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思政课要反反复复打磨。”

“打造思政‘金课’需要内容和形式的内外对接、教学和科研的双向对接、职责和考核的制度对接。”

……

日前,记者采访了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副研究员,共青团山东省委青年讲师团成员李后东,他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希望与李老师的对话能带给大家更多思考。

记者:您荣获过山东高等学校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特等奖、第四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等多项荣誉,这既是对您钻研教学的肯定,也是对您辛苦付出的最好回报。从比赛中,您汲取了哪些上好思政课的经验?

李后东:比赛中,“磨课”这个词令我印象非常深刻。大多数老师都会认真准备每一节课,但是如果从精益求精的要求,就要反反复复地去反思和打磨每一个细节,这要贯穿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礼仪的养成、教学设计的实现等各个过程的各个方面,尤其注意要让“以学生学为中心”的要求落实到各个环节。比如,今年我在5月20日上课那天,早上起来看到微信朋友圈里好多学生在发关于“520”的内容,这给我一个灵感,于是我结合“520”这个日子,就把原来备好的内容及时修改。在上课时候,我在屏幕上打出“520”,学生一下子好奇我要干什么。我就告诉他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里也有个“520”,“5”就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2”就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0”就是对违法犯罪和腐败的零容忍。“这就是老师送给大家的‘520’礼物,请收下!”学生听完之后,哈哈大笑,我觉得这个内容,学生可能一下子就记住了。

对年轻老师也好,对老教师也好,要想保证每一堂课都是精品课,我觉得还是比较困难的。老教师基于经验对一门课程的把握,每一章可能都有一些亮点,但是对年轻老师来说,擅长的内容容易出亮点,不擅长内容可能不能出亮点,所以要不断地去磨每一节、每一章,最后可能磨出一整门的精品课。

记者:今年,国家把思政育人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对思政课教师而言,既迎来了好的发展机遇,又要进行自我革命作出很多改变。在您看来,思政教师如何由传统舒适区的教学方式转变到现在吸引学生的思政教学?

李后东:在我看来,教师上好思政课,首先是要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双向对接。面对新时代和时代新人,坚持内容为王的情况下,要大胆地进行教学方式或者教学方法的创新,对年轻教师来说特别需要这一点。对教学软件“超星学习通”,我从尝试探索应用到全面铺开,一个最大感受就是,因为一些互动环节的设计,把学生难以“割舍”的手机顺势变成学生的学习工具,就可促使他们在课堂上抬起头(实时投屏话题)、张开口(随时交流疑惑)、动起手(及时发布观点),这对教学是一种促进。现在每次我在备课的时候,就会反复地琢磨这个互动问题该怎么去问,什么时间互动比较好。这就像练习高深的武功,先练一招一式,在一招一式的练习中,对武术精髓有了深刻体悟后,才能内外兼修,最终达到形神兼备的状态。

记者:互动的形式多样,也能提高学生的抬头率吧?

李后东:确实如此,互动的形式承载着丰富的内容,丰富的内容使互动的形式更加“迷人”。第二个对接,是教学与科研的双向对接。年轻教师在教与研上,要至少面对两个问题:一是在教学经验谈不上非常丰富的情况下,为了去备好和上好每一堂课,可能就会大量地挤占科研时间,科研和教学时间怎么去平衡?二是原来的研究成果和方向或者知识体系,怎么去和你现在从事的这门课程进行对接?怎么改变教与研两种割裂情况?所以要转变观念,树立教学学术观,即把教学作为一个学术增长点。比如,思政课怎么让学生既抬头又点头,怎么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等。

第三,职责与考核的制度对接,即在考核的制度建设、政策执行和长久机制上支持教师钻研教学,支持青年教师更加从容地过好“教学关”,更加自信地按照总书记的“八个统一”要求,“磨”出好课、“磨”成思政好老师。

记者:部分学生对思政课普遍有这样一种曲解,认为是说教,加之思政课不是专业课,所以引不起学生的重视。对这种潜意识,您对学生一般会怎么讲?

李后东:我一般告诉学生,你们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要先入为主,更不要戴着有色眼镜,带着情绪去上课。据我了解,我的专业是国内“最长”(字数较多)的,即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这个“最长”的专业教会我很多东西,这其中就包括我们该如何去回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的人生三问。青春离美好最近,青春和美好最亲,青春的我们更有自信和勇气去追求一切美好的东西。既然科学社会主义代表着一种更加长远、永恒的美好,为什么不去积极了解它呢?而且,历经岁月洗礼、凝聚无数智慧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认识当代世界和当今社会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能不能运用这些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世界、分析世界,深刻把握世界发展走向,认清中国发展大势,这直接关乎你未来的生活态度、职业前景和人生格局。教师对这个切入点要把握好。

记者:您对当下的思政教学还有哪些期待?

李后东:思政育人,我认为应该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除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外,还应有丰富的活动、调研、社会实践等形式,改变课上有思政、课下无思政的状况。要构建大中小学贯通的思政育人体系,实现全程、全方位、全员育人。

责任编辑: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