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5日,寒风萧瑟。一辆运送菜蔬的面包车经过严格的“消杀”后缓缓驶入衡水市第二中学的侧门……这是一天中这所学校与外界的“全部”联系。

由于河北省藁城区域性新冠疫情暴发,2021年1月12日,衡水市对全市高中发出统一要求,高一高二年级停课,寄宿制中学学生家在低风险地区的回家疏散避疫,家在高风险地区的留在校内安全避疫,高三年级师生留校封闭管理,全市于13日紧急封校。

“请缨”

“当时,突然而来的消息让学校有点‘措手不及’,虽然前一天已有部分学生离校,但仍有部分学生未离校。封校抗疫的消息即刻成为学校老师们议论的焦点。”衡水第二中学校办公室主任崔广义说:“接到命令,学校立刻开会研究对策。”

很快,方案出炉:高三教师全体留校,高一高二年级一部分教师要被“封”在校内陪伴留校学生,并同时负责给在家的那部分学生进行线上教学。校领导则24小时在学校,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方案一定,立即行动。

当时率先决定留校的教师杨秋爽说:“生物组的教师普遍年轻,作为生物组的组长又是党员,我得亲自上,心里才踏实。”记者在杨秋爽的日记本扉页上看到这样一句诗:“宁可枝头抱香死,不曾吹落北风中。”对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这缕香”的执着“拥抱”,让杨秋爽放弃了学校对她可以“不留校”的政策照顾,把年仅2岁的孩子交给婆母照顾,与连夜奔赴石家庄市藁城区支援当地全员核酸检测工作的丈夫一样,奔向抗疫的不同战场。

“石家庄是杨秋爽丈夫的前线,学校是杨秋爽老师的前线。我真的佩服他们夫妻俩。”青年教师石晓亚说:“我也要留下来。”

“战斗”

面对主动请缨的全体高一高二教师,衡水二中从中选择了各科的骨干教师留校。为了给留校教师和学生营造家一样的温暖氛围,几个校领导连夜安排、紧盯学校锅炉改进方案实施,加大供暖,并临时安排调整学校食堂伙食,加大肉蛋奶供应,供应物资每日严格执行防疫消杀措施后从学校留出的侧校门进出。“这些事情说来简单,做起来琐碎。那些天里,几个校领导眼里都是血丝。”崔广义说。

宿舍外寒风凛冽,宿舍内因供暖温暖如春。“生活搞好了,学习也不能落下!”如何保证校外居家的学生和校内学生学习上的“同频共振”,成了校长秦海地最挂心的事情。几经商议,秦海地决定:校内学生统筹分班、新排出“临时课表”,留校教师上课;居家学生通过网课保持和在校学生进度一致。同时,为了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备课时要准备多个教案。这个方案一出,让所有担心学生学习安排的家长都放了心。

就在大家齐心协力、共克时艰时,学生们在1月17日的化学课上发现一向都准时到教室的王玉慈老师竟然“迟到了”。就在学生们纷纷私语、疑惑时,远处,王玉慈弱小的身影正在一步一步地挪向教室……那节课,王玉慈一直用手顶着腰讲完课。后来,同学们才知道王老师之前刚诊断出腰椎间盘突出。本该在家卧床休息的她,由于这段时间没日没夜操持化学组的各种教学工作病痛越发严重了,近日连批改作业都是趴着……“王玉慈在报名留校时对自己的这些情况丝毫未提,后来学校了解到她的实际情况,劝她回家,她说她放不下化学备课组的工作。”副校长王锦旭说。

就在当天22点31分,历史老师马艳娜刚批改完作业,手机视频语音请求铃声又一次响起,这已是那晚的第3次请求了。马艳娜通过了请求,手机屏幕上随即闪现出了她的两个孩子:“妈妈,妈妈,我们想你了!”马艳娜眼圈一红。“娃们非得见你才肯睡觉。你哄一下再工作。”手机那头传来马艳娜丈夫温暖的声音……

“前行”

封校一周后,学生情况开始发生变化,主要集中在居家学生中。“学生刚回家的时候挺好,后来,学习就开始有些懈怠了。”物理教师张国英说。但高中学业一刻也不容放松,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衡水二中教师们可谓八仙过海。

在张国英的课上,她总是想方设法讲一些笑话或段子,以诙谐有趣的形式“引入学习”,带领学生回顾旧知识、探究新知识,把班级群当成教室。她认为,变的是场景,不变的是质量。

张国英的爱人张胜旺是该校的一名高三班主任,临入校的前一天,夫妇俩把小儿子交给了张胜旺的母亲,携手走进校门,当时孩子正患感冒。无论是封校十五日还是解封后进校上网课的日子里,张国英和张胜旺夫妇始终相互鼓励,相互支持。

事实上,在衡水二中校园里——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不仅有指挥冲锋陷阵的“老将”,更有英姿飒爽的“新兵”。今年刚毕业的石晓亚在收到留校通知后却“犯了难”:“初次面对陌生的线上辅导模式,毫无准备,心里充满了紧张,害怕讲不好课。”于是开课前,石晓亚每天都在手机上进行无数次操练,并在教研组长的指导下线上磨课;线下备课,每日工作时长都在12小时以上。

“教师们心中学生和教学就是天大的事,而学校天大的事就是为老师和学生们健康愉悦的工作和学习提供最好的保障,让他们将天大的事办成伟大的事!”衡水二中校长秦海地说。

责任编辑: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