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是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素养的关键课程。在传统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采用口头讲授地理知识的方式展开教学,学生很难形成空间意识,对地理知识的认知也比较肤浅。因此,教师要创新教学情境,给地理教学带来丰富活力,为学生地理思维启动增添动力。通过多元教具、生活案例运用、新旧知识对比,从不同视角展开教学情境创设,学生在灵活、真实、科学的情境中,立体感知地理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全面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一、多元教具运用,凸显情境灵活性

教具模型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了多样选择。教师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教具,当遇到抽象地理问题或者动态变化现象时,教师灵活创设教学情境,向学生呈现直观、形象的地理信息,使地理知识“活”起来,学生快速动起来,自觉进入到学习情境中,教学效果自然提升。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认识地球》一节涉及知识点较多,且比较难懂,教师口头解读,学生认知难度较大。因此,课堂教学时,教师利用地球仪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创设教学情境,先利用多媒体的视频功能,为学生呈现运动的地球,让学生观察地球的形状和颜色,引发学生探索地球的欲望。接着,给每组学生一个地球仪,地球仪是仿照地球的形状制作的地球模型,便于学生认识地轴、两极、赤道等,使学生对地球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特别是在有关经线、纬线教学时,学生就能通过观察地球仪清楚得出分布和变化规律,为学生进一步灵活运用知识奠定基础。

多元教具的应用,使教学情境创设灵活多变,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强,学生从不同角度获取生动地理知识,对所学知识的认知更加深刻,以顺利启动学生的地理思维。

二、新旧知识对比,提高情境针对性

地理知识并不是割裂存在的,而是前后紧密相连的,学生要在新旧知识相互作用下,才能不断进步。这说明在教学情境创设时,教师要考虑知识的关联性,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创设适合度更高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产生好奇或者疑问,主动进行知识的迁移,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教学情境创设收到良好成效。

如香港和澳门都是我国的特别行政区,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联系和差异,学习《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一课时,教师采用对比联系的方法,使学生更深入认识澳门经济发展的特点。学习完澳门地区有关的知识后,进入拓展延伸环节,教师利用课件展示香港和澳门的对比信息,比如组成、气候、经济特点等,创设图片或视频情境,让学生使用表格进行归纳,并利用分析香港成为国际经济贸易中心的方法,理解澳门旅游业发达的原因,从中找出香港和澳门发展的联系和不同,领悟特别行政区与内地经济的相互促进关系,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教师利用新旧知识对比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情境针对性,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确保学生将澳门和香港相关知识的顺利内化,使学生逐渐走进知识核心。

三、生活案例应用,提升情境真实性

初中地理教材内容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在课堂情境创设时,需要考量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经验基础,这样才能创设出更贴近学生生活的高品质情境。教学情境创设时,教师精选生动的生活案例,注重与学生生活对接,有效提升教学情境的真实性,学生感觉更为亲切,在真实的情境中感悟知识,地理综合能力获得发展。

学习《中国的气候》相关内容时,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特殊天气较多,教材中涉及的相关知识点非常全面。在学习寒潮、梅雨、台风和水旱灾害时,教师引入生活实例,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加深学生对气候灾害的认知。洪涝和干旱是影响我国最大的气候灾害,课堂进行时,教师播放2017年东北地区洪涝灾害视频和2017年烟台干旱导致水库接近干涸、地面干裂、庄稼枯萎的图片,突出洪水、干旱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情境真实,触目惊心,不仅拉近了地理知识与生活的距离,而且激起了学生探究水旱灾害成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防灾减灾的意识。生活实例融入教学情境,使学生认识到地理来源于生活,课堂教学更有魅力,学生真实感知地理知识,教学效果显著。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其自身特点,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应观照多方因素。教师立足学生实际,利用新旧知识对比、多元教具的使用、生活实例应用,对教学情境做出合理设计,找到教材和学生思维的连接点,给学生以必要的引导和启迪,促使学生地理学习进入良性轨道,全面提升课堂教学品质。

作者单位 甘肃兰州市第六十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