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孩子们学业内容加深。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中,主要学习动词的运用。比如“披着”“露着”“鼓着”等等。

经过精心而详细的备课, 我将课后题融入课文中,带领大家分析字词,探索它们的运用,尤其是课本中提到的动词的运用。当时的我,正在全身心地引导孩子思考怎么用它们,同学们正在静心思考生活中什么时候能用到这几个词语的时候,一个不和谐镜头让我想爆发:只见坐在靠窗边薛同学根本没有思考,而是跟他同桌“眉来眼去”,还那么开心地用手指着前方。我顺着孩子的手指望去,一股清凉的“妖风”将教室最前面绕成疙瘩的窗帘吹得鼓起一个大包,仿佛一个微型帐篷一般,在教室里荡来荡去。而发现这个现象的薛同学看着这个场景,脸上明显憋着一股想笑不敢笑的劲儿。

“这个臭小子,不好好上课,还在这找乐儿,看我怎么收拾你!”当我跨过两步转身想抬手过去 “收拾”他的时候,孩子的表情被吓住了:脸涨得通红,身子微斜,眼睛瞪圆,仿佛要躲避一场暴风雨!而我,手举在空中,在心疼孩子的瞬间滑向了窗帘:“大家快看,薛同学帮我们发现了这个场景,这不刚好是个动态的有趣场景么?” “谁能用动词说一句话,让这个画面动起来?”

教室里顿时热烈起来, 大家七嘴八舌,有说有笑。我已经看到有几个孩子面对这有趣的场景跃跃欲试,而刚才紧张的薛同学,眼睛一下子红润起来,红着脸,低着头,脸上挂着一种难以表达的表情。我微笑着看着他,用眼神真诚地向孩子的心灵道歉,一直到他再次抬头看我为止,孩子胆怯的眼光碰触到了我的微笑,他坦然了很多,抖抖双肩,坐得更端,瞬间也投入了积极思考。

有同学举手,“毕子桢,请你说。” 毕子桢站起来,边用手比画着边说:“一阵风吹来,窗帘飘了起来,像在那里跳舞。”教室里顿时传来赞许声。“很不错啊,小伙子,你不但用到了动词,还用到一个修辞手法,叫做拟人”我把大拇指送给了第一个发言的毕子桢。“还有谁来挑战一下?”我继续启发。坐在我们班最后一排的蔡世瑶小丫头也举手:“风吹进教室,系着疙瘩的窗帘中间被吹起一个大鼓包,就像一个摇篮一样在教室里荡来荡去。”多贴切的比喻啊!我为孩子们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感到欣慰!

铃铃铃……下课了。虽然课后题没有按计划完成,但是这股有魅力而及时的秋风,吹走了我的“凶神恶煞”,也帮我避免了一场伤害童心的风波;更要感谢这股清凉的风,让孩子们学会了观察“动的状态”,学会了运用动词描述场景,更让我的孩子们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与喜悦!

秋季,是个丰收的季节,也是孩子们成长的蕴藏期。我愿继续努力修炼,与我们蒲公英孩子们在“爱”的氛围下共成长。

责任编辑:尘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