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斯多惠曾说过:“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着力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推理和验证等学习过程,让他们在自我发现、自我建构中获得数学学习的乐趣和信心。在推进小学数学课堂学习“过程化”的实践中,要根据小学数学学科特点与学生学习心理特征,充分发挥教师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精心设计学习活动过程,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推动他们的数学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升。本文结合笔者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化”中的一些尝试与思考,将点滴体会赘述如下。

一、 从“猜”开始,构建主观与客观的初步对接

牛顿曾经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大胆的发现。”新课标也明确提出:“学生应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从猜想开始,经历知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他们的数学直觉思维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教师把握学生的思维起点,激活学生的既有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将学生的主观思考与数学的客观实际对接起来,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为后续的独立探究与合作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面积单位》一课时,教师从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出发导入新课:(1)出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比一比谁的面积大?(2)根据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猜一猜有哪些面积单位?(3)根据你的猜想,你打算怎样表示各个面积单位的大小?通过上述过程,教师将学生的已知“长度单位”与未知“面积单位”连接起来,并用边长分别为1厘米、1分米……的正方形来感知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等不同面积单位的大小,启发学生自己“发现”数学知识,经历了从猜想起步、再经历模糊到明晰的认知过程,有效建构了面积单位这一概念。

二、 以“做”展开,实现具体与抽象的平滑过渡

在小学数学课堂“过程化”的教学实践中,以“做数学”的方式展开探究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样、更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让他们在直观感知中形成鲜明的知识烙印。这样的过程化学习方式,顺应了学生好奇、好动的学习心理特点,有助于他们集中注意力,增强参与感;同时,也实现了具体与抽象之间的顺利衔接,让学生在操作中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理解更透彻,掌握更牢固。

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角的度量》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做到手脑并用,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自主尝试,出示一个30°的角让学生用量角器分组展开测量。在汇报结果时,学生出现了31°、28°、120°以及119°等不同结果。教师适时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同的测量结果呢?让学生在初步体会测量误差客观存在的同时,对如何正确量角产生求知欲望。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正确读数、减少误差等方法。这样的动手操作方式,较好地将具体的操作实践与抽象的操作方法结合起来,融合了动态的操作与静态的思考,深化了他们对于角的特征以及度量的准确性的认识。

三、 凭“质”深化,凸显内涵与外延的本质差别

教师要紧密关注数学本质,在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将着力点放在刨根问底上,推动学生的数学思维不断走向深入,凸显内涵与外延的根本区别,在经历、比较、体验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对课堂学习内容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和感悟。

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教师并没有依照常规扣住“平均分”来进行教学,而是针对分数的本质以及它产生的必要性上深度挖掘。一方面,教师引领学生从2个月饼、1个月饼再到半个月饼,体会分数产生的必要性,让学生经历了符号化的认知过程;另一方面,教师结合不同分数反复提问:分数的分母、分子分别表示什么?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组成中的不同含义,继而追问:为什么分数要从下往上读?推动学生进一步思考分数的本质,让本课时的过程化教学具有浓浓的数学味道。

小学数学“过程化”的学习活动,是一个学生经验改造的过程,通过敢于猜想、勤于实践和狠抓本质,引领学生经历了感知、理解和抽象等数学过程,加深体验,提升品质,促进他们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不断得到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