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引入辩证施教策略,对促进语文认知顺利内化有特殊意义。构建完善的学生语文认知体系,应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追求,教师从辩证角度展开教学设计,从不同视角展开教学切入,可以获得丰富的教学收获。教师要发挥教学主导作用,对教学环节、教学引导、教学训练等制约因素展开深度探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顺利打通学生旧知和新知衔接渠道,促进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相互转化,以便实现课内课外认知的有机融合。

一、打通旧知新知衔接渠道

语文知识浩如烟海,但其系统性特征还是比较明显的。教师在教学时,要关注学生学习新知与旧知的有效衔接。学生学习认知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需要多重观照,体现教学设计的梯度性、全面性,让大多数学生都可以顺利接轨旧知。教师不妨为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发动学生展开自主预习,搜集多种信息材料,激活学生回忆旧知,为学习新知奠基。

《论美》是17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写的杂感。教学目标设计要求学生能够找出文章主要观点,并对文章观点说出自己的看法。教师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归纳课文主要观点,说说课文论述思路。学生展开行动,课堂学习进入到良性轨道。为激活学生学习思维,教师设计了一个写作任务:有一个同学,各方面都非常优秀,只是脸上长了一块胎记,他自己感觉很难为情,经常为此烦恼。作为好友,请写一封信劝劝他。具体要求:观点鲜明,要有理有据。学习成果展示开始,学生大多都能给出正面引导。有学生写道:人的容貌是爸妈给的,无论美丑,我们都应该珍视它。外貌美的确赏心悦目,但其恒定性当然不如心灵美。有人说过:人不是美丽而可爱,而是可爱而美丽。霍金身患多种疾病,不能说话,其形象更是丑陋,但他身残志坚,成为了杰出的物理学家。他的美不可言表……

二、促进知识能力相互转化

语文知识与能力是辩证关系,二者相辅相成。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知识与能力的相互转化。让学生掌握字词、读音、释义、文体常识等,这属于知识范畴。而发动学生运用语文认知展开习作学习,展开交际活动,属于学生学习能力展现。为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相互转化,教师要多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感知体验中形成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认知转化,让学生学用结合,这应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学习《桃花源记》时,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内容,扫除文字障碍,然后引导学生探索文本内涵,给出思考问题:文本表达了怎样的社会理想,你对这种社会理想持什么看法呢?学生随即展开热烈讨论,并给出不同见解。有学生说:陶渊明避世思想本身就不是积极的,社会混乱是现实,我们一味逃避,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每一个人、每一个社会、每一个国家,在不同时期都要遭遇到一些困难,如果都像陶渊明一样躲避起来,困难永远得不到解决。也有学生给出不同观点: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真的很诱人,很多人都非常向往,说明陶渊明的认知观点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积极意义。

三、实现课内课外有机融合

语文学习呈现多元化,初中学生语文学习面更为广阔,课内课外都需要悉心学习感知,特别是课内课外有机结合,符合语文学习成长基本规律。学生生活与语文学习联系紧密,发动学生利用生活经历学习语文,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很大帮助。教师要有拓展意识,在语文作业设计时,给出更多引导和提示,帮助学生提高学习主动性。

《绿》是朱自清的写景散文,其语言优美,具有极高的文学鉴赏价值。教师发动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诵读学习活动,从中感知其语言运用特点。在课堂训练设计时,教师让学生学习朱自清的写法,课下寻找一处景物,进行实地观察,完成仿写习作,参与班级展示活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充分准备,顺利完成习作训练任务。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涉及学习新知与旧知、知识与能力、课内与课外等多种构成要素,如何达成多元衔接,形成认知内化通道,这是语文教师最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学生认知建立有自身规律,教师要将辩证施教意识渗透于课堂教学始终,促进认知顺利内化,成功塑造学生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