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浐灞二小成立,距今已三年有余。短短三年,二小已经成为有2000余名学生、100多名教师的大学校。在快速扩张的同时,我们也在不断思索,怎样从一所大校蜕变为一所名校,如何充分利用浐灞本地文化打造二小的特色名片,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如何促进青年教师的自我成长,使其获得职业的成就感?在与上级领导和专家的多次交流中,我们渐渐明晰了学校的发展抓手——课程与课堂。课程是学校发展之源,课堂是师生成长之本。今天,我将聚焦二小课堂,谈谈我们的探索与收获。

课堂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平台,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舞台,促进了课程的进一步发展、构建、完善。我们对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的所有美好愿景,最终都要在课堂上实现。课堂不仅是学校的生命线,也是教师需要牢牢夯实的主阵地。二小通过诚意课堂视导这一举措,促进学校的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水平不断发展。

每一学期的诚意课堂视导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第一年的视导课准备阶段,我们意识到,老师们的课并不是想象的点拨一下那么简单,也不是请个教研员指导一次就水到渠成。经过对一位位老师炼狱般的指导,课渐渐成型了,我们梳理出了二小诚意课堂1.0版的要求,透彻研读课标,领悟教材编写意图,明白了教什么。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我们提出了详细的研读要求:提笔写教案前,三研(研读学段课标、研读编写说明、研读本课教参),三读(读单元要求、读文本、读课后习题),三明确(明确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明确教学难点)。老师们通过圈、点、画、质疑、讨论,渐渐读懂、读透了课标、教参、文本,明白了这三者的联系及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明白了上好一节课不是从网上下载几篇教案,拼凑一下了事;明白了脚踏实地,把寻常小事做好的必要性。从这以后,教参、课标成了老师们手中的“葵花宝典”,老师们对课堂多了一份敬畏。

转眼进入第二年,在学期初,我们就明确了诚意课堂2.0的目标要求。从明确教什么到思考怎么教,紧扣课标,探索教法。在规范上好一节课的同时,关注的是提炼一类课的相似点。探索同一类型课的课堂教学模式。老师们的站位更高,看得也更远。在不断的实践中,我们梳理出了一系列课型的教学模式,如:低段语文第一课时教学模式、三年级作文教学模式、中段语文独立阅读课文的教学模式;数学复习课、综合练习课、操作实践课教学模式;英语会话课、故事课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是基于课标要求、年段特点、学生认知水平反复研磨构建的,也是上好一节诚意课堂视导课最有价值和意义的地方。

2018-2019学年度,诚意课堂来到了3.0版,在明确了教什么、怎么教之后,我们终于有能力把目光锁定在课堂的主人——学生的身上。3.0版的诚意课堂聚焦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以生为本,突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课堂评价的科学性、小组合作的适宜性、课堂检测的有效性,打造高效灵动、关注学生成长的课堂教学文化。

三年三个台阶,二小的诚意课堂不断进行着迭代。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了普遍提高,集体教研蔚然成风。一份教案通常几易其稿,凝聚了年级组全体老师的智慧结晶。视导课促进了教研组内的合作,增强了教研组的凝聚力,大家在工作中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团队文化——互学、互助、欣赏、包容。磨课过程中,大家各展所长,做课件的、做教具的、设计学习单的,人人有事做,试讲争先恐后,谁也不想把组内辛辛苦苦备的课上砸了。抽出的教师代表上课时,听课的比上课的还紧张,因为大家对每个环节都烂熟于胸。大家都是整个过程的参与者,一节课的磨练让众多教师受益。

三年的探索,让二小人对诚意课堂的诚意这两个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诚意来自于踏踏实实,不哗众取宠,认真落实课标要求。诚意来自于对学生的充分尊重、倾听、关注,把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诚意来自于对学生成长的殷切期望,只有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摒弃旧的课堂观,不断探索,锐意改革,带着满满诚意,助孩子们健康成长!

三年的摸索,让我们看到了课堂的改变带给学生的成长和可喜变化,看到了四十分钟有了更大更多的可能性。在诚意课堂的4.0版,我们将由课堂内的变革,延伸到课堂间的融合,让课堂走向更广阔的空间。我们还会聚焦课堂与课程的联动。我们相信,课堂永远是师生成长之本,课程是学校发展之源,只有“两课”联动,才能构建学校、教师、学生的成长空间,使学校成为学生、教师的家园、乐园、学园。

作者单位 山东省青岛市浐灞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