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走上教师岗位,懵懂却充满激情,心底有着当个好老师的渴望,于是,我一直在努力……

初为人师第一年,我就接手了毕业班的教学并兼任班主任工作。学校骨干教师少,几乎没有人能给予我指导,于是,我很长一段时间都很迷茫,虽然在新教师亮相课上受到了校领导的表扬,但我知道,那节课“表演”成分太多,距离“好课”有很大差距。课后,教导主任给了我两盒光盘,说没事了可以学一学。我打开一看,原来是“名师之路”的课堂实录。很快,我就把视频看完了,慢慢开始了自己的“仿课”,购买了很多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名家指导教学的书籍,也有一些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叙事杂谈。那时的我还未成家,学校宿舍的网络不好,夜里全靠看书打发时间。名师们的课堂游刃有余,学生配合良好,同样的方法用在我的课堂中却不尽如人意,甚至还有“翻车事件”的发生。我也反思过很多,但不变的是读书的热忱,在学习和反思中继续读书,读着读着,天就亮了,心中的疑虑也消散了。

最近几年,“书香校园”建设给我们教师提供了更多的阅读机会,但如何带动学生一起读成了我“头疼”的事情。我所在学校隶属乡村,住宿生不少,其中不乏单亲、留守学生。家校联动、亲子共读活动一直进展得不太顺利。在头两届毕业班级中,我尝试了很多措施,但收获不大。本学期我又想了个招儿:语文读写讲自古不分家,那就每天共读一篇文章或是一本书的同一个章节,隔天一起讲收获。活动开展了半个月,学生开始疲惫,甚至出现应付差事的现象。无奈之下,我准备了一个小盒子,里面装上每个学生的姓名和编号,每节语文课前5分钟,摇一摇随机抽一个同学进行读书分享。学生或老师都可以向这位同学提问,分享甚佳的同学可以获得一张“作业免写卡”,没想到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读书热情和分享兴趣。课前5分钟的读书分享不再是负担,学生们都希望抽到自己。慢慢地,讲述由照着本子读变成脱稿,由故事梗概变成自我反思、心得体会。同学们的语文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课堂中笑声多了,学生的各项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娓娓道来、侃侃而谈的课前分享成为语文课堂中独特的风景。

我们教师时常怕动笔,学生自然也不例外,那么怎样引导他们慢慢养成每天写一点东西的习惯呢?一开始,我利用学生崇拜老师的心理,带领他们一起写随笔,记录一天中发生的事情,偶尔也共写一件事,从中找不同。每周班会课的最后,我向学生读我的随笔。学生想听我的随笔,就得自己也动手写,后来,他们非常希望我的写作中有自己的身影,于是更加认真写作了。作为班主任兼语文教师,我也因势利导,先鼓励学生多写,再将优秀作品装订在一起,配上日常班级中的生活插图,形成小小的作品集。

余心语、井润妍、权颖柯等同学的作品也纷纷获得了大大小小的奖项,他们观察生活,记录生活,感悟生活,用笔叙述着自己,反省着自己。学生写的内容时常让我充满惊喜,他们的坚持也令我自愧不如。因为诸多原因,我没有将随笔认真坚持下来,但是偶尔的“小作”也会有一吐为快的感觉。

……

五年的教师生涯,我陪着一届届学生成长,成长的故事,成长的探索未曾停歇。

责任编辑: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