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从工匠精神的内涵、由来出发,阐述了培养工匠精神对发展职业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的重要意义,提出了职业院校培养和弘扬工匠精神的途径。

【关键词】职业山东智顷数位学习 工匠精神 培养和弘扬途径

工匠精神的内涵

关于工匠精神的定义,社会各界均有不同的表述,但其基本内涵却是一致的,即工匠精神是一种追求精益求精、独具匠心、尽善尽美的精神状态。它是用心活、用心干、用心经营、用心诠释人生的职业理念,是职业精神的极致体现。

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最为人们称赞的特征,是工匠一直信奉的精神理念,是对产品精心打磨、专心雕琢、用心制造的职业态度。独具匠心是工匠精神最能迸发活力的一面,工匠所追求的创造性精神,是对技术工艺革新、产品推陈出新的不懈追求。尽善尽美是工匠所追求的理想,是他们在打造产品过程中赋予产品的那种不可替代的艺术底蕴和工艺价值。

可以说,工匠精神表现在产品上就是产品的质量与信誉,而产品的质量与信誉又是产品生产国的民族尊严与国民素质的体现。

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

1.培养工匠精神是实现强国战略的必然选择

纵观瑞士、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无不是以全新的创造、精湛的技术和优质的产品著称于世。其实,在这种盛名之下的是这些国家的企业与员工对质量的精益求精、对制造的一丝不苟和对完美孜孜追求的工匠精神。可以说,工匠精神让日本成为了全球拥有超过200年历史的企业最多的国家;让德国结束了剽窃设计、复制产品、伪造商标的屈辱历史一跃成为了质量强国;让丹麦从农业、农村小镇中孕育出了一大批处于全球领导地位的著名企业。

由此可知,强国必先强“质”,即中国的企业要把追求精益求精、质量至上的工匠精神作为他们生存、发展和壮大的推动力,着重打造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和质量上乘的产品,让中国“质造”成为中国的名片。唯有如此,才能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完成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战略任务,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业。

2.培养工匠精神为职业院校发展指明方向、树立标杆

实现我国由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战略的任务,其关键在于我国拥有一大批以质量和信誉著称的世界知名企业,而这些企业需要拥有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一线劳动者。职业院校的毕业生作为企业一线劳动的主力军,他们必然是被要求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可以说,工匠精神虽然体现在企业当中,但是这种精神的培养却落在职业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上。所以,职业院校不仅要承担起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岗位能力的重任,更要承担起为企业和社会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精益求精的职业人精神和勇于开拓创新的职业人品质的优秀劳动者的使命。

唯有这样,职业院校才能真正承担起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战略任务,培养能工巧匠的时代使命,也真正明确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和发展的目标。

3.培养工匠精神是职业院校学生成就职业理想的助推器

从学生走入职业院校那天起,他们就开始编织着自己各种各样的职业理想,希望自己毕业后步入社会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然而支撑学生最终战胜困难险阻成就职业理想的却是精益求精、持之以恒、脱俗严谨的工匠精神。正是因为具有了工匠精神才使学生能在心浮气躁,追求“短、平、快”带来的即时利益劳动中,平心静气、苦练技术,不断超越,从而树立起对职业的敬畏感、对工作的执著心、对产品的责任感,成为一个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求产品与服务的完美和极致的人,为最终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奠定坚实的基础。

职业院校培养工匠精神的途径

1.职业院校设立蕴含工匠精神的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方案

(1)让工匠精神成为思想政治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的重要内容

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融入对工匠精神的内涵与历史由来的解读,特别是对中国古代工匠的优良传统、中国传统工匠精神带来的民族荣誉感的解读。还应对日本、德国、丹麦等国弘扬工匠精神带来国民素质提升与企业振兴的优势进行阐述,让学生理解工匠精神是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也是国家强盛发达的推动力,具有深远的价值与意义,从而进一步将工匠精神内化为职业精神。

