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是近两年新兴的一种学习实践方式。对于我们这个相对较为落后的三线城市而言,研学旅行算得上是前所未闻、敢想不可为的新潮事儿。

对于一线语文教师来说,长期固守着三尺讲台那片方寸之地,守着课本,一切尽在咫尺之间。即便偶尔带学生搞些课外实践,也是离不开钢筋水泥,离不开四墙之内。学生整日面对的无非是毫无生气的课本和侃侃而谈的老师,眼界也被局限在并不宽广的校园之内。

自从有了第一次研学旅行体验,我深刻地体会到,有限的教学空间着实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的自由。仅有的课堂,仅有的课本,的确无法满足现代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和培养新型人才的需求。话说回来,要真正将研学旅行落在实处,实现预期设定的目标和使命,绝不是走形式、摆花架子、赶个时髦那么容易的一件事。

一、要将研学旅行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研学旅行是一种旅行式学习。语文的旅行式学习与课堂教学一样,都要事先根据研学目的、研学地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活动的各个环节。与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不同的是,研学旅行的所有设计还要在准确定位和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完成。处理好研学旅行与语文课堂教学的关系,让语文课堂和研学旅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要在研学旅行的设计中,既要凸显旅行式学习灵活、多角度、空间广阔的特点,又要将课堂教学中的知识积淀渗透其中,使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为用,从而打通学生语文学习从课堂走向实践之路,让学生经历生动而完整的学习过程。

正因为如此,我们在“行走之语文”这一研学旅行活动中,精心设计了“知识链接”“更多延展”“好文共赏”“现场活动”和“游历足记”等多个环节,将学生在课堂上积累的知识,与研学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结合在一起,并动手将自己的所获以绘画、游记、诗歌等形式展现出来。让孩子们沐浴在绿荫花香中真切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学语文、悟语言,实现语文学习与研学旅行的融会贯通。

二、正确处理好“研学”与“旅行”的关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遗憾的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的小学生只知埋头苦读,我们的教师只知滔滔讲授,却忽略了甚至遗忘了很多知识仅靠面授、灌输是无法得其精华和举一反三的,所以当下学生需要更多的亲身体验和经历。要想真正使小学生拓宽视野,拨开表象见到本质,激发思维并创新学习,就必须得走出禁锢身体和思维的“笼子”,回归到大自然中去,在山水间,在花草中感受生活中的语文,感受鲜活的知识。

可在实际中,我们经常听到和看到的是,有些学校组织一大帮学生坐着大巴车,浩浩荡荡,名为研学,实仅旅行。到景区后,无非是摆些花架子,合个影,留足应对上级部门检查的各种资料。做得好的,也只是让学生返校后,每人交一篇心得体会就算完事。这样简单、粗糙的活动安排,对于孩子们来说,放下各科学习的压力,又能和同学们出去玩一天,肯定是好事,必然乐此不疲。至于有没有什么真正的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意义,没有人重视或计较。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这话说得很有思想。但我们开展研学旅行,要走的是一条二者兼容的路子,要让孩子的心灵和身体都在路上。

三、将研学旅行与校本课程开发联系起来

从某种意义上说,研学旅行与校本课程非常类似,两者都是对某种有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意义和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价值的资源进行开发整合。只不过,校本课程的组织形式更加明了,呈现的方式也更加清晰,设计和编撰更加系统,也有实质性的载体呈现。回归到研学旅行上,旅行地点的选择、游览资源的开发、任务的确定、学具的配备、讲解员的培训等,这些都是研学旅行这门课程所要考虑的。既然要让学生从中有所收获、有所成长,那么每一个环节都应该经过认真研究和思量。研学旅行选择的内容需富有乡土气息,根植于学生生活,是学生平时可以接触和感受到的。唯有如此,才能够真正为研学旅行正名,其深刻的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价值才能够凸显出来。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地域特色和研学旅行的独特优势。让学生走进家乡,享受大自然的丰富与多彩,开阔眼界,拓宽知识面,并充分地了解自己的家乡,感受家乡的文化底蕴和魅力。这就需要我们这些研学旅行的顶层设计者,提高站位,长远规划,并有计划地确定每一次研学的主题。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之后,再将这些研学旅行的一个个主题串联起来,组合编排,就会成为属于自己且比较系统的校本教材。

拿我校的“行走之语文”为例,我们围绕“临渭自然风光”,以区内的名山作为主题,对每个主题的研学都进行精心设计,开发出了天留山、石鼓山、秀龙山等几个单元活动手册。随着这项活动的深入开展,还会有古迹、水文化、农耕文化等单元活动手册,并最终形成实实在在的“大美临渭”校本教材。

令人激动和喜悦的是,有很多教师都积极地加入到研学旅行活动的行列中来,研学旅行也得到了许多学者与专家的青睐和重视。研学旅行正在让语文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让更多的学生变得更有素养,更有韵味。

作者单位 山东省渭南市临渭区育红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