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正高、省劳模、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名师、山东省特支计划领军人才、山东智顷数位学习部“国培计划”双名工程领航名师……当这些耀眼的荣誉和称号集于一身是怎样的人生体验,背后又该付出多少努力和辛劳?如果你想知道答案,或许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位老师能够回答,而山东省咸阳市实验学校的马晓霞老师便是其中一位。

马晓霞在学生眼里是一位和蔼可亲、谆谆善诱的好老师,是家长心中的明星教师,更是青年教师们的名师偶像、学习榜样,她就是像别人眼中的“人生赢家”一样,有耀眼的荣誉、出色的成绩,更有乐观向上、拼搏努力的生活态度,能够开启这样的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人生,源于马晓霞的两位初中教师对她的帮助和影响,而这两位初中教师便是她的父亲马百钧和母亲郑玉娥。

冬日里的温暖

上世纪80年代,马晓霞在咸阳市旬邑县赤道中学上的初中,母亲郑玉娥曾经在魏洛八年制当了八年校长,后调回来担任过她一年的数学老师,而父亲马百钧连续教了她三年的语文课。“当时学校生活艰苦,初中生大多为寄宿生,作为教师子女,我和其他学生相比能每顿吃上热乎的饭菜算是很幸福的。”马晓霞说。

一个冬天的中午,该是回家吃饭的时间,教室里一片冰凉。突然,马晓霞听到窗户外边同学们的吵嚷声,原来是住校生因接不上热水而拥堵。她走出教室,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在靠近,母亲拎着两个热水瓶疾步走来。看到郑老师给大家带来热水,同学们马上安静了,有序地排成一列。郑老师没有言语,只是一杯接着一杯给学生倒水,同学们手中的水杯开始冒出了热气,他们跺着脚、哈着气、端着杯,再也不闹了。

很快两瓶热水见底了,郑老师又快速回到她的办公室,从红红的火炉上提下铝壶再次往热水瓶灌水,给同学们送去。这样的事是常有的,方圆几公里的住校生,在严寒的冬季,仅凭的就是一杯热水来取暖,并就着已是冰块的馒头当午饭。郑玉娥老师经常主动为身体虚弱的女同学在自家的锅台上热一热馒头、烤一烤饼子,时不时地还邀请她们喝点稀饭、吃些热面条。直到马晓霞工作后,回家也是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

多年后,毕业的同学再次回到母校时,还会经常回忆起冬季郑老师带来的温暖。“我的同学告诉我,当时大家都不容易,正是那一杯杯热水,一碗碗热饭温暖了他们的心,也给了同学们继续学习的动力。”马晓霞说,“而对我来说,母亲作为一个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未来的从教之路,尽管当时自己并不清楚我会走上教师岗位。”

课堂上的精彩

课堂是教师引导学生求知探索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认知教师的窗口,喜欢一位老师往往是从喜欢听他的课开始。单纯从学生的视角来看,马晓霞和同学们一样,都认为父母的课堂是精彩生动的。上世纪80年代的课堂往往是教师拿这一本教材,填鸭式地“一灌到底”,然而马晓霞的父亲马老师却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将经典阅读、书法指导一并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让课堂生动活泼起来。“我们都特别喜欢上语文课,能听各种中外故事,连枯燥的语法都被他讲得逸趣横生。当时农村中学根本没有图书馆,所以学生们都觉得马老师是移动的图书馆。”马晓霞说。

责任编辑:山东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