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当将阅读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打破传统阅读教学“知识中心论”的拘囿,凸显阅读教学与现实体验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使得语文学习由此具有开放性和发展性。为此,我们应当在阅读教学中及时抓住各种契机,恰当地渗透语文与现实之间的关联,促进学生语文阅读意识和能力的综合发展。

一、捕捉大自然的瞬间,把握文字美与自然美的关联

语文阅读材料中,有着许多关于大自然美景的刻画和描述,这是对学生进行审美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的绝佳素材,是孕育学生美感品鉴的最佳渠道。教师要善于从文字中提炼出能充分展现大自然美景的画面和场景,引领孩子们走进美的情境,去感受文字美与自然美之间的关联,激发他们发现美、描述美和表现美的激情。

如在指导学生阅读《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让我们荡起双桨》及《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等课文时,教师可以适时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去看一看柳树、杨树等在春风吹拂下的姿态,去嗅一嗅青草散发的清香,去听一听鸟儿们欢快的鸣唱等,到大自然中去近距离接触那些美好的事物,让平面、静止的文字在美景美境中变得富有色彩和变化。

二、捕捉身边事的点滴,把握真感情和真素材的关联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提出:“谁都知道,感情只能用感情去触摸,感情只能用感情去领悟,感情只能用感情去交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关注身边小事,如同学间的、师生间的、课上课下的、家里家外的以及听说的、眼见的等,这些事情能够为那些静止文字中所蕴含的感情添上一抹鲜活。当教师启发学生从身边点滴小事去体会、去感受,就能将真感情与真素材关联起来,让学生原本停留在文本上那些空洞的、苍白的情感扩散出去,变得饱满而又真切。

如在指导学生阅读《小稻秧脱险记》一文时,有的学生家长是农民,可以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了解一些农业知识,感受农民的辛劳;有的家长是工人,孩子们也可以和爸爸、妈妈聊一聊生产车间里的各种细节,珍惜各种劳动成果。在教学生阅读《诚实与信任》一文时,可以将学校里发生的许多事引入课堂,如拾金不昧、帮助残疾人和孤寡老人等,让学生从身边小事中受到熏陶,这比教师的反复讲解和空洞说教要深刻得多,从而加深他们的感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

三、捕捉泛媒体的信息,把握小课堂与大社会的关联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无时无刻不受到媒体信息的影响,这也促使了语文学习的范围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内,拉近了小课堂与大社会之间的距离。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媒体信息的“大爆炸”,让语文的外延得以进一步拓展。如果教师漠视这一时代变革,离开三尺讲台,将学生禁锢于枯燥的听讲与无尽的题海之中,那么语文阅读将会变得越来越无趣和乏味。引导学生关注媒体信息,体会国内、国际事务对于自身的影响和改变,让语文阅读亲近社会、走进社会,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学生的语文视野。

如在指导阅读《梦圆飞天》《神奇的克隆》和《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等课文时,教师组织了以“走进科技”为专题的语文阅读综合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观察相关视频、从网络等平台查阅资料、收集相关的报纸和刊物,再到课堂进行讨论和交流,深化他们对于科技的感知,触摸时代的脉搏,让他们在观察社会发展、认识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增进对于此类文本的理解,同时激发努力学习的动力,为人类文明的不断前行感到自豪。

于漪老师提出:“语文应和生活相联系,把语文学习挤到狭小的课堂里,挤到无穷无尽的练习中,学生几乎不读书不看报,与自然接触少,与社会接触少,学语文的源头活水被堵塞,积淀储存少得可怜,又怎能学好语文呢?”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广泛引入现实源头的各种“活水”,汲取现实中的各种养分从而使得阅读变得生动、活泼起来。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把握各种契机,及时地渗透现实与语文之间的关联,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将会呈现出一种愈加蓬勃的发展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