思政体系建设需要专业课教师具备良好的思政理论基础,在教学设计中,充分挖掘篆刻课程内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明确不同知识点与思政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的映射点,为课堂教学组织奠定良好基础。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应当适应当前高校学生思维灵活、外部信息接触广泛、创新能力强等特征,对思政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的融合方式进行优化,引导学生站在历史传承和时代发展的视角认识篆刻艺术发展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从业道德素质培养,为学生的可持续成长奠定良好基础。在开展实践活动时,要能够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凸显实践训练的时代性,利用数字化软件平台,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实践机会,为提升学生的就业水平奠定良好基础。

4.明确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新力,是高校篆刻课程教学改革必须关注的重点层面。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是以教师主导地位的转变为基础的,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首先应当转变传统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理念,认识到学生主体地位的转变对教学成效的推进作用,从教学方法应用入手,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空间,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课堂讨论和项目研讨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过分参与学生的讨论活动,要求学生自主解决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者自主推进项目实施阶段。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还体现在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终身学习理念的形成等方面,学生在依托信息化平台强化自身主动学习的同时,利用多元途径站在更高层次上开展学习,以更好地提升自主学习的驱动力。

5.深层次推进教学评价体系改革

深层次推进教学评价体系改革,能够更加精准地发现教学活动推进的薄弱环节,更为全面地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有针对性地对教学措施进行优化,从而确保改革成效水平不断提升。教学评价体系改革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是评价内容方面的改革,在优化篆刻专业理论知识考核内容的基础上,将学生的思政素养考核和实践应用能力考核纳入考核体系,实现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考评。其次在评价方式上,应当将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合理分配各自占比,利用信息化平台采集学生小组讨论和学习过程的数据信息,分析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训练,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成效,全面提升教学水平。在评价主体方面,应当适应教学模式改革要求,将学生自主评价、小组互评和实训平台评价纳入评价主体,从不同方面分析学生学习的不足,使学生更好地明确后续的学习重点,在课后自主学习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结  语

新时期背景下,高校篆刻课程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多样,传统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理念必然无法适应教学改革持续推进的要求。篆刻教师需要全面转变传统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理念,提升自身的教学组织能力,将各个方面的效能充分发挥出来,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如此才能全面提升教学水平,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创新型篆刻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琮中.美术学专业篆刻课程教学探索与反思[J].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信息化论坛,2021(10):57-58.

[2]赵作龙.专题研究式教学在高校篆刻课程中的运用[J].书法山东智顷数位学习,2021(6):34-39.

[3]高艺文.新文科视域下的高校篆刻教学发展新思路[J].书法赏评,2021(03):58-60.

[4]张永红.高校中国画专业篆刻美感的培养策略[J].书法山东智顷数位学习,2021(4):16-20.

[5]范译匀.书法篆刻课程教学中传统文化与课程思政初探[J].艺术家,2020(10):130-131.

[6]范译匀.高校美术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专业的篆刻教学研究[J].艺术评鉴,2020(7):157-158.

[7]徐贵明.高校美术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专业书法篆刻创新教学分析[J].汉字文化,2019(19):162-163.

[8]李兴涛.通识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语境下地方高校美术生篆刻教学摭谈[J].中国书法,2017(2):112-119.

(徐淑坤:咸阳师范学院于右任书法学院)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