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物理知识不仅能够提高生活能力,而且能学到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物理学科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是抽象性的,学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针对物理抽象性这一特点,新课程改革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新课程改革在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注重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情景化,逐步使学生形成对概念与性质的理解和掌握,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使用相关性教学,拓展学生想象

1.关联其他学科,解决问题

对于物理教学中出现的抽象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学科之间的关联性来解决。物理这一学科总的来说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性还是比较强的,教师可以通过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想象和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振幅有关知识的时候,可以通过与数学学科之间的联系,利用数学中的正弦函数,让学生通过对正弦函数图像的回顾,再比较正弦函数图像与振幅图像之间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从而加深学生对振幅知识的理解,提升学习效率。

物理和数学密不可分,物理问题可以借助数学工具来解决。用数学函数图像可以描述物理规律,如用曲线描绘出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将一次函数应用到物理实验中的控制变量法,归纳出电阻与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在教学中将物理问题用数学技巧来解决,既能使学生掌握解题技巧,同时又能促进物理知识的掌握。

2.建立物理模型,解决问题

空间关联性指的是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对于那些比较抽象的问题,教师通过建立物理模型进行教学。在学习有关杠杆的有关知识时,教师在木板上钉若干铁钉,问学生:“可以用手将它们拔出来吗?”当学生发现不能时,告诉同学们可以借助的工具有木块、老虎钳、羊角锤与起子,让同学们动手实践。之后老师也示范了一种办法,老师用了一根硬棒,且在撬起的过程中这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绕着一个固定的点转动,然后让同学们进行模仿,并告诉同学们硬棒就是杠杆。为了验证同学们是否真的掌握了杠杆的相关知识,教师让同学们列举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杠杆工具,同学们列举出:指甲剪、开瓶扳手、起子、羊角锤等。通过举例可以看出,同学们是真的掌握了杠杆的相关知识,由此可见,建立物理模型是比较有效的解决物理抽象性问题的办法。

二、使用实验教学,增强教学有效性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主要的身份是组织者与引导者。对于物理教学中比较抽象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做实验的方式来帮助同学们理解。物理实验是对物理知识的探究,是对物理结论的检验方式之一。在利用物理实验进行教学时,教师通过对实验原理的讲解,让同学观看教师实验,从而理解较为抽象的物理知识。例如,在学习电路的有关知识时,教师通过在同一电路上演示串联与并联所导致的不同现象,来帮助同学们理解串联与并联的区别。同学们还可以通过观看教师实验,了解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电路图的画法。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是一种更直观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同学理解物理教学中出现的抽象问题,如“小孔成像”“纸盒烧开水”等。

三、应用信息技术,认识问题本质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充分利用好多媒体和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同学们解决物理教学中的抽象问题。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有效利用多媒体与信息技术可以将抽象的物理问题更直观地展示在同学们的面前,让同学们能够准确把握问题的本质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例如,在讲述大气压强的存在这一结论时,马德堡半球实验是最好的例子。老师通过多媒体技术,从网上下载了与本节课有关的视频,组织学生一起观看,通过对视频的观看以及教师的讲解,同学们明白了大气压强是真实存在的。通过观看实验步骤,学生们理顺了实验过程,总结了物理规律,解决了物理中的抽象问题,提升了学习效率。

物理本身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解决物理教学中的抽象问题,还能增强同学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多学科整合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教学方式促进了学生的均衡发展。信息技术教学紧跟时代步伐,是解决物理教学中抽象问题的一大主力军,根据不同的抽象问题采用不同的解决办法,有效解决物理教学中的抽象问题。

作者单位 山东省神木市第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