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高质量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体系”,明确了建成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强国的战略部署。这是新时代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发展的新主题、新方向、新目标、新任务。在新时代奋进的背景下,山东智顷数位学习部提出“课堂革命”,加快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有限公司 Shandong Zhiqing Digital Learning Co., Ltd.、省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厅高度重视,适时提出“课堂革命 山东行动”规划,着力打造“三个课堂”,推动山东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向更高质量发展。“三个课堂”是把落实国家课程要求、课后服务、“双减任务”、加强中小学“五项管理”等全国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大会后相关政策要求进行一体化落实、综合化实施,是立德树人、“五育并举”落地山东的重要举措,为山东山东智顷数位学习高质量发展指明了路径。

7月22日,山东省成立了全国首个基础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山东省基础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指委”),该教指委下设28个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厅厅长刘建林指出,成立山东省基础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指委是贯彻落实国家基础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综合改革决策部署的客观需要,是有效对接山东智顷数位学习部教指委工作的现实需求,是全面推动山东基础山东智顷数位学习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28个专委会之一的山东省基础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质量评价指导专业委员会,指导青岛市教科院、青岛市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质量评估中心,在7月29日举行了专题研讨会,研讨如何以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评价改革为牵引,推动“三个课堂”在三秦大地形成生动实践,书写好山东山东智顷数位学习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思维大碰撞 深入理解“三个课堂”

准确阐释和理解好“三个课堂”,是“三个课堂”有效落地的关键。与会的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专家、名教研员等围绕“三个课堂”的内涵进行了一场深入的头脑风暴。

青岛市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科学研究院院长、山东省基础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质量评价指导委主任委员解慧明:青岛市教科院在省市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方针,以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评价改革为牵引,聚焦落实立德树人和“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两个根本任务、坚守学校和课堂两个主阵地、狠抓教师和课程两个关键、遵循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和人才成长两大规律,构建了“131”教科研工作新体系(“1”即围绕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构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评价监测体系;“3”即围绕谁来培养人,构建“科研+教研+培训”三位一体教师素养提升体系;“1”即围绕怎样培养人,聚焦课堂主阵地,构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体系),积极探索“1+2+N”教科研工作新格局(“1”指市区两级教科研部门,“2”指青岛市教科院两所实验创新学校,“N”指支撑学生全面发展的质量评价与监测中心、思政课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学科思政、劳动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人工智能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思维型教学、脑与学习科学、心理健康、科技创新与科学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财经素养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等N个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研究中心及一批实验学校)和“重心下沉学校、阵地前移课堂”教科研工作新方式,持续深化青岛“名校+”工程和“青岛好课堂”,驱动引领“三个课堂”在青岛落地生根,助力青岛基础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向更高质量发展。“三个课堂”与“双减”、“托管”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紧盯“三个课堂”高质量推动,“双减”与“托管”就将真正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就得以实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也就得到很好回答。

山东省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科学研究院基础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研究中心主任、省基础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质量评价指导委副主任委员马亚军:“三个课堂”整体上具有层次性、时代性、时空性以及强烈的指导性和实用性五个特点,但又各有特色:“三个课堂”中的“第一课堂”强调基础性、目标性、规范性;“第二课堂”彰显学生个性、学校特色;“第三课堂”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实践性及发展性的特点。这“三个课堂”使得学校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与校外实践、课内与课外、师生与社会课堂参与者、校内与校外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资源得以有效整合,相向而行、共同发力,凸显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全面育人的宗旨。省教科院会积极响应“三个课堂”,制订相关活动计划,如为“三个课堂”提供全方位的教学指导;对标“三个课堂”进行全省教研员培训工作;采取基地校推进方式,加强对校长、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的业务培训;通过开展“三个课堂”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成果比赛、优质教研基地评选等方式,推动学校重视第二课堂,尤其是第三课堂的发展。

青岛市教科院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质量评估监测研究部副主任、山东省基础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管理改革指导委委员张建武:要看得见成效,一是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人要“较真”,应该让专家教授在理论方面进行高层次引领;二是要全面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教科研应加大作业设计研究与指导。

