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美德熏陶、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平台。小学生正处于价值塑造的启蒙期,他们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与帮助。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评价就是一种常见的推动因素,它旨在通过合理的评价方式来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正向的影响作用。在实践中,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以多种方式来对学生的品德课堂学习进行评价。

一、以激励为特征的评价方式

以激励为特征的评价方式,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聚焦于鼓励学生、激励学生的层面上。以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怎样与人相处”为例,这一堂课的主题是“赞美”,不同的学生显然有不同的表现。教师抛出来的这个话题,会有多种声音。教师虽然极力地鼓励学生在思考后,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但不一定每一名学生都有勇气在课堂上发言。因此,对于因为内向、腼腆、胆小、不自信等多种原因而不敢“有所行动”的学生,教师就可以通过口头激励的方式来评价他们。“你说得很好,真棒!”“表现很不错,要继续保持!”“这次有进步,下次争取更好!”当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课堂学习的评价更多是以激励为特征的,那么学生也更容易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二、以过程为导向的评价方式

教师可以尝试以过程为导向的评价方式,将对学生的评价由传统的分数或者结果调整到更多地关注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以小学三年级为例,开学伊始学生可能还沉浸在假期闲散放松的状态中,因此在最初几个章节的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可能还没有达到教师理想的预期。但是,渐渐地,当学生的精神状态逐步调整到规律性和紧凑性的学习状态时,学生们在课堂上表现得就越来越好了,颇有“渐入佳境”的感觉。具体到每一名学生身上,教师可以抓住学生在课堂上的进步来对其进行评价。如学期中某位学生在课堂上举手发言的次数明显比学期初要多,声音更为洪亮,眼神更为坚定,语言更有条理,精神状态更好,这些就是教师以过程为导向来对学生进行评价。

三、以认知为驱动的评价方式

以认知为驱动的评价方式,指的是学生通过学习,不论是在思想认识上,还是实践活动上,都能够比之前有提升,这种提升能够成为驱动学生不断努力的诱因。以六年级上册“我做志愿者”为例,在上新课之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聊聊自己对于“志愿者”这一身份的认识,“什么是志愿者”“志愿者是干什么的”“为什么有人要做志愿者”等。当教师将这一堂课的知识内容都讲完后,再让学生回想自己学习的前后,对于“志愿者”的认识是否有变化。通过这种以认知为驱动的评价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去发现自己在学习前后的成长,当学生自己能够感受到成长时,也会更容易地在学习中寻找到满足感和成就感。

四、以思考为内促的评价方式

以四年级下册“绿色小卫士”为例,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要激发学生的生态道德,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在课堂上,笔者分两部分教学:第一部分,由笔者发起,举出若干与该主题有关的事件、现象,如在课堂上播放环保公益广告宣传动画片、展示环境污染的图片、出示记录环境污染的数据等,邀请学生大胆地对笔者抛出的这些内容进行分析。第二部分,由学生发起,回想一下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有关污染的现象、行为,回想一下是否听说过与保护环境有关的社会公益活动、组织等,将自己知道的与大家分享一下。在这两个教学部分里面,不论发起者是谁,其目的都是通过抛出一个主题,让学生去思考、去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聚焦于学生是否开动脑筋去思考问题,而不是人云亦云或者毫无想法。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应当过于书面与单一,而是可以尝试采用以激励为特征的评价方式、以过程为导向的评价方式、以认知为驱动的评价方式、以思考为内促的评价方式,让每一名学生都可以在评价中更好地掌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