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重在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即培养、训练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课文摆在那儿,是死的东西、冷冰冰的文字,如何使它变得有温度、有感情,我们还得在课堂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下面几种方法也许可给大家一点启示。

1.朗读课——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朗读不是把书面语言转化成声音语言的简单过程,它应是文本的再创造过程。《教师口语》中明确地说:“朗读就是把书面的语文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再创作的活动。”可以说“朗读是教语文的根本之法”“动人心者读为本”,缺少了“读”,语文的“人文性”“工具性”或古人所说的“文道问题”就都不存在了,也就无法动人心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章既是新课标规定的一项重要教学目标,又是学习语文的根本手段。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字词句的训练就有了,语感训练就有了,语言的内化也就有了,语文的人文性也就有了。

关键在于要教会学生读,怎样教?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教给他们悟,教给他们如何倾注自己的感情将作者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这当中老师的引导示范、学生的揣摩是必不可少的。

比如,在学习《雷电颂》时,我让学生闭目细听我的范读,然后由学生或小声或大声朗读,揣摩文句,去体悟情感。当他们自己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时,课文中的语言就是他们自己的了。这比单纯的讲解,作用大得多。

2.表演课——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语文教学更是艺术中的艺术。那么如何使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参与进来并有兴趣去思考研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呢?这就需要教师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去调动学生的热情,激起他们的兴趣,使之主动参与进活动中来。我认为表演课当是一种好方法。

我们在引导时,不妨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以动作、语言的模仿去感染学生,促使其对文章内容进行领悟。如《雷电颂》中,屈原在对风、雨、雷、电进行呼唤,我们就可加入一些动作将诗人的激情通过动作的表演而渲泄出来。当教师觉得这个篇目能改为课本剧,适宜表演,就可以提前布置,将学生划分为小组,擅长写作的编写剧本,擅长表演的读文、揣摩人物心理等,剧本出来后,与编剧一起探讨。在表演《羚羊木雕》时,演父亲的同学那边抽烟、边用不疾不徐、慢条斯理却又显得不可违抗的语气说话的扮相,赢得了全场热烈掌声。热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而且大多数人都有表现的冲动,表演是游戏的一种。

3.辩论课——这类课教师宜事先设计好论题,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去准备,然后双方选出辩手,各自阐释己方观点,相互提问,抓住对方的漏洞展开反诘。这类课往往适合文本内容的拓展迁移。如学完《羚羊木雕》后,学生围绕“友情与物质孰轻孰重“这一论题展开论辩;学完《马说》后,学生围绕“千里马与伯乐孰先孰后”展开论辩。真理愈辩愈明,学生在论辩中,理解了内容,拓展了知识,增长了才干。

4.生生课——什么是生生课呢?就是由学生充当教师的角色,而教师只是现场指导,关键时刻出来救场。我事先选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强的学生充当小教师,与他研讨好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预设同学们会提出的问题。小教师对同学的心理把握得较准,提出的问题比较符合客观实际,而我考虑得比较周密,互相补充,备课就显得充分、周全。由于小教师是学生,与同学们地位平等,同学们就放开胆子,大胆提问质疑,大有难倒他的气势。小教师呢,也使出浑身解数,解疑答惑。个别问题难以解答时,我便出来救场。这种方法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使课堂气氛活跃。

5.写作课——“日札胜作文”。这些年来,我一直要求学生以写日记的方式代替写作文。初一、初二我要求学生一天一篇,每篇400字以上,将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记录下来并进行一定的文学加工,每周一、周二交上来批改。批改时,我将语言优美的句子,构思精巧的段落,甚至某个用得好的词语,用红笔勾出来并批一个“好”字。若整篇文章写得好,再批个“好”字,并写上简短的评语或鼓励的话语。日记发还之后,学生们互相传阅日记本,比一比谁的“好”字多,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写日记的兴趣,都努力地想把文章写好,以期待得更多的“好”字,天长日久,写作能力自然就上去了。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种艺术,怎样使它的艺术性完美发挥出来,是我们每个教师应该去追求的。只要我们本着热爱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事业、热爱学生的原则,不论采用何种方式方法,只要使学生的能力及个人道德修养得到提高,就是好方法。万紫千红总是春!

作者单位 山东省城固县朝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