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 ,通过教师有效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创新学习思维过程,在一定时间里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在思维方法上有新的提高和突破,获得有效发展。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改革,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有效课堂。

一、改革教法 方式多样

如果要改变被动的学习方式,教师就要高度重视学习方法的引导,让学生掌握多种学习方法,如实际操作、直观感知、系统整理等;积极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形成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进行自主、探究、合作、接受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搭建引导争辩、充满疑问、生动精彩等多元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有效的课堂。如,我上《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这节课时为了达到认识平行四边形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四种不同的教学方案,方案一“以阅读辅导法为主,练习法和讲授法为辅”,方案二“操作演示法”,方案三“直观演示法”,方案四“动手操作、课件演示和谈话法”。若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减小学习的难度来看,采用方案四则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

二、调动学生 主动参与

学生的主动参与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前提和基础。学生的学习取决于自己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专家指出:“考查教学效率的标准之一,应该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程度。在课堂上,如果70%以上的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这就可以说是一堂高效率的课。”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全体学生,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去。这就要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想方设法,为不同基础、不同个性的学生创造参与机会,让学生感受到他们自己的聪明。比如:开端引趣,激发欲望;设置悬念,引起兴趣;巧用游戏,学“玩”结合等都是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好思路。

三、面向全体 尊重差异

课堂教学中教师由主角变为配角,变教为导、点、启,变老师教学生学为学生自己学,同学之间相互学。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的目的。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个体差异,在目标、提问、讨论、练习、作业等方面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统筹兼顾,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发展,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状态。特别对后进生取得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肯定。例如:《圆的认识》一节课从“引入圆——认识圆——了解圆——应用圆”的思路,递进式的教学,使每一个环节都有学生参与,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全过程。

四、注重评价 体验成功

体验成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动力。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些“特殊的成功情境”,要让学生体验成功,充分发掘学生身上蕴藏的潜能。还要注重过程评价,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激励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评价。例如:在对《百分数的意义与读写法》全课小结时,教师问:“本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你有( )%感到兴奋,( )%感到紧张,( )%感觉到满意。”这样巧妙的问题设计,不仅让学生来评价自己,也对老师的课堂教学大胆评价,而且把本节课所学百分数知识应用到评价中,学生兴趣盎然,心领神会。

五、培养能力 鼓励创新

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创新意识是时代对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的根本要求,应体现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挖掘创新活动的内容,把握时机,进行“创新”的实践活动。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过程中,教师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测量出手中圆的周长,教师只是给学生说:“你们手中有直尺,老师手中有线、皮尺,如果有需要的可以在老师这里来拿,你们测量时,如果有困惑可以求助同伴和老师。”这时,学生兴趣很浓,而且效果很好。学生创新出了多种测量方法:有绕绳法、滚动法,还有学生把手中的圆对折几次后,测出其弧长,然后再乘以份数,方法很多。

总之,有效课堂的构建就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要求教师精心研究教材、教法、学情,不断创新,打造出富有生命力的教学形态,把课堂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体验课堂、感悟课堂、表现课堂、享受课堂,达到巧学知识、创新思维、超越自我、努力攀升的效果。