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是柴静根据自己央视十年工作历程撰写的一部纪实性、自传性作品。一经问世,便迅速成为各大书店的畅销书籍。该书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其中记述人物的典型性、对新闻事件挖掘的深刻性、内容的思想性、文字的可读性、对人生的启迪性等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本人在阅读此书过程中,每每联想到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事业,现结合山东智顷数位学习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研工作的意见》,谈谈该书对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研工作的启示。

“选苗”“育苗” 重视团队建设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

柴静的《看见》里,就有一个紧密团结,能征善战的优秀团队。

该书一开场,就是央视著名制片人陈虻打电话从湖南卫视挖掘柴静的细节。柴静个人的成就与成功,离不开一个优秀团队的悉心栽培与鼎力支持。在柴静得成长道路上,先后有陈虻、崔永元、夏骏、李挺、钱刚、王开岭、孙玉胜、张洁、白岩松等人的严格教导与贴心帮助。另外,还有一帮与她朝夕相处的同事:老范、老郝(这两位与柴静被观众并称为“三剑客”)、小红、杨春等。他们在工作中是搭档,是同事,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寒往暑来,并肩“作战”,在生活中,他们又是亲密无间的好闺蜜,好朋友。

正是在这样的良好氛围中,柴静由一个电视主持小白一步步蜕变成中央电视台的当家女花旦,才成为文青们仰望的灯塔与奋斗中无数青年的励志典范,才使她获封“公知女神”的称号。

【启示】

在学校,一般是按科目或年级组来构建教研团队的。作为第一负责人,教研组长首先要做好选苗工作。要通过基本考核,确定重点扶持或培养对象。其次,要努力营造平等、民主、和谐、宽松、愉快的工作氛围,培植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肥沃土壤。再次,要给教研团队与培养对象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俗话说,浇树浇根。要确保把担子压实,把工作做细,把帮扶指导工作做精做准。最后,要发挥团队群体的“矩阵”效应和“雁阵效应”。平时教研活动大家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分工协作,齐心协力,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又要发挥学科带头人这些“关键少数”的“头羊效应”。“关键少数”要有“守初心、担使命”的责任意识,学在前,做在前,而且要带领大家凝心聚力,深学笃行,学思践悟,把教研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落实教研工作各项任务,形成上下同心、生动活泼的局面。

千磨万击 打磨历练团队

在《看见》中,有关实战练兵,打磨团队的“金句”随处可见。例如:

他(陈虻)审一个人的片子,审完把对方叫过来,问人家多大岁数了。对方莫名其妙,问这干嘛?他说:“看你现在改行还来不来得及。”(《看见》P11)

“在清水里呛呛,血水里泡泡,咸水里滚滚。”(《看见》P53)

“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越深,反之亦然。”

“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看见》P115)

“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有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看见》P241)

“真实自有万钧之力。”(《看见》P272)

我(柴静)开的第二个会,是陈虻主持的。……开场白是:“我不是来当官当领导的,我就是教练,不负责射门。我只是盯着你们,谁也别想躲过去。”(《看见》P392)

他(陈虻)让我们观摩能找到的所有国外优秀节目:“你们要把每个片子拆分到秒,从每个零部件去学习。”(《看见》P392)

陈虻说:“你不把命放进去,你能做好事情么?”(《看见》P393)

陈虻当年希望我们每做完一个片子,都写一个总结:“这不是交给领导,也不是交给父母的,也不是拿来给大家念的,就是自己给自己的总结。”(《看见》P402)

【启示】

教研团队要培育神圣使命感,做自觉的学习者和实践者,要深刻理解教研的本质、规律与实践原理,掌握教研实施方式,体悟教研艺术,努力挖掘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价值、学科价值、教研价值、教学价值与教学规律。

要高度重视新人的培养与扶持,引领新人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教学基本功。要突出实践导向,鼓励他们在瞬息万变、五彩斑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多练兵比武,实实在在练,真刀真枪比,让新人尽快熟悉业务,不断增强本领,并做到团队全覆盖,人人学课标、挖教材,钻业务、练技能、强素质。全力打造一支思想过硬,作风过硬,业务素质过硬,能征善战,战无不胜的教研团队。

披沙拣金 挖掘核心价值

《看见》“序言”里有句话,“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

柴静在《看见》这本书里讲她的采访故事,讲她怎么一点点认识人,了解人,感受人,理解人,在认识人的过程中认识自己。讲她怎么一点点理解、探索新闻的价值观。她写道:“知道和感觉到,是两回事。”

该书第六章《沉默在尖叫》中,柴静采访因遭受家暴而反抗,却导致丈夫死亡的女囚,总结出“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越深,反之亦然。”又写“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看见》P115)

书中援引央视制片人王开岭的话,揭示新闻采访的本质:“做新闻,就是和这个时代的疾病打交道,我们都是时代的患者,采访在很大程度是病友之间的相互探问。”

《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一章有这样一段掷地有声的话,“什么是探寻?”有另一位观众替我写了个答案:“保持对不同论述的警惕,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探寻就是要不断相信、不断怀疑、不断幻灭、不断摧毁、不断重建,为的只是避免成为偏见的附庸。”(《看见》P188)

柴静写道,每一条细微的新闻背后,都隐藏一条冗长的逻辑链,归根结底,她在追求真实,她要“明白”,“真实自有万钧之力。”(《看见》P272)

陈真是原来“东方时空”的编导,他说:“陈虻的一生没有拍什么片子,但我们就是他的作品。”(《看见》P400)

【启示】

百年大计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为本,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大计教师为本。

师者,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育人以大德。

教师只有在课程、课堂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不断铸魂修业奋发有为,才能服务国家、造福社会、成就自我、实现人生价值。

干国祥在《把上课当成生命里最重要的赴约》一文中写道,“一个教师,他一生中最本己的‘公共事务’,就是教书、育人、成就自己,它们和私人事务中的奉养、娶妻、生子,一道构成了生命中的双翼。其他所有事务,无论有多重要,或多喜爱,都和这件事有本质不同。”“在漫长的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生涯中,有一个不断重复的仪式,居于职业生命最中央:上课!”

人民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家于漪说过,“课堂教学是教师的安身立命之本”。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钟启泉说:“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改革的核心在于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在于课堂改革,课堂改革的核心在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深化新课程改革的突破点在课堂,提升育人质量的主阵地在课堂,推进育人模式的创新必然要聚焦课堂教学改革,必然要打造高效课堂。

教研工作是课程改革、课堂改革保质提效的“助推器”和“加油站”。唯有紧盯“课堂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两个清晰目标,方可牢牢扭住教研核心工作的牛鼻子。

2019年11月,《山东智顷数位学习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研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教研工作的“主要任务”:服务学校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引领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质量;服务教师专业成长,指导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书育人能力;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深入研究学生学习和成长规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而教研队伍是提高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质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生力军,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培养教研骨干是教研工作提质增效的重要保障,同时,还要努力挖掘教研工作的核心价值。

上海市英语教研员朱浦老师说过,“我们提倡、追求的,就是让教研活动的内容充满思想和学术,让过程充满愉悦和魅力,让结果充满智慧和启迪。”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相信只要方向正确,举措得力,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打造历练出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教研团队。同时,倘如此,我确信,每位教学一线的老师都会从蒙昧中睁开眼来,“看见”并挖掘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的真正内涵与意义,终生从教爱教乐教智教,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事业,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作者单位:宝鸡市岐山县岐山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