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在人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语文中有标点符号,化学中有化学符号,同样的,数学也有数学符号。数学家罗素说:“什么是数学?数学就是符号加逻辑。”由此可见,想要学好数学,必须掌握好数学符号。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数学符号的意义,明白如何运用数学符号去解决数学以及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小学数学中的符号相对较少,大多以“=”“< ”“>”“≈”等为主,难点是“π”“x”。笔者今天就介绍几种方法以便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符号。

一、引入生活情境,感知符号应用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就开始学习两位数的乘除法了,刚刚接触这些,学生可能不太理解,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设置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下学习数学符号,感知符号在生活中的应用。

比如:在学习两位数除法时,教师就可以设置这样一个情境,老师手里有66颗糖,要把它们平均分给班里的33个小朋友,每个人能分多少颗?老师先给每个学生分一颗糖,再把余下的糖每人分一颗刚好分完。然后问学生:“现在你们每人手里有多少颗糖?”学生们整齐地回答:“两颗。”“那我们班有多少人呢?”学生回答:“33人”。此时,教师就可以进一步引导:“66颗糖分给33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两颗,33个小朋友每人拿几颗糖才正好可以拿完老师手里的66颗糖呢?答案是2。因此,除法呢就是已经知道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学生由此明白了除法的作用,知道了在数学和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去运用除法。

上述案例,巧妙地将数学符号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放松心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了解数学符号在生活中的应用,感知符号的作用。

二、营造问题情境,激发符号意识

现代教学强调要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数学符号教学要创造问题环境,让学生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去,激发学生的符号意识。

例如:在学习“倍数和因数”一课时,教师就通过问题的提出帮助学生用符号去理解和表示什么是倍数。

师:同学们来说说你们所知道的2的倍数有哪些?

生1:2,4,6,8,10,12等都是2的倍数,还有很多很多,数都数不完。

师:很好,这些都是2的倍数,但是太多了,我们无法一一列举,同学们能仔细观察刚刚那位同学所列举的部分2的倍数,然后告诉我2的倍数有什么规律吗?

生2:我发现2的倍数都是偶数,所以偶数都是2的倍数。

师:很好,2是偶数,它的倍数也是偶数,那么是不是奇数的倍数也是奇数呢?

学生犹豫了,不知道怎么回答。

师:6是3的倍数,6是偶数,3是奇数,所以奇数的倍数不一定是奇数。一个整数能够被另一个整数整除,这个整数就是另一整数的倍数。那么如何判断一个整数是不是另一个整数的倍数呢?

生:假如a×b=c(a、b、c都是整数),那么a和b就是c的因数,反过来说,我们称c为a、b的倍数,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不考虑0。

上述案例,通过问题的设置,一步步引导学生,让学生学会了符号的运用,用符号轻松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三、构建数学模型,深化符号意识

数学符号的学习离不开数学模型的构建,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模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符号的便利,深化符号意识。

比如:在学习“比较”时,教师在天平的左边放了一个苹果,右边放两个同等大小的苹果,此时,天平右边下沉,左边上翘。教师让学生对这种现象进行描述,大家都是用画图的方式将其进行了表示。只有一个学生用了“2>1”来表示这种现象,毋庸置疑,最后一种方式最简单。教师就趁机告诉学生:两个苹果多于一个苹果,所以用“>”,“>”表示大于。同样的,老师取掉一个右边的苹果,天平就平衡了,此时就是“=”,“=”表示相同。

上述案例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提出问题、表示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符号的意义,明白了符号运用可以给数学问题的解决带来方便,让学生更热爱数学符号。

总而言之,符号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学生要认真学习数学符号,了解数学符号的意义,运用数学符号解决各种问题。同时,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习数学符号我们不能“一口吃个大胖子”,要循序渐进慢慢来,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让学生真正学习致用。

作者单位 江苏省泰州市田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