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针对学生、家长、教师在作文学习中的共同困扰,提出了作文当堂生成的步骤和方法,即:两准备——六指导——两激励。

准备,从单元学习任务前的主题准备到作文课前的素材准备,动手书写之前要做到心中有数。作文教学的指导步骤,按照“忆要求、说素材、提思路、说方法、补细节、打腹稿”的层次进行,切实、可行、便于操作,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最后,以时间和质量为准绳,对学生的习作进行动态地促进和激励,使学生在作文教学中,能够完成一篇有质量的作文。

经常听到很多家长抱怨:一旦孩子的家庭作业有写作文的任务,就是孩子和家长最痛苦时候。那么,怎样才能解决上述的问题呢?于是,当堂成文,便成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古人都说:“不打无准备的仗。”那我们的作文又岂能少了“准备”这个重要的环节呢?

一、准备工作自主化

1.提前布置任务,做到心中有数

每当新课要进入到下一单元时,我都会领着学生根据目录将本单元的主要任务进行分析,让他们了解习作内容,带着任务去学习、去感受,效果会好很多。

2.课前精心准备,做到目的明确

作文课前一晚的家庭作业,就是准备作文。我对此项作业的要求是研读问题、琢磨要点、选择素材、自我构思、打磨腹稿,不允许提前打草稿或摘抄、借鉴等不利于写作的事情发生。其实我觉得写作文和做事是一样的,有了充足的准备,还得要有正确的方法指导。

二、教学指导层次化

说是作文教学指导,其实更多的是孩子们准备工作的展示和本次习作方法及细节的交流。整个过程,时间要控制在二十分钟以内。

1.忆要求

每一单元的习作中都有明确的要求,这些要求要铭记于心,因为这些内容将是学生写文谋篇的根据,也是老师评价批改的依据。对于问题的研读,作文准备时已经布置过,所以,课堂上只要求学生自己总结板书。

2.说素材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前一晚的回想后,我们的“米”是有了。但是“米”的质量究竟怎么样,那得靠展示和交流了。在充足的对比和感触后,一些精彩的素材就会脱颖而出。将生活真实化,将细节生动化,将场面细致化,将视野缩小化,用心去感受,用心去体会,用心去书写,用心去交流,每一个素材都能发掘出其光彩夺目、绚丽迷人的一面。

3. 提思路

“独木难成林”。只有思想的交流与碰撞,才能迸发出更加多彩的、璀璨的、新奇的光芒。有了主题,有了要求,我尽可能多的给孩子们提供机会,展示他们自己的思路,力求拓宽孩子们的视野。

4.谈方法

对于习作的方法,真的是因人而异、因文而异的。一般情况下,一个单元的四篇课文基本上都是与本次作文内容相呼应,方法也能相互借鉴。借助课文这个平台,我们见识、学习到了这些独特、别致、实用的好方法,但是到底会不会用,该如何用,作文就提供了一个实践的战场。

5.补细节

如果说素材是米,思路是炊具,写作方法是饭菜做法的话,那么,细节就是调料。这顿饭好不好吃,这可是关键的一步。作文教学细节最重要,这是孩子们作文能脱颖而出、让人耳目一新、并为之动容的法宝。

6.打腹稿

所有一切的交流到此结束,现在就该是学生将自己的素材、思路,以及别人的建议、方法进行融合和归纳了。我要求学生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串联,出彩点在哪……一一想明白之后,就可以动笔了。

三、奖励促进速成化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做的工作都在脑海里,如何将它们及时、完整、准确地落到纸上,就显得尤为重要。再者说,作文如何能够“当堂化”,这一步有决定性的意义。

1.时间奖励法

为了鼓起学生书写的士气,提供他们落笔的动力,我要求每次打草稿时间为三十分钟,并设置了奖励制度。

2.质量奖励法

孩子们习作之后,会有将近二十分钟的时间是要互相交换作文,进行评改的。修改评议后,还要给同学的作文打评议分。每次批改正式作文时,我都会评出冠、亚、季军,数量不限。

至此,一篇完整的作文书写和评议的教学就在当堂作文教学中顺利完成了。

作者单位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