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往往以其深邃的思想、真挚的感情使我们的心灵受到洗礼。徜徉在中国古代诗歌的海洋里,就仿佛置身于有山、有水、有情、有义的童话世界中,美妙无比,妙趣横生,给我们以无限遐想。经过多年的作文教学,我常常思考怎样才能将诗词教学与作文教学相结合,从而使学生有景可写、有情可依,达到学诗与作文同步提高呢?下面以王维的《山居秋暝》为例来说说我是怎样在诗歌教学中指导学生作文的。

第一步,引导学生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和主旨思想。王维归隐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之后,发现大自然纯净而明丽,这首诗就描绘了诗人在山村傍晚看到的恬美景色,表现了诗人高洁的意境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这一介绍,既让学生了解了作者和诗歌的主题,也为学生作文基本上定了调,指出了作文时应该写什么、反映什么。

第二步,归纳意象。在这里,我们可以把意象简单地分为描写意象和艺术意象。描写意象,就是诗歌当中写了什么,或人或景或物或事或情。艺术意象,可以称为构造意象,就是作者如何把描写意象组织在一起,用什么方法来构造,使诗歌浑然一体。《山居秋暝》首联中,表明了季节是“秋”,时间是“晚”,地点是“空山”,为全诗提供了一个空灵而又雅洁的艺术氛围。颔联写山中景色:明月、苍松、清泉、山石,诗人以画家的眼力捕捉视觉意象,以音乐家的耳朵捕捉听觉意象,清幽雅洁,可视为诗人追求高洁志趣的一种形象暗示。颈联写浣女喧闹而归,渔舟拨莲而返的情景,描画出山村人们无忧无虑的生活和纯朴宁静的情趣,这是诗人所追求的理想生活。把这些散乱的描写意象组织在一起的为艺术意象,本诗当中的艺术意象值得玩味。一是动态和静态的和谐配置。如颔联写静,颈联写动,使诗歌意象动静交错。而颔联当中的“照”“流”二字,又使诗静中有动,更显参差之美。二是声色兼备。如“明月”“清泉”着重描写色调,“竹喧”“莲动”着重描画声态,而“清泉石上流”则声色俱全,使诗歌在诗情画意中波动着音乐旋律。三是美好意象交错连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中,诸多意象无不透露出雅洁风韵,这正与诗人高洁之趣相应。四是句型倒装,如颔联两句,动词“照”“流”后置以强调景物之静,颈联两句动词“归”“下”又前置突出画面之动,构思新奇,情趣盎然。在这里,我强调描写意象主要是解决学生在作文时应该写什么的问题。强调艺术意象,主要是解决学生作文时无处下笔,无话可写的难题。

第三步,联想和想象,这是最关键的一步。这里的联想和想象,可以分为意象联想(想象)和情节联想(想象)。首先谈意象联想(想象),就是先写什么意象,后写什么意象,重点写什么,略写什么,我们不可能把诗歌当中的所有意象全部描绘展现出来。我们可以为了展现人物,展示情节描写,合情合理地深化诗歌当中所有涉及的意象。《山居秋暝》中,从首联两句可以设想诗人必定拿着一把竹伞、穿着夹袄,这些都是合情合理的意象联想(想象)。再谈一下情节联想(想象),情节为展现人物而存在。所以,应当以人物为中心来联想(想象)情节。这首诗歌当中展现的意象背后无不藏着诗人所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我们可以从时间、空间的每一处转换来思考。至此,学生按照以上步骤下笔成文,就会写出一篇漂亮的文章。

我们参照诗歌来作文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人物。作文时,人物应该怎样定,是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解决这一问题,应从诗歌本身入手,每一个学生对诗歌的理解程度不同,作文习惯不同,所以人物可以根据作文的需要和自己的习惯合理判断。比如《山居秋暝》,我们习惯以第一人称来写,这样有利于心理描写,能更充分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其次是情节。有些诗歌淡化情节或没有情节,那么我们就要进行另外打算。比如《敕勒歌》中没有情节,我们可以把它联想(想象)为写景散文或抒情散文,里面可以穿插一些合理的人物活动,比如作者、牧人等。还有一些抒发作者情感的诗歌,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时空概念很大,学生一时不好把握,很难想出一些合适的情节。但这些诗歌的时代性很强,其出现都有特殊的时代背景,所以学生只要了解其创作的时代背景,再加以想象,或叙事或议论就可以了。

经过长期训练,我相信:学生可以比以往更彻底、更明白地学习、掌握诗歌。在此基础上,学生的作文能力也会慢慢提高。诗歌与作文互动教学,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