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决定了具体的教学效果。关于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已经有很多,针对本文讨论的“问题导学”来说,问题设置的目标是什么、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应如何设置问题、问题应在课堂的哪个阶段提出,都是教师在应用这一导学方法时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一、应用优势

初中数学课程中存在大量的理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照本宣科,那么学生就很有可能因为这些晦涩难懂的理论而失去学习兴趣。问题导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设置合适的问题能避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中存在的缺陷,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效提问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来说,基于提问所得到的反馈,更能体现学生的薄弱部分,教师也能根据这些问题进行进一步讲解。

二、实例研究

1.结合实际情境设置问题,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上文中已经提到,初中数学课程涉及到大量的理论知识,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学生的兴趣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可以将这些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结合起来,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例如:对于三角形的定义来说,三角形的三条边存在以下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条边;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差小于第三条边。对于这一关系,教师可以设置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在班级活动中,我们需要使用三根钢条组成三角形来进行装饰,但在组装过程中却发现一根钢条丢失,现已知两根钢条的长度分别为30厘米、10厘米,班长准备到附近的商店去采购,却发现商店中的钢条长度分别为10厘米、25厘米、50厘米三种,此时班长应采购哪种长度的钢条?这个问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的非常紧密,相比于教材中的文字定义来说更易于学生接受,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学生也能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内容。

2.根据课堂内容设置问题,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中,对教师的依赖程度过大导致初中生不能很好地掌握课堂内容。基于问题导学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中涉及的内容来设置问题,要求学生自主分析,当学生解决不了时再加以引导。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显现,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以“一次函数”的教学为例,在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教学时,学生第一次接触函数的概念很有可能难以理解定义中涉及到的自变量、因变量等概念。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设置如下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搭乘出租车时,行驶路程小于3千米时车费为9元,超过后的路程按每千米2元计费,问:某位乘客下车后共付费18元,那么这位乘客搭乘出租车一共行驶了多远?不难计算出行驶的路程应为7.5千米。当学生计算出结果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在这个问题涉及的数据之中,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同时,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使用函数的形式将两者之间的关系表达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自然掌握了教学内容,相比于传统的模式来说,这种方式更利于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解题过程中去。

3.根据教学目标设置问题,及时获取学生反馈。

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是保证教学质量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对于同一个班级内的学生,由于学生间基础不同,学习能力也各有不同,对于同一部分内容学生间的掌握程度自然也会出现差异。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可以依据教学目标设置问题对学生进行考查,及时发现学生掌握不够牢固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讲解。

以四边形的教学过程为例,在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进行系统学习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思考如何判定这几种四边形之间的关系,还可以要求学生用列表法进行分析。通过这样的考查,教师能全面掌握学生对某一模块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根据学生情况调整教学方案。

综上所述,“问题导学法”的应用能保证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