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对错的选择

放寒假前一周,教龄快10年的刘莉莉经历了中教一级职称评比,今年学校让所有参加评职称的老师都现场备课、讲课,对于在行政岗位工作的她来说,已经离开讲台快2年了。“听到要讲课,我心里别提多紧张,要是一直在一线教学岗位,我肯定不担心,幸亏平时没有放下专业,还在阅读一些学科书籍,从接到通知到上评审场,我一直在看书看优质课视频,还好最后上课发挥不错,成绩也不差,算是能让自己过个安稳年。”刘莉莉说。

由于丈夫工作忙,孩子无人照看,老人也需要照顾,刘莉莉在两年前主动申请从教学岗转到行政岗,工资少了,但不受课表限制、不用看早晚自习就能接送上教育技术的孩子,然而现在的职称评定政策越来越倾向在一线教学的老师,这对才30出头的刘莉莉来说,为家庭的“牺牲”,影响了自身成长的脚步,以后的职业道路又该好好规划了。

“以后等孩子大了,我还想再回到讲台,现在就要坚持学习,否则就会被讲台和学生淘汰。不仅是因为职称评定倾向一线教师,关键是在讲台上能带给我和学生一起成长的感觉。”刘莉莉说,“说实话,上课比办公室工作更有挑战,也费精力,但总觉得只有30多岁立稳讲台,我到40才能不惑吧!”

在行政岗工作的刘莉莉除了每天完成繁杂的办公事务,还利用空余时间整理校史档案,与一线教师合作完成课题研究,主动听优秀教师的公开课,她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向上成长的姿态,也是一位青年教师应有的工作态度。

与刘莉莉不同的是,在一线任教的李艳看重自我成长的原因更多的是来自对整个家庭未来的规划。丈夫自2016年参加省公务员考试,从县城调入了省城工作,最多一周回县城一次,而生完二胎的李艳和丈夫更多考虑的是两个孩子未来在哪里接受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整个家要不要搬到省城去?要入住省城,那自己就得放弃公办教师的编制,放弃现在稳定舒心的工作,而要顺利应聘到省城学校,如果获得省市教学能手称号或职称高一点会更容易一些。所以,在产假还没有结束,李艳就主动申请在新学期尽快回到讲台,参加各类培训学习。

“或许你觉得我这样做很功利吧?如果让学校知道我以后想去省城工作,那领导对我的态度肯定也就不一样了,可为了一家团圆,为了孩子更好的发展,我通过自己的努力提升自己,为实现家庭未来的规划做好铺垫,吃再多的苦,我也觉得值。”李艳谈到,县城很多老师的孩子,都是在本地上完小学后在市里或者省城上初中高中,为了照顾孩子,老师们也就想办法调动工作陪读,或者每周来回跑。

“牺牲”背后的蝴蝶效应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30-40岁是一个教师职业生涯的黄金时期,然而成家的他们不同于20多岁才毕业的青年教师,他们“上有老,下有小”,自身的个人成长规划要和整个家庭的需要相结合,尤其是女教师,往往“牺牲小我,成全

大家”。

一些老师为家庭的个人“牺牲”,也让校领导觉得学校也在陪着“牺牲”。记者在不同场合听几位县城中学的校长都谈到过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学校一些教师的孩子非常优秀,如果在当地上中学肯定是实验班的“尖子生”,上清华北大的重点培养对象,但作为教师的家长往往喜欢将孩子送到省城重点中学上学。

这样的做法,造成了两类影响,一是让别的家长觉得学校教师对本校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不认可,也就创造条件让孩子去省城,当然这类影响不是优质生源流失的主要原因,但或多或少影响了家长们的选择;二是省城重点中学为了“挖”教师的孩子,也将身为孩子父母的教师同时“挖走”,很多教师为了照顾面临升学考试的孩子,避免两地奔波的劳苦,往往会放弃“公办编制”,而接受省城学校的“高薪”。让县城学校既没有留住优质生源,也丢了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

“老师为了家庭做出的选择,我们尊重他们的选择,也怪不得人家离开学校。学校能走多长,跑多远,关键在教师,教师的成长力就是学校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学校同教师一样期待着成长,也不断为教师创设成长的平台,但是真心不希望看到我们培养的优秀教师给孔雀东南飞了。”榆林市府谷县贵峁完小校长苏万亮说。

“获得更多的成长感”是很多教师新学期的心愿之一,职业生涯中每一个迈出的成长脚步,都没有对错,但却会产生或大或小的蝴蝶效应,将个人成长融入学校发展,两个成长步伐节奏相辅相成,是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人所共同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