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宁中教授认为:类比迁移就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由原有的数学概念、数学规律、数学方法等联想到新的数学概念、数学规律、数学方法等的思维过程。在“学为中心”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类比迁移进行数学学习,以此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内化,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能力与数学探究能力。

一、引导类比迁移,形成数学概念

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类比迁移可用于对比或区别两个平行或并列的数学概念。在类比迁移数学概念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在思维活动的过程中形成数学新概念。

例如:在教学“最大公约数”这一数学概念时,先要让学生深入理解什么是“互质数”。学生只有充分理解了“互质数”的概念,才能为学好“最大公约数”打下基础,才能准确地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1)给学生展示四组数:3和5、7和10、8和9、1和14,让学生写出各个数字的约数以及每一组数字的公约数。(2)引导学生进行组内讨论,找出每组数字的不同之处,并说一说在写公约数时发现的规律。学生们在观察、分析和比较了这四组数字后,发现各组的不同:第一组3和5本身都是质数;第二组7是质数,10是合数;第三组8和9都是合数,而且是相邻的;第四组是1和除去1以外的一个自然数。在这四组数中,存在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每组数的公约数都只有1个且为1。(3)引导学生自己举例说明什么是互质数。(两个数的公约数只有1,则它们是互质数。)(4)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区分“质数”和“互质数”的不同点:①质数指某个数,互质数指的是两个数存在的关系。②两个互质的数可能不都是质数。(5)学生经过自己的观察,对这些互质数产生了疑惑:怎样的两个数才一定是互质的呢?经过组内讨论,学生得出:①如果两个数是不同的质数,那它们一定是互质数;②如果两个数是相邻的自然数,那么它们一定是互质数;③任何非1的自然数和1都是互质数。学生发现规律之后,教师可以补充:在判断两个数是否互质时,如果它们的公约数很多,可以只需要找到除1以外的任何一个公约数就可以证明这两个数不是互质数了,不用把所有的公约数找出来。教师的补充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加深了学生对互质数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二、引导类比迁移,发现数学规律

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细节,从表面现象看透事物的本质,能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有一定的发现、发明、认识和创造等,这是思维具有创造性的一个关键特征。在小学数学教材上有很多需要学生观察、联系的例题和习题,可以帮助学生用类比对问题进行研究,找到新规律。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一课时,首先可以提问:计算梯形的面积公式可以用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上吗?如果要把三角形看成梯形的话,那么学生就难以找到这个梯形的上底,这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你们知道这时候梯形的上底是多少吗?大部分学生就会说这时候没有上底,刚好“没有”就可以用0来表示。所以学生自然而然就豁然开朗,不仅把过去的知识进行了复习,还对当下的问题进行了回答。我们知道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假如把三角形当作梯形来计算,那它就是上底为0的特殊梯形,下底也就是三角形的底边,高就对应三角形的高。代入梯形公式就可以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这刚好就是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三、引导类比迁移,简化数学解题

解题对小学数学的教和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这里面最最重要的就是计算方法的简洁性、思路的独特性和思维的创造性。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解题教学,可以创造出一种创新的氛围,让学生有机会进行思维的创新。

例如:在一个体育场的看台上一共有30排位置,每相邻两排中前一排的位置都比后一排少两个,现已知最后一排的位置个数为132,求看台上的位置总数是多少?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类比迁移梯形面积的公式来求解,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先算出第一排的位置数(上底)=132-(30-1)×2=74(个),那么这个梯形的面积=(74+132)×30÷2=3090(个),这也就是看台上位置的数量。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类比迁移能够有效地优化他们的数学学习,从而为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