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原乡——从故乡说开去”作家沙龙10月17日在青岛举行。这是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作家联盟与阳光师训中心开展的经典赏析第七场活动,研讨实况同时全网直播。作家胡颖主持了本次活动。

作家安黎、高鸿、宋宁刚、范墩子、李慧、王昆、杨小慈、杨贤博、吕志军、白玉稳、姜菱鸽、流涛、田光明等参与了话题争鸣。国家一级作家、“语言的石匠”安黎认为,写好故乡类作品,要有人的意识,人性的觉悟,人类的共情,故乡只是认识世界、时代的材料;书写故乡不能一味赞美,应该客观对待,不能用情太甚。中国作协会员、山东长篇小说委员会委员高鸿以自己的长篇小说《农民父亲》为例阐释故乡积淀对于构筑作家精神版图的重要意义:作家只有叙写自己熟悉的事物,才可能写出深度,扎根越深,才挖掘越透,忠实故乡而不粉饰故乡,要有扬弃。青岛财经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宋宁刚博士梳理了“乡愁”的形成过程,认为中国人的故乡意识最为浓烈,而西方的作品则更强调“回家”;作家应该有“世界汉语作家”这样的观念,从地球村的角度打量自己的故乡,呈现精神的存在。九零后新锐作家、多种文学奖获得者范墩子说,自己的创作力图建立自己流动的“故乡”,开拓尚未被人理解的领域;在撕裂中打破、重建、创造,塑造好人物,表现人类精神是当代作家的责任。此后,李慧、杨小慈、周媛、杨贤博、王昆、吕志军等作家分别从自己的写作实际出发,表达了对“故乡”话题不同角度的思考,观点新颖甚至对立,发人深省。

本次沙龙有三千多人在线收视,社会反响热烈。沙龙组织者表示将继续秉承服务理念,为文学作品推广及文学发展倾情用力,办好后续活动。

责任编辑:白乂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