(2)将工匠精神的培养贯穿专业课程教学全过程

专业课教学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在专业课学习与实践训练过程中,学生能切身体会到行业要求、行业规范,并且他们被按照企业员工的工作标准进行培养。专业课教师将工匠精神融入专业课教学的目标与内容之中,且把敬业、专注、创新作为学生实训考核标准,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与实践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工匠精神的精髓,认同工匠精神的理念,从而萌发严谨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

2.企校联合共建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是解决中国制造向中国“质造”转型关键时期,是在技术、工艺、创新等方面不断突破的关键一招。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学徒招工与现代职业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充分融合,学校与企业、教师与师傅联合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关键就是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正如香奈儿公司“御用”鞋匠马萨罗说:“一切手工技艺,皆由口传心授。”所谓“心传”就是师傅对徒弟进行的内在精神熏陶和无形的心理传递,通过师傅与徒弟共同生活、一起工作、相互讨论与钻研的过程中,师徒两者之间进行心理的传授与领悟。所以说工匠精神最好的传递途径只能是情感交流和行为感染,这就是我们倡导现代学徒制的价值所在。现代学徒制能让企业名师巨匠与学生建立师徒关系,保证师傅在生活与工作的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教会学生干活技巧,培养学生对技能的执著性,对职业的敬畏感,对品质与质量的责任感,让工匠精神植根于学生的灵魂深处。

3.校企联动打造精益求精的师资队伍

(1)校企合作共育“德技双馨”的教学队伍

职业院校的教师需具备高深的理论知识、精湛的技巧和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在学习和生产中感受到工匠精神的魅力,品味出工匠极致的用心,折服于工匠精湛的技巧,从而自觉地在学习与生产中追求工匠精神的真谛。但职业院校的教师这种精湛的技巧和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只有在企业的劳动中才能获得。所以,校企合作要共同推动职业院校的教师下企业,让他们通过劳动锻炼自己的技能、锤炼自己的品质,成为“德技双馨”的能工巧匠,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感染学生,承担起工匠精神践行者和传承者的重任。

(2)企业派遣能工巧匠充实教学队伍

一国生产的产品质量是该国民族的尊严体现,而一个生产优质产品的企业关键在于拥有了一大批精益求精的工匠。这些工匠用自己的技能为企业创造巨额财富的同时,更用自己的品质铸就了企业的无价声誉。所以,具有工匠精神的员工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力量源泉。合作企业要获得这种员工就要积极参与职业院校的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活动,派遣企业的能工巧匠担任职业院校学生实习期间的指导教师,教授学生干活技巧,挖掘学生职业潜能,培养学生敬业精神,让追求专注、敬业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内化为学生的职业品性,从而造就一批懂技术、能钻研、善创新的企业技术骨干,推动中国企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质造”转变。

4.职业院校应打造孕育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

工匠精神是职业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的灵魂,对职业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工匠文化应该成为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邀请能工巧匠走进校园

职业院校通过邀请知名工匠人物进校园作报告,与学生座谈、对话,向学生展示实操绝活等,让学生了解工匠们的成长历程,感悟工匠们的职业态度,感受工匠精神的独特魅力,形成学习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

(2)举办各种宣传活动

学院通过设立工匠精神宣传月开展我国知名工匠的事迹与精神宣传,让学生将工匠精神内化为一种日常习惯。通过编制工匠精神宣传手册、制作工匠精神宣传展板,利用校报、校园网、官方微信、微博等宣传途径传播传统工匠人物事迹,全面立体地弘扬工匠精神,营造人人谈论工匠精神、学习工匠精神、践行工匠精神的良好文化氛围。

在职业院校中培养和弘扬工匠精神,是我国实现强国战略的需要,是企业与职业院校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实现职业理想的需要,因此职业院校有责任也有义务采用多种方式来培养和弘扬工匠精神。

参考文献:

[1]王丽媛:《高职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职教论坛》2014年第22期,第66-69页。

[2]王婷:《浅谈高职院校的工匠精神培养》,《研究探讨》2016年第3期,第292页。

[3]孔宝根:《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践途径》,《宁波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第53-56页。

[4]王新宇:《“中国制造”视域下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探析》,《职业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研究》2016年第2期,第14-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