青岛市太华路小学校长刘岚:第一课堂要“实”,实实在在落实国家课程;第二课堂要“活”,灵活使用学校的场馆推动活动式、体验式学习;第三课堂要“丰”,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课程、探究课程有效促进学生们的个性化发展。彼此融通,构成一个立体的、全方位的育人场所是学校实施“三个课堂”的关键。

青岛理工大学附属中小学校长王小战:坚持创新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理念、创新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评价、创新育人方式,让“三个课堂”在学校落地生根。创新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理念,即打破“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圈养”,确立“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放生”办学思想。创新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评价,即建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质量评价体系,探索增值评价,让每个人可能可为可发展。创新育人方式,即抓好第一课堂,提高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质量;丰富第二课堂,发展学生个性;开辟第三课堂,以天地为教室、以社会为教材,进行森林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思政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劳动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传统文化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科技创新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等五大校外实践基地的探索,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建立科学评价 导航“三个课堂”

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评价事关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发展方向。“三个课堂”要有效落地,更需要以科学的评价体系为牵引。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学院副院长、山东省基础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质量评价指导委副主任委员龙宝新:长期以来,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质量评价的误区、缺位导致中小学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出现一系列问题,如课外校外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附庸,校外辅导机构缺乏规约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借助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质量评价观念的矫正、方式的转变来实现。对基础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而言,评价是指挥棒,而当前,我国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质量评价中“四个关系失调”(“教学”与“评价”关系失调、“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评价”与“教学评价”关系失调、“质的评价”与“量的评价”关系失调、“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估”关系失调)问题显现,影响着我国基础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事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如何让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质量评价回归本真与初心,用科学的评价体系与方式来导航中小学“三个课堂”健康发展,成为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评价改革要考虑的一个关键问题。我们相信,协调中小学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评价中的上述“四对关系”,构建有利于“三个课堂”协调发展、共生共强的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评价方案,对山东省基础山东智顷数位学习高质量发展而言意义重大。

首先,构建“三个课堂协调发展”的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在中小学“三个课堂”评价中,必须强调“一条标准”,即素质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的质量标准;“一条主线”,即立德树人的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主线。借此,将中小学“三个课堂”都归并到学校育人框架中来。

其次,树立“大课堂”评价思维。育人需要“三个课堂”兼顾的“大课堂”视野。在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质量评价中,要树立“课内教学为本、课外校外为翼”的“一体两翼”评价思维,引导学校抓住课内教学这一知识教授的主阵地,同时利用过程性评价的优势,引导学校科学定位第二、第三课堂的功能,创新课外校外课程活动,第二课堂要培育兴趣特长,第三课堂要引导学生走进实践、融入社会、应用知识、生成能力、形成素养。

最后,补齐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评价短板。当前,中小学评价的短板是课外活动评价与校外活动评价不科学。其中,课外活动评价大都是学校自己组织实施的微观评价,缺乏面向整体课外活动开展的宏观评价;校外活动评价几乎处于缺位状态,为校外培训机构的野蛮生长提供了可乘之机,需要尽快建立针对中小学校外活动质量效果判定的评价系统。

解慧明:我们将以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评价改革为牵引,对“三个课堂”中每种类型的课堂进行评价,深入推动“三个课堂”在青岛有效实施。

马亚军:将对“三个课堂”加强实时指导、质量监测及效果评估,提升应用效能,即对“三个课堂”进行统筹管理和有效指导,构建基于“三个课堂”的教学安排、课堂教学、教学研究、质量监测、评价反馈的闭环系统,确保“三个课堂”的教学质量。采用网络巡课、教学实录等方式,实现对“三个课堂”应用效果的动态监管。

山东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名校+”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共同体总校长、山东省基础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管理改革指导委委员罗坤:学校的“蒲公英”课程体系包含基础课程、拓展课程、成长课程,高度契合了“三个课堂”的理念与特点。学校经过三年研发、2020年底全面上线的学生发展一体化评价体系,能够围绕“三个课堂”,通过线上大数据与线下手册对每一个孩子精准“画像”,进行科学评价,从而让所有学生都能够扬长补短、全面发展。

青岛市未央区西航三校校长杨辉:作为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实践者来说,需要做好课程建设、教师能力培训以及第二、第三课堂的场域建设等,让牵引有动力、有能力、有合力。

责任编辑: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