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如何落实素质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培养学生观察、表达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现以《桂林山水》这篇课文为例谈谈我的实践。《桂林山水》从大处落墨,只抓住桂林的山和漓江的水,不及其余,又从小处描述,即对“山”“水”进行生动、具体而细致的叙述。语言流畅优美、结构紧凑,是一篇文质兼美、写景抒情的佳作,是学生学习写景状物文章最典型的一篇课文。

一、创设情境,激发思维兴趣

上课伊始,可采用“假想去旅游”的方法,先进行小品表演,坐在公共汽车上要到美丽的桂林去游玩。这时,学生个个精神振奋,强烈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接着请学生们看课件,欣赏桂林山水的美景,使学生为伟大的祖国有如此美丽的地方而欢欣鼓舞,产生了强烈的爱国情感。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思维活跃,为下一步的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氛围。

二、巧借插图,引入意境

首先,教师可按先整体后局部或先局部后整体的顺序,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让学生看图入境,感知意境,激发情趣,领会文章的条理和层次。教师可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先抓住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感受山水总的特点,山水秀美、风光迷人;接着观察山的奇丽,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有的像老人,有的像巨象,有的像骆驼;再观察漓江水的平静而清澈,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远处,云雾迷蒙,山水融为一体,秀丽多姿。通过观察,把学生带入意境中,达到入境激情、感知形象、加深认识的目的。学生头脑中有了鲜明的形象就可以为深入理解语言、意境和体会情感打下基础。

三、引导理解,体会情感

《桂林山水》情寓景中,景中显情,以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而著称,教师要揣摩词句里蕴含的思想感情。首先,要捕捉开篇引用的“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名句,体会山水的秀美著称于世。接着,抓住描写水静、清、绿和山奇、秀、险特点的重点词语,体会美的意境。然后,从作者运用的衬托、对偶、排比等各种不同修辞手法中体会情感美。如“我看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欣赏过水平如境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这句话把波澜壮阔、动荡的大海和水平如镜、平稳的西湖同漓江的水相比较,来衬托漓江水,强调漓江的美有它独特的地方。

四、启发想象,培养创造性思维

课堂上,请学生们进行这样一个练习:桂林的水真绿啊!除了书本上的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外还像什么呢?在教师的诱导下,学生的想象力被充分调动起来。有的学生回答仿佛是一块祖母绿,有的学生则回答仿佛是一块色彩明丽的翠绿色屏障,还有的学生…… 经常进行此类训练,就能激活学生的创造热情,使他们的想象力得到更好的发展,逐步培养其创造性思维。

五、多朗读,感受意境美

在指导学生读写水的“静、清、绿”这段话时,可以打出漓江水的投影片,配上一曲舒缓、优美的《让我们荡起双桨》的音乐,再加上教师绘声绘色的描述,引发学生沉浸在“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优美意境里。这时教师指导朗读,学生的喜悦和向往之情油然而生,使学生加深对秀丽如画、绚丽多姿的祖国山河的热爱。

六、引申扩展,发展思维

语文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桂林山水》一课,在欣赏了桂林山水的特点后,可让学生展开想象,画一画家乡的山、水或某处你最喜欢的风景——公园、校园、竹林……画好后比一比谁画得最美,然后启发学生仿照本文写景的方法,写一篇学校校园或附近公园的习作,把景物的特点写出来。学生在画一画、写一写的过程中,把所获得的知识加以引申扩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拓展了思维的空间,丰富了想象力,发展了创造性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为此,我们要从学习内容、方法、行为三方面入手,构建新型学习体系,正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精神,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资源,为学生构建开放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