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话是儿童学用书面表达的启蒙期和学步期,随文写话是借助课文语言丰富和规范儿童语言,提升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载体。依托专题研讨及课例研磨,笔者梳理出了小学二年级随文写话的“四步走”教学策略:

1.循文聚焦发现“点”。随文写话要有读写结合点。这是儿童说写实践的落脚点。课文中反复出现的情节,如《蜘蛛开店》中的“换招牌”;作者惜墨如金的一个句子或者词语,如《青蛙卖泥塘》中的“吆喝”;语言表达的“范式”,如《雪孩子》中的语言描写和连续性动作描写;戛然而止的课文结尾,如《坐井观天》中的“你跳出来试试吧”,归结起来不外乎范式迁移点、想象补白点和文末续写点。要关注课文语言的教学价值,从课文情节反复之处、语言留白之处、表达形式独到之处、表达符号异常之处和课文收束之处遴选结合点,铺设学用语言的台阶,让儿童在模仿迁移中内化语言、习得方法。

2.巧妙结合运用“法”。随文写话“随”什么?“随”课文主旨,“随”要素框架,“随”语言图式。怎么“随”?以仿词仿句为基础,以预测、推想和想象为依托,学用语言,学练表达。要坚持内容入手、形式相随的原则,结合读与悟,沟通学与用,从课文阅读中提取即学即用的表达“范式”或思维“模板”,让儿童有“法”可依,有“路”可走。形式迁移写话是最常用的方式,大致分“明取”和“暗取”两条途径。“明取”,即“拿出”文中的词语或句式,让儿童在语境中照“样子”仿词仿句。如《庐山的云雾》中写云雾“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可呈现图片、提供词语,让儿童想象云雾还有哪些姿态或变化,以“千姿百态”或“瞬息万变”为言语触发点,用发散性思维驱动儿童说写实践。“暗取”,即在内容感悟中点拨文字背后的表达方法或言语规则,让儿童在说写实践中习得言语知识。如《葡萄沟》一文,作者这样描写葡萄沟的葡萄:“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低段儿童对语言形式的认知程度停留在直观感受层面,直接传授或讲解言语知识事倍功半,可用拆分的方法,把长句拆分成短句,借助核心问题提取言语形式,完成语言形式定型:①从“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提取出问题:什么时间,什么(谁)在什么地方?②从“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提取出问题:写了哪些颜色?③从“五光十色,美丽极了”提取出问题:(葡萄)给人的感觉怎么样(心里怎么想)?借助问题支架,建立起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为学生指明由读到说、由说到写的路径和方向,进而以话题为牵引,以特定语境为驱动,让儿童观察、思考,展开想象或联想,生成自己想说的话,借助课文范例,用清楚连贯的话写下来。

3.创设情境当堂“练”。二年级随文写话要坚持语境、语料、语用有机融合、从说到写稳步达标的原则,要想方设法增强写话的现场感、设计感和阶梯感,让儿童在参与中动口动手、乐写爱写。要用情境贯穿说写“训练”始终,让儿童有话可说,有感而发,学用操练。情境创设要体现整体性和可体验性,可借助语言、实物、图片、角色扮演,让儿童在情境中观察、思考、表达,激发儿童学用语言的兴趣。仍以《葡萄沟》随文写话为例, “秋天到了,看到那一片片颜色、形状不同的叶子,你想说些什么呢?”然后用多媒体呈现各色各样的树叶,让儿童观察、思考,让儿童在情境中先补全句子,再自主练习;先一句句说清楚,说连贯,说流畅,再动笔写出来。

4.依标扣本有效“评”。评价是写话的动力系统和导航系统。评价要重童趣,轻教化。在激励中催生欲望,在点拨中渗透规则,让儿童知道怎么写就是好,能体验书面表达的成就感。在与儿童对话中,要考虑哪些需要引导,哪些需要应和,哪些需要指导提升。兴趣在左习惯在右,爱写在前规范在后。评价要对标课标要求,守住三条底线:一是能否清楚连贯地表达内心的想法,写心里想说的话,写出自己的感受;二是能否运用生活中和阅读中积累的词语;三是有无学用逗号、句号、问号和叹号的意识和习惯。采用小组合作或同伴互助的形式,启发儿童互相点评,在“欣赏”和“找茬”中修改完善。评价要关注核心目标达成。范式迁移不偏离语言图式,想象补白有逻辑依据,循文续写顺文脉情理。以范式迁移写话为例,只要儿童能够运用课文的语言范式,写出贴近话题的话,就应当给予肯定和鼓励,给孩子以积极的心理暗示——“我也会这样写,我很棒!”要在保底的前提下,视规范书写、学用词语、学用标点的具体情况,用积分评价或星级评价的办法,呵护交流表达欲望,在无痕引领中帮助儿童从“自为”走向“自觉”,从走稳步子到“随心所欲不逾矩”。

作者单位 山东省商洛市洛南县古城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