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智慧是从动作开始的。数学学习中学生通过动手“做”数学,有利于学生亲历数学的“再创造”过程,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然而我们审视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动手操作”,不难发现操作往往是“为操作而操作”。 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应建构一种基于动手“做”数学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感知数学知识、体验数学价值,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深化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发展数学学习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动手操作兴趣

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离不开其内在的学习动机支配。因此课堂上教师要着力构建现实、富有童趣的操作环境,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欲望,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在亲身动手实践和亲历数学探究体验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发展其思维能力。

如进行“分类”教学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把一些书、笔、玩具等物品随意地、摆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问:“你能动动手,把这些物品摆放整齐吗?”创设这样的情境能诱发学生积极参与“做”数学的乐趣,吸引全体学生都参与动手操作,在操作中孩子们理解了要把物品摆放整齐,就必须先把这些物品分类,通过操作从中悟出了分类的一些方法,发展了思维能力,由此也产生了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中探索知识,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二、精选学具,提高动手操作效果

学具是学生操作性学习活动的物质基础,不仅直接影响着整个操作性学习活动的效能,也决定着学生“做”数学的探索水平。因此在动手操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克服选取学具的随意化和片面化的倾向,注重多种学具的有机组合,使学生选用的操作学具真正成为数学探究活动的有效载体,引领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数学探究。

如在教学“17-9”时,教师往往让学生先摆17个圆片放在桌子上,然后拿走9个,让学生思考还剩下几个。这样的操作,学生的思维方式往往是局限于数数法的模式之中。如果学生选择的学具为小棒,并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加上 7根小棒。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1捆零7根小棒中拿走9根小棒?这时还剩下几根?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不仅可以发现数数法,还可以探索出破十法,甚至连减法等多样化方法,在亲历“做”数学的“再创造”过程中,建构起自己的数学知识。

三、合作交流,锻炼动手操作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都是按照教师预先设计好的程序,有步骤地进行,而基于动手“做”数学的课堂,“教”与“学”的活动过程中,往往会有很多不可预测的问题出现,如学具准备不够充分、操作要领不当、学生之间为了某个操作方法或得出的结论争执不休等。这就要求教师在动手操作活动前充分预测,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起点,充分挖掘教材中一切可以让学生操作的因素,创造性地组织操作活动,师生合作讨论,明确动手操作的目的和必要的操作步骤,并学会从具体操作中进行分析、比较,从而为学生“怎样操作”奠定基础,最终实现会动手操作“做”数学。

四、自主探究,发展动手操作能力

学生数学课堂的操作活动,如果仅停留于模仿性、验证性,甚至是指令性层面,这样没有思考空间、没有认知情感参与的操作活动是毫无创造价值的。因此教师要相信学生,要将自主操作的权利和机会还给学生,鼓励学生通过积极的亲身尝试挑战性操作与试验,多角度地参与“做”数学活动,使数学学习真正成为一种主动的、探究性的创造活动过程。

如教学“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时安排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放手让学生用以前的学习经验动手动脑去探索如何把梯形转化成已学的图形。这样就使得操作活动变得富有挑战性、开放性和探索性。学生通过剪切、平移、旋转等动手操作活动,有的小组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的小组用两个相同的直角梯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甚至有一个小组还把梯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不仅很快得出了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而且其积极探究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创新能力得到了发展,使数学学习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探索、创造的过程。

总之,重视加强数学活动中的动手操作,是启动和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动手操作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应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活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