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是儿童理解并适应周围世界的方式,是他们最基本、最喜爱的活动。作为幼儿教师需要理解、解读儿童的游戏,看到游戏行为背后儿童的年龄特点、发展水平与规律,并适宜地支持、推进游戏的发展。经过近几年对课程不断的实践和探究,我们明白课程是要顺应儿童的兴趣和需要的,是要符合儿童的发展和特点的,课程实践的过程实际就是儿童活动的过程、兴趣延续的过程、能力发展的过程、品质养成的过程。

在教育技术,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都是课程实施的重要契机。关注幼儿的一日生活,让游戏融入到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去,是课程游戏化的写照,也是我们一幼老师在课程实施道路上不断研讨、探索、努力的方向。在课程游戏化实践的过程中,我们的老师和孩子们应相互学习,共同成长,进而将课程体系逐渐明晰。

一、 “自能”课程

一日活动皆课程,所以课程游戏化首先明确了需要游戏化的范围,即需要涵盖幼儿在园的方方面面。当然这其中包括幼儿的所听、所看、所为,也包括环境育人。其次是游戏,从实际的角度来看,我们不可能把一日活动都变成游戏,所以就要把游戏渗透到教育技术的一日活动中,即在一日活动中渗透并体现出“自主、自由、创造、愉悦”的游戏精神。我们在“自能课程”中,紧抓一日生活中每一个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契机,每天早晨入园时,孩子们能主动和老师、礼仪宝宝问好;能主动接受保健医生的晨检;到教室后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签到,争做守时宝宝;每天的值日生餐前能主动帮老师分发餐具,履行值日生职责;餐点播报员能在一切就绪时站在小朋友前面,开始当日餐点介绍;了解餐点后,中大班的小朋友就开始排队拿餐具自己打饭了,能吃多少,自己就打多少,充分体现自主管理的作用;餐桌上文明用餐的提示牌时刻提醒着孩子们要注意用餐的礼仪,不撒饭、不讲话、细嚼慢咽;吃完饭,孩子们能主动把自己的餐具送到洗碗处,然后拿着自己的口杯用温白开漱口;吃完早饭,天气预报小主播就登场了,这也是每个班的孩子最期盼的时刻,中班的宝宝能向大家介绍当天的日期和天气情况,大班宝宝不仅能说出当天的天气情况,还能向大家介绍当天穿衣指数,提醒小朋友天凉加衣。孩子们在这短短的两三分钟里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自信和快乐;在饮水处,我们为孩子们准备了菊花水、陈皮水、山楂水,孩子们通过观察自己的舌苔、尿液来决定自己要喝什么水?喝几杯水?他们知道上火、积食、咳嗽应分别用菊花水、山楂水、陈皮水来调理。午睡时,每个孩子都能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叠整齐放在自己的枕头边,每天的值日生会主动和大家分享睡前的小故事,孩子们听着同伴的故事进入梦乡。在“自能课程”实施中,我们始终秉承“儿童在前,教师在后”,处处关注幼儿的主体地位,尊重幼儿的选择权和决定权,我们将“自能课程”渗透在孩子一日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里,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学到知识,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悦读”课程

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越发体会到阅读的重要性。阅读是生活,阅读是学习,阅读是对幼儿终身有益的活动。为了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2018年3月,我们建立了全园班级图书漂流站,教育技术里提供的一本本绘本被家长借阅回家和孩子一起共读,家长们逐渐认可了没有文字只有图画的绘本故事书。2019年4月,我们建立了“悦读”课程体系,从最初的亲子共读到每年的“读书月”,通过“打卡赛读”“向阳花小喇叭”“讲故事比赛”“绘本故事表演”“悦读小明星”“书香家庭”等多种形式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让我们的读书活动从“阅读”真正走向“悦读”。今年暑假,我们又在楼道、走廊打造了绘本故事墙、公共阅读区、班级读书区,在材料和环境的支持下,孩子们和家长都爱上了“悦读”。本学期,我们又为孩子们设计并订制了图书漂流袋,讨论编辑并印制了图书漂流册、图书漂流公约等,每周三孩子们就带着漂流袋里自己喜欢的绘本回家,并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周一的时候,再把读完的书带回教育技术,与同伴相互交换,分享阅读趣事,并推荐自己阅读到的好故事。在“悦读”课程中,孩子们是自由的、自主的、创造的、愉悦的,大家一起看书、品书、分享阅读的快乐,体验图画书的魅力。

三、“走进自然”课程

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自然规律形成的环境变化、丰富多样的动植物、取之不尽的自然材料,都是孩子们喜欢的游戏资源。利用我园园所面积大这一优势,我们打造了“两季有果、三季有花、四季常青”,集绿化、美化、采摘、游戏等为一体的近4000平方米的“百草园”作为我们最大的课程资源库,那么该如何有效利用这一资源实现课程游戏化呢?

在春天,我们的老师带领孩子们在水池边、在百草园的角角落落里寻找春天,看蝶飞蜂舞,听鸟鸣虫叫,闻各色花香,画花儿百态,在葡萄架下乘凉听故事,在水池边嬉戏打闹,孩子们置身于自然之中,捕捉着不一样的美丽。当孩子们被雨后的小蜗牛所吸引的时候,老师会带孩子们一起观察蜗牛,讨论怎样养蜗牛,孩子们会给蜗牛做新家,看蜗牛的爬行痕迹,和爸爸妈妈一起查阅资料来了解蜗牛,这样自然而然生成的课程给他们带来了宝贵的童年记忆。

当大一班的孩子就蚕到底是不是动物展开争论时,我们的老师提议和孩子们一起养蚕,于是,蚕宝宝的旅程开始了,从神奇的孵化到小心翼翼的照顾,孩子们都亲力亲为,蚕宝宝由“小芝麻”变成了“小黑虫”,长长了一点,又由黑色逐渐变白,今天蚕宝宝蜕皮了、明天又拉屎了,孩子们仔细观察着、体验着、记录着……每天,照顾蚕宝宝的值日生踏着晨露去百草园摘桑叶,夕阳西下时孩子们总要看一眼蚕宝宝才能安心离园。蚕宝宝要结茧的时候,就连爸爸妈妈也被孩子们邀请来为蚕宝宝搭建家园,孩子们守候在彩色的蚕茧旁边,等待着破茧成蝶的奇迹出现,那些专注、期盼、不安的小眼神令人感动。从破茧成蝶到抽茧成丝,孩子们仿佛一下子长大了,懂得了很多。

初夏,百草园的樱桃成熟了,孩子们带上小筐,三五成群地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去摘樱桃,诱人的樱桃在孩子们的小手中变得尤为珍贵,采摘活动结束后大家一起吃樱桃。吃不完的樱桃,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制作樱桃罐头、樱桃干,吃完樱桃留下的果核孩子们洗净晾干,给它们涂上漂亮的颜色,串手链、做工艺品。在整个过程中,孩子们品尝到了樱桃的甜美,樱桃罐头制作的不易、樱桃核手串的美丽,更多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亲身体验、动手操作,让孩子们的学习看得见,让孩子们的思想看得见,让孩子们的经验看得见,让孩子们的愿望看得见。

孩子们感兴趣的点点滴滴都是我们的课程,我们的课程在教室、在操场、在百草园、在春夏秋冬的每个季节里。追随幼儿的脚步,以幼儿为主体,游戏化开展主题课程是我们的目标。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会继续努力、共同研究、共同探索,真正做到让游戏陪伴孩子快乐成长,让游戏化的课程理念督促教师专业成长,在课程游戏化实践的道路上,愿我们能遇见最好的自己!

作者单位 山东省铜川市王益区第一教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