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学习是促使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通过自主探究学习资源,与同伴交流与合作,完成一系列的项目或任务,从而在新知建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协作等方面综合提升的学习活动,最终促进终身学习技能和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自主学习是通过学生独立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达成学习目标。通过项目学习活动形式开展自主学习,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学习资源,自主学习知识和寻求问题解决方案。

由于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被动式学习方式,习惯于坐等教师全盘细致地讲授教学内容,由此导致学生在自主阅读学案的过程中,阅读效率不高,缺乏主动探寻问题解决方法、获取相关知识的意识。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力

在传统的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理念中,教师往往会根据难易程度分步骤将知识体系逐一呈现在学生面前,然后通过综合性的练习或实践活动整合所有知识,达到建构知识体系的目的。但是在基于项目学习的自主学习活动中,这种先分支后整体的学习方式,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缺乏目标导向性,只能被动跟随教师“向前进”,从而失去学习兴趣。

例如,在项目学习教学实践初期,教师按原有课程体系将分知识点的学案资源提供给学生进行学习探究,学生表现出来的学习状态却是不愿动脑和没有动手实践的意识。

针对这个问题,教师结合项目主题设计了分功能学案,从学生要处理的问题着手,设计解决问题的整体方案,明确各个知识点与相应问题的关联性。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案中,学习相关知识点,每完成一个知识点的学习,都会有向成功迈进一步的感受,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最终通过整合各个知识点实现了问题的解决。

这种从项目任务出发,以整体方案的设计为起点,到分知识点的学习,再回归问题解决的学习过程,能够引导和激励学生继续学习。

2.保证自主学习的时间,创建自主学习的氛围

无论是学科范围内还是跨学科的任何一个知识点都不是孤立的,因此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会将已有知识与学案上的新知建立联系,进而实现知识的迁移。这种迁移在自主学习的初期阶段,对于习惯了传统讲授式教学的学生而言是比较困难的。但是教师一定要信任学生,要沉得住气,学会把课堂交给学生。当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深入思考问题时,才能真正实现知识的内化,达到知识的迁移。教师在这个阶段,需要为学生搭建符合学生需求的自主学习平台,收集他们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按难易度进行分类。对于简单问题,提示学生再次认真阅读相关学案资源或以同伴交流的方式解决,而对于一些学案资源中没有的知识性问题,则鼓励学生先通过网络检索方法尝试解决,最终教师进行引导性的答疑解惑。

3.让学生自己辨别正误,从中找寻规律

哲学家黑格尔认为错误是到达真理的必经环节。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过程。对错误的反思可以培养学生思考、质疑、批判和探究的能力。 在知错、辨错、纠错中探寻规律,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消化知识,还可以激发创新思维。学生在动手实践项目任务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教师要善于利用错误,引导学生结合学案资源,开展自查、互查、纠错、反思等活动,形成错误反馈资源,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思考错误对生成结果产生的影响,寻找修正错误的方法。在不断的试错和修正中,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增强了对错误的洞察力,实现了对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掌握。

项目学习是促进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方式之一,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是放任不管,任由学生随心所欲的 “自主学习”,而是要根据项目任务,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自律、自控、自主地探究学习资源;有效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习真正成为创造性的、有真实意义的过程。

作者单位 山东省莲湖教师进修学校 青岛市西电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