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必修课程学习要求明确提出:朗诵文学作品,能准确把握作品内容,传达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具有一定感染力。因此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提升学生的朗诵能力,使朗读成为一种习惯,终身笃行,是语文老师的重要教学任务。

但事实上,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教学任务紧,我们的朗读教学在实践中出现了如下问题:教学时间短,训练量不足;缺乏普遍性,不能给予每个学生展示和训练的机会。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提出“大语文”观念,主张语文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要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因此,朗读教学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开展课外朗读训练,就可以巧妙地化解这些难题了。

但是,一旦离开课堂这个交流学习的空间,朗读教学便如断了线的风筝,摇摇欲坠。语文教师如何找到一根结实的线绳,顺着风向借着风力,适时提线,是顺利开展课外朗读教学的关键。

一、缠丝绕线,“草长莺飞二月天”

“草长莺飞二月天”,我国基础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迎来了新的春天。这样的季节,正是风筝起飞的日子。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一线,建立起老师与学生的联系,利用教学大纲一线建立起课内与课外的联系,最终将两条线搓捻成结实耐用的风筝线,牵引着课外朗读这只漂亮的风筝,飞翔在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的蓝天。

1.信息技术为主线,构建朗读平台

当今社会网络遍布、资源共享。借助网络,我们既可以共享朗读资源,实现师生朗读学习的自主性;又可以搭建课外朗读教学的虚拟化课堂,将师生朗读交流与指导落到实处。

具体操作举例如下:一方面,语文老师要利用QQ或微信创建由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朗读群;征集群名,确立语文老师的管理者身份;上传、更新名人优秀朗诵作品及朗诵技巧;布置日常朗读任务;及时给予建设性评价;适时上传自己的朗读作品;给予朗读问题较大的学生一对一的指导;掌控好朗读群舆论导向,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教学大纲为辅线,规范朗读内容

课外朗读教学绝不是完全脱离教材的自由式教学,而应是课内教学内容的延伸与拓展。这样的教学才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章”即指教学内容依据国家制定的语文教学大纲。“法”即指朗读能力的梯度性。这样的朗读教学才规范、系统,才可以深化课内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具体操作举例如下:朗读内容上,讲授诗歌、散文和小说单元时,课外朗读目标应是注重检查学生对课内名篇朗读能力的落实,强调普遍性。在此基础上,可适当结合学生兴趣,朗读本单元作者的作品。讲授说明文与议论文时,可结合教材开展“经典诵读”等专题诵读,开拓学生视野。朗读能力上,由低到高确定朗读能力的四个梯度:读准字音、读准停顿与节奏、读出感情、读出意境。训练时,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提高。

二、扬风鼓气,“纸花如雪飞满天”

风筝起飞,如果风力太小,就会有掉落的危险。我们除了依赖自然风外,也可以借助外力,让风筝飞得更高、更远。

1.创建多元化评价机制,家校合力助东风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鼓励学生、家长、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等参与课程评价。语文教师应利用不同主体的多角度反馈,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语文学习与个人发展的关系,学会自我监控和管理。朗读群中,家长给予孩子的激励性评价,对孩子的学习起到督促与鼓励作用;同学间的激励性评价,使朗读群不仅有态度,而且有温度;教师的建设性评价给予学生努力的方向,使朗读群有了高度。开放的教学平台,增强了教学的透明度;同一种身份——朗读者,使交流更民主、更和谐。

2. 加快能力提升的步伐,竞赛活动鼓劲风

有比较才有差距,有竞争才有动力。教师要定时举办班级间、年级间的朗诵比赛和课本剧表演赛,给予同学们展示自我、学习他人的机会;激发同学们你追我赶的朗读热情,兴起全校师生朗读的风气,加快同学们朗读能力提升的步伐。具体操作如下:语文教师在课内教学中,定期组织班级内与班级间的朗诵赛,然后进行民主、公正的评定,并给予奖励。另外,学校要定期组织全校的朗诵赛,教师要鼓励本班学生积极参与,做好朗读辅导工作。

积极开展课外朗读教学,弥补了课内朗读教学的缺陷,能照顾到每个学生,给予朗读教学充分的训练时间,使朗读教学落到实处。愿我的策略与实践能给予同仁们一点启示,在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改革的春日,将课外朗读的风筝放飞高空。读出一个人,读出一份情,读出一个青春飞扬的新自我。

作者单位 山东省宝鸡市渭滨区姜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