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之后,中小学教材有了较大选择的余地,在教材的使用及教学的安排上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参考。以小学低年级写作起步为例,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所使用的教材为北师大版。该教材对写作起步的处理较为简单,一、二年级没有任何写作的基础练习,从三年级开始要求学生直接写成段的文章。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教师不了解生情,对学生习作要求过高,很可能导致学生在写作初期的畏难情绪,阻碍其写作能力的发展。因此,笔者认为,使用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时,可以参考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二至三年级的习作编排内容,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练习习作。经过梳理,我认为:结合小学语文不同版本的教材,低年级小学生写作能力养成的方式主要有以下特点:

以具体的图画促进学生写话,贴近形象思维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人脑对于图片等形象信息的记忆能力是语言文字的1000多倍。教师在习作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处理好这些图画,对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丰富联想能力、激发求知欲等帮助很大。

(1)看图写话。在学生入学后的低年级段,教师常常对学生进行看图说话训练,以直观的图片为媒介,要求学生把画面中的内容完整准确地表达出来。这是利用直观的图片作媒介来激活学生头脑中的“经验”图片,以此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静止的画面成为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载体。随着年级的升高,开始由观察到说话,再到写句、段,最后写完整的文章,螺旋上升,步步推进。从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看图说话,要求学生根据“自画像”和景色图片写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之前,往往先让学生说一说图意,再进行写作,这符合学生的习作转换心理。学生看图写话、习作的过程正是根据图画内容,结合已有经验进行自我建构、自我完善的心理流程。

(2)先画再写。语文习作教材的“图文”课程,顺应“图文化课程文本”的要求。图以文生辉,文凭图增色,两者相得益彰、浑然天成,既能丰富课程文本的内涵和阅读方式,又能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在大众传媒时代,培养学生的图像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视觉素养显得尤为必要。

(3)边画边写。如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习作 “多彩的秋天”,需要学生动脑又动手的“添画”习作比较容易激发儿童的“补美”心理。学生添画的过程,也是其构思与琢磨要描写的对象的过程,学生把自己观照到画中的各种景色中去,无疑是趣味写作的开始。

从模仿起步,提高写作指导

儿童习作,要经历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小学语文教材上的课文,都是经典之作,不乏名家名篇。北师大版教材中,更是有许多优美的文章。所以,习作的起步教学,一定得依托课文,让学生熟读,精选佳段背诵,去感受课文语言的精彩,去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依托课文就好比是给刚学走路的孩子一个扶手,使之少摔跟头,尽快学会走路。这样的起步可以使学生少走弯路,避免学生犯许多不必要的写作毛病,从而提高写作指导的效率。

虽然学生口头语言已有了相当的积累,但要他们用准确的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毕竟还有较大困难。在平时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学生虽然能按要求写出很长的文章,但是口语化的现象非常严重。实践证明,从模仿起步能在理解与表达、学习与运用之间架设起一座桥梁,从而大大降低起步作文的难度。因此,教材专题中大都安排了例文。例文多用的是孩子的语气,写的是孩子的生活,抒发的是孩子的感情,且篇幅短小,格调清新,使学生读了倍感亲切。

在“趣”上下工夫,保护学生的写作欲望

在习作教学中,尤其是起步阶段,一定要采用多种手段去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事实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产生热爱,热爱能创造奇迹。学生对感兴趣的人、事、物总是观察得特别细,那么我们在习作教学中就抓住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引导他们去仔细观察,指导他们有顺序地写具体。

对于话题的选择,要在“趣”上下工夫,把题目命到学生的心坎上,学生才会童心闪烁,文采飞扬,焕发生命的活力。教材的习作题目比较普通,我们可以更换题目,为学生设置有趣的习作练习,有趣的话题自然能引起学生探寻的欲望。学生天生就是一个幻想家,他们脑子里装着道不尽说不完的奇思妙想。给孩子们一个话题,他们的思路就会向外扩展,以活跃灵动的想象,海阔天空的思想,创造出五光十色、绚丽多姿的空间。富有启发性与想象性的话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此时的习作已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契合心灵需要的方式。还要提倡学生自主拟题,让学生做喜欢的游戏,做了写;看精彩的节目,看了写;让学生写诚实的话;写自己想写的小故事、科幻作文……注意引导学生从最真的心灵体验出发,给予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自由自在地想,无拘无束地说,挥洒自如地写,有创意地表达自我个性。

要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关键在于选材,要找准突破口,找准学生的兴奋点。学生亲身经历过的,感受过的,感兴趣的,写起来就比较容易。在学生的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太多了,关键是老师要善于去发掘,只要我们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学生是能写出好文章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感知是学生获得习作材料的主要来源,也是写好习作的基础和前提。观察练笔范围广,形式多,对学生认识事物、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有着深远的意义。

教给学生观察感知的方法,选择好观察对象。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写起,如:书包、储蓄罐、小玩具等,让学生知道观察要有目的,有重点,有顺序。以“文具盒”为例,在指导观察中,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看、听、闻、触,让学生按从外到里的顺序,仔细、具体观察文具盒的特点,详细描述文具盒的形状、图案、内部结构和作用。指导学生自觉地、有目的地从一般的“看”上升到真正的观察,帮助学生把个别、部分的认识加以综合,把各部分综合起来说。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观察方法,就能举一反三。

说真话,求真言,写真情

语言与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在习作中,倡导向生活开放的习作素材观,指导学生习作要重视生活这个源头活水,从生活中去摄取,学生的习作就不会坐而论道,闭门造车。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利用孩子爱玩的天性,引导他们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余活动中选择习作素材,让他们在游戏中完成习作。组织内容丰富的班队活动,如参观、游览活动、智力竞赛、问答比赛、辩论会、小记者采访活动、文娱表演活动等。教师抓住这些机会让学生进行习作练习,只要学生玩得开心、玩得高兴,就会写得轻松,写得愉快。学生动笔的机会和创新的机会也就多了。

“自主写作”是习作教学改革的新理念。所谓“自主写作”就是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然后将自己观察和感受的所得形成语言文字。学生走到广阔天地自由呼吸新鲜空气,看到广袤天宇下的大千世界,极大地愉悦了身心,在充分感受自然美的同时,获得了对周围世界的许多新鲜美好的印象。这样,学生写出的习作就有血有肉,情真意切,个性凸现。

如何指导学生说真话、写真情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给学生松绑;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培养情感(离开生活,作文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生活,才是永不枯竭的写作源泉。);提倡大量阅读,丰富学生的思想内涵,增强他们的人文素养;选择学生喜欢而又切合他们实际的文题;教师亲自“下水”示范,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作为教师,就要为学生千方百计地创造趣味的、欢快的、充实的创作环境。习作教学的全过程应该是活泼自然、生动有趣、色彩斑澜、情韵十足的生活图景,而不应该是搜肠刮肚、纹尽脑汁的苦差事。我们应该让学生享受到真正的习作生活,给他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自然舒爽的习作环境,使他们的创作才能得以痛快、潇洒地施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