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课上多数学生只听课,不记课堂笔记,久而久之,这一部分学生在上课时开小差、注意力分散,从而导致成绩下滑;还有一部分学生在上课时想记笔记,但是他们不清楚该如何记,记什么,记的笔记就像流水账,失去了笔记应有的功效。鉴于此,应在数学课堂上对学生课堂笔记的记录格式、内容、使用及管理等进行全方位指导,促进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记忆,使所学知识系统化,复习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为学生的良好发展提供帮助。

一、记数学课堂笔记的意义

1.记笔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由于年龄的原因,七年级学生身心发展并不健全,上课注意力集中往往只有十几分钟到半小时。有些学生表现为多动、注意力分散。由此可见,光听不记则有可能使注意力分散到学习以外的其他事情上。要想在听课的同时不开小差,我们要求所有学生要跟上老师的讲课思路,记好数学笔记,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的内容上,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2.记笔记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开发智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如能通过提出问题来学习,将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转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在记数学笔记的过程中,把疑难的或上课没搞懂的问题,及时记录在笔记本上,便于课外探索、交流,及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实现了“问题教学”的延伸。

3.记笔记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数学课堂笔记不是简单课本内容的搬家,写的过程是深入思考的过程,是一个提纲挈领,归纳整理的过程,是学生独立获得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课后学生在整理时,补上该记而没记的内容,使知识系统化;更正课堂记录不太准确的用词;添上自己的学习心得、见解等。由此可见,借助数学课堂笔记,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转变,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记数学课堂笔记应注意的问题

1.笔记要系统化、条理化。

有的学生因为书写速度较慢,课堂笔记往往丢三落四,有时记录的顺序也会颠倒,笔记缺乏系统性、条理性。所以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后及时整理,课后笔记是课堂学习的延伸,课后笔记要求学生结合书本内容和课堂笔记进行深加工。

2.笔记要完整、不缺项。

要求学生在整理笔记时首先是把课堂上没有记下来的内容补充上。如例题的一题多解,老师在讲重点例题时,通常在黑板上只板书一种解法进行详细讲解,其他解法往往都只是简单分析,所以有时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听懂,但听懂到会做还需要一个过程,也就是说听懂不一定会做。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后及时把上课老师讲过的各种解法及时补充完整,及时落实当堂课的知识点。但是,完整并不是繁琐,仍要求简洁,中心突出,内容精炼。另外笔记中的各个项目要齐全。例如:我们每节笔记后面都设计了错题集,这就需要学生课后把课堂上出现的错误、问题及时整理、进行错因分析,然后给出正确的解法。好多学生不太重视这一流程,偶尔出现空白现象,殊不知落实这项工作将是多么宝贵的财富。

3.笔记要留出副页。

笔记要留出副页,副页的内容,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学生在家预习时发现自己看不懂或知识遗忘的内容,或预习中产生的个人想法或体会,这些内容都可以记在副页上。我们要求学生在预习时把自己的困惑用红笔写在笔记上。②上课在做练习题的时候,学生即使听懂听会某个概念或定理了,但是一到具体应用时也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例如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学生都会回答被开方数大于等于零。但是在做题时有的学生就把等于号丢掉了。所以这些容易犯的小错误,就要求学生在副页上及时用红笔写下,以便提醒自己。另外听课时产生的灵感也要及时写下来,便于课后整理。③学生自己都会拥有一些课外参考资料,对此学生也可从课外资料上摘录对学习有用的内容,整理在笔记本上。这样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为课堂笔记增彩增色。

总之,整理笔记是把知识深化、简化和系统化的过程,带有浓厚的个人特色,而不是课本的复制。课堂上出现的灵感、疑问、创新思维要用数学语言表述出来,写在笔记本上;还要总结整理所记内容的布局,是采用结构式、网络式还是图表式。这就对学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也培养了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