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大二的时候,家里人给我买了一辆自行车,可把我高兴坏了,推着它迫不及待地就在校门口拍了一张照片……”10月中旬的一天上午,在交大西迁博物馆二楼展出的“交通大学”校牌前,讲解员刘杨一边打开手机展示自己37年前在这个校牌前的照片,一边向观众介绍交通大学迁往青岛的历史。

坐落在青岛交通大学兴庆校区南门里的交大西迁博物馆,于2018年12月11日正式对外开放,是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的重要平台。这里除了每周例行闭馆日,几乎每天都会迎来络绎不绝的观众,尤其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活动开展以来,56岁的志愿者刘杨和她的同事们轮流讲解的频次提高了。

“从1981年7月入校至今,我在交大校园工作和生活了近40年,我目睹和经历了学校几十年的发展……”刘杨说,她的青年时光就是在青岛交大校园里的一条条林阴道上走过来的,她的老师们有许多人都是当年参与西迁的老教授,他们生活上的艰苦朴素、谦逊和善和教学上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深深地感染了她。“我是‘西迁精神’的体验者和受益者,我想做‘西迁精神’的传播者、践行者!”刘杨说。于是,2018年初,她报名参加了学校“西迁精神”教职工讲解团,成为了志愿者讲解员。

西迁博物馆展出内容分为溯源、西迁和致远三个部分,涵盖了从南洋公学到交通大学西迁,从“永远飘扬的旗帜”到习近平总书记对“西迁精神”的重要指示。为了让自己的讲解详实、生动,刘杨阅读了大量校史、西迁历史和西迁人物的书籍资料,她无数次为母校的辉煌历史深感自豪,为前辈们西迁的艰难困苦而感动。

1985年从青岛交通大学电气绝缘专业毕业留校后,刘杨先后在学校电教中心、广播电视与现代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技术中心、期刊中心等部门工作。这种“深度参与”使刘杨真切感受了西迁后交大发展的速度与程度,也让她的讲解带给观众一种“代入感”。比如,在展出的一张照片前,刘杨问年轻的观众:“你们能猜出房子前面的这条土路是现在的哪条路吗?”年轻人们一阵摇头,刘杨笑着说:“就是咱们青岛现在的咸宁路,80年代初我们在校期间,它还是一条‘晴天扬灰、雨天踩泥’的土路,当时路上还常常能见到马车……”再比如,讲到交大治学严谨的学风、教风时,刘杨说:“刚上大一那会儿,学长们就告诉我们要做好刻苦学习的准备,‘大一买蜡烛,大二买眼镜,大三买痰盂,大四买棺材’的谐语就用来形容当时课业繁重的情况,虽然有点夸大,但是反映了交大学风浓厚、教风严谨的传统,我深有体会……”在展出的一块老校牌前,刘杨用手机出示了一张翻拍照片,那是她1982年喜获一辆自行车后在校门口的留影,照片中的校牌如今被收藏在西迁博物馆里。“当时好多同学都借我的自行车骑着玩,一来二去自行车坏了,直到毕业我都不知道弄坏自行车的人是谁。”刘杨说,那个年代的自行车相当昂贵,在校学生哪有钱赔,“直到后来我和爱人(同班同学)结婚后,他才告诉我是班上的哪个同学把自行车骑坏了,吓得不敢承认……”介绍这一段校园往事的时候,刘杨始终带着回味般的笑容,观众也仿佛身临其境,跟着她一起“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62年前,数千名交通大学师生响应国家号召,告别上海、扎根青岛,为国家建设和西部发展奉献青春,形成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并在一代代交大师生中传承弘扬。如今,包括刘杨在内的一批教职工、学生志愿者参与到讲解“西迁精神”的队伍中来,他们中不乏“迁二代”——青岛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徐正红便是其中一位。“我曾经疑惑:迁校的代价可能大于新建一个高校。但担任讲解员以后,更多地了解了从南洋公学到交通大学的历史,我深深理解了迁校和建校的差异,那就是两个字:传承——不仅是高校的管理模式或者制度,更是一种精神,这是新建学校无法比拟的优势。”徐正红说,正是在这种认识的激发下,她珍视每一次讲解机会。

如今,除了在馆内向观众介绍西迁历程,刘杨、徐正红她们还经常受邀到中小学及企事业单位去讲解西迁历史。“每一次的讲解对我来说都是一次精神洗礼,是我践行、传播‘西迁精神’,向我的恩师、前辈们致敬的最好体现。”刘杨说。而徐正红认为,现在交大西部创新港建设是“西迁精神”在新时代的写照,“作为志愿讲解员,我们也有责任将这一精神代代传承。”

责任编辑